Re: [新聞] 777X靜力測試發生機身破裂

作者: suntex01 (tears in my heart)   2019-11-29 00:33:49
※ 引述《QuentinHu (囧興)》之銘言:
: 737Max看來今年結束前還沒辦法回到空中,777X又發生這樣的事情
: 波音到底是鬆了幾根螺絲......囧
: 其實不是螺絲鬆了
: 是螺絲太緊!
: 但我是指成本導向的部分栓太緊
: 會發生這個問題的具體物理原因個人不是很清楚
: 但是看波音之前釋出的影片就能看到
: 機翼在極大彎曲之下,連機艙都會因此而有形變
: 所以表面的蒙皮都皺起來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i2HmvAXcU0&t=0m38s
: 而這次機艙爆裂
: 是電腦模擬測試沒有發生的問題
: 代表當初的模擬測試分析不夠確實
: 這很可能出於跑測試的時間不夠多導致
: 那跑測試的時間為什麼不夠多?
: 熟悉工程管理的人就知道
: 因為想縮短交期,或是因為其他項目的延遲
: 而壓縮測試項目的時間,肯定是最大的的因素
: 交期牽涉到的就是成本了,越晚能開始交貨,公司就越晚開始賺錢
: 再來,這是結構上發生爆裂,結構為什麼會爆裂呢?
: 很簡單的理解就是強度不夠,那強度為什麼會不夠?
: 這在舊款777上面是沒有發生的
: 如果飛機設計沒有變動,照理說現在不應該發生
: 所以,這代表設計上有變更
: 某部分的結構用了新的材料,但對新材料的掌握度還不足
: 或是用原本的材料
: 但是因為結構的改變,所以對該部位承受的應力,出現估計錯誤
: 而跑測試模擬分析的時間又不夠多
: 才導致沒有在製造前就把設計改掉
: 那為什麼要用新材料?
: 個人判斷節省製造成本應該不是最大主因
: 應該是要透過降低結構重量達到性能要求
: 新的設計不管實作上是透過換材料
: 或是改變,或甚至不變結構
: 但把原本材料"削薄"的方式去達成
: 這樣才能達到帳面上報給客戶的性能數據
: 所以也因此把材料逼到極限
: 最後讓測試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竟然發生斷裂
: 說來諷刺,波音當時領先業界
: 777是首次商用廣體飛機完全用 CAD (電腦輔助設計) 在設計跟製造上
: 連原型機都不用造 (對,又省一大筆,第一台樣機是被拿去賣掉的)
: 最後竟然在777X上面發生這樣的問題...
: 這一裂下去,波音馬上就是一個大損失
: 1. 必須先檢查出問題的原因,分析以後做設計變更 (工程師的時間=$$$)
: 2. 變更完以後重新模擬分析 (工程師的時間=$$$)
: 3. 重新製造一台測試的樣機來跑測試 (製造的$$$$$)
: 或是現在已經製造出來,原本不是要做靜力測試的樣機
: 因此要被挪來做為靜力測試
: 但最後可能還是得造另一台出來
: 要不然少了一台樣機 整體測試的時間要拉長
: 才能跑完全部測試
: 4. 現在已經造出來的或是製造中的所有樣機
: 全部要重新拉回工廠重工
: 而且正在製造的部份得先喊卡
: 因為,拆掉已經造好的,換上重新製造變更的部分,不是做兩次工的問題
: 拆開來本身就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畢竟不是樂高,很多東西拆了可能拚不回去
: → chart: 不過其實這算好了,畢竟在測試階段,如果像737MAX這樣的話 11/28 19:
42
: → chart: 已經給各大航空公司用才發現這件事,我看波音應該要破產了 11/28 19:
42
: 其實這件事情仍然是嚴重的負面訊息
: 不要忘記737Max為什麼會發生大意外,就是因為利益導向的關係
: 因為波音不想大改,不然會多出很多測試跟認證要跑
: 所以才當作是737的改型,去降低成本,跟加速上市的時間
: 今天777X也是類似的情形
: 在外部尺寸不變的情況下
: 把機艙內部的寬度擴大
: 好讓航空公司放下更寬的椅子,提升客戶的舒適度 = 營運上的利益
: 但是仍然是當作777的改型
: 雖然看起來好像只提升10公分的寬度
: 但其實差距是很大的
: 現在的777X機身寬跟舊款一樣是610公分
: 但舊型的機艙寬度比較窄,只有586公分
: 所以單側結構最大是 ( 610 - 586) / 2 = 12公分
: 但是今天竟然777X一下子把內部的機艙寬度拓展到596公分
: 代表單側結構削薄到7公分,只剩下原本的58.3%!
: 這是很令人訝異的進步幅度
: 而且絕對不是代表原本的777結構冗餘太多
: 畢竟材料科技在這20年的進步幅度
: 至少在其他飛機上看不出來有這樣驚人的成長
: 發生爆裂後更是證明,現在的777X設計的太"薄"了!
: 而數月來連續的一些負面新聞
: 都代表整個管理階層已經為了公司利益
: 讓內部員工充滿了巨大的壓力
: 才會做出一連串的錯誤判斷
: 這已經是個公司文化上的問題了
: 所以,波音還是要用777X上市,卻做了極限設計
: 那會不會因此而有什麼測試,不需要做,飛機就能營運載客了呢?
: 那會不會問題跟意外,就發生在那些沒有測到的地方,就跟737Max一樣?!
: 正因為知道這個問題的潛在嚴重性
: 跟看不到內部公司改善的跡象
: 所以才會有人去匿名報料阿!
: 個人拙見,拋磚引玉一下
我已經不在業界打滾很久了。不過我只想這樣說,實驗要是完全沒出問題的話要嗎就是實
驗做錯,不然就實驗設計有問題。 實體驗證本來就是要確認電腦模擬沒問題。電腦模擬
之所以稱為模擬正因為它也是有限制的。這是業界的常識。更別說是新到材料跟設計。要
是模擬一定都對就不用要求實驗了。我大學一個學長正是用ansys 分析結構的。他的工作
就是調model 跟參數。分析用的model 跟參數,一直都要調整更新,並非絕對的。一個實
驗的失敗,so what?重點是找出實驗跟模擬的差別。
還有,CAD沒那麼神,當年777也是有造原型機的。當年是上靜力測試折掉的。
https://youtu.be/Ai2HmvAXcU0
作者: awayaway (away)   2019-11-29 01:01:00
那個靜力測試機就是做到掛~
作者: QuentinHu (囧興)   2019-11-29 01:15:00
感謝分享,但我想那個是靜力測試機,跟原型機還是不同靜力測試機不會帶航電系統跟客艙那些吧 XD 那個造出來就是要測到被破壞阿,一般不會當作原型機
作者: Qpera (烏拉博士)   2019-11-29 08:51:00
在FAA面前做到艙門爆掉,這麼爛的模擬就是隨便做做。
作者: Piin (過去 現在與未來)   2019-11-29 09:14:00
大概是把mockup跟prototype搞混了
作者: QuentinHu (囧興)   2019-11-29 09:52:00
不用這樣challenge 我吧,名詞的解釋問題,大家好好討論,不是很好嗎。你舉747-400反而有趣,747-400事實上就真的是小改款,結構上沒有大改變,因為早就在737-300做完了,導入新的座艙設計跟飛控電腦,那些都是軟體,可以經過測試後修正的,當然可以被拿去轉賣啊!但是我說的當年被賣的是最早期的777-200,那是完全不同情況。早期的飛機的東西設計不好可能連重工都不行,才會原型機要造好多架,比方Su-27的原型機是T-10,那跟Su-27是不同的東西,閣下對軍武也是頗有研究,應該不會不知我在說的原型機是什麼意思。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2019-11-29 12:15:00
為何我聽到那個聲音看到這個場景會想到掙脫拘束具...
作者: kxz (養蝦人家)   2019-11-29 13:25:00
FEA不是萬能解是真的...XD
作者: QuentinHu (囧興)   2019-11-29 15:40:00
感謝分享啦,用詞不夠精準^ 我的用詞
作者: NiChu (氵尼~~魚禾火~~)   2019-11-29 20:02:00
好久沒看到專業的辯論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