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關於性別的期待

作者: haines (haines)   2015-04-22 14:21:55
性別的社會意義大過於生理意義,
而這樣的社會意義常常變成一種價值評斷的直覺。
換句話說,對於某一性別的價值評斷,常常是沒來由的刻板印象。
以上是我分享這篇文章的主要想法。
再者,一個寶寶的出生,在道德價值上的珍貴,
便是在於他的未來無人能知。
我們可以去算命,我們可以努力的栽培,
但是,沒有人能因此斷定他的未來就是如何。
因此,
我們要如何用性別來評價這個才剛到世界上的寶寶是好或是不好呢?
我的小孩憑甚麼只因為性別,就要被別人論斷甚至是貶抑呢?
而這樣的評價,最主要的來源,對我來說,就是社會實踐上的性別建構。
這個當然是女性主義的老生常談與經典語錄。
要說得白話一點,其實也不難,
各位只要有在瀏覽媽寶版、婚姻版、結婚版、家庭版。
當中各種婆媳文、男女家事分配文、收入分配文、婚禮籌備、
各種傳統節慶文,甚至是財產分配文。
大多數都是以性別的社會期待來做為爭執的起點。
婚姻難道就是女生要嫁進別人家,
有女兒的爸媽難道就要在大喜之日悲苦的接受孩子的拜別嗎?
以上的爭論,各位應該都很了解。
歌頌一個傳統女性的偉大與犧牲,並不代表我們就應該不斷複製,
使得這種壓制的社會結構不斷延續。
當一個女性聽到你的婆婆,告訴你我以前就是這樣苦過來的時候,
在你的腦中浮現的聲音是甚麼?
所以我絕對不要跟妳一樣。我才不要在讓之後的女生一樣辛苦。
回到寶寶出生來說
期待寶寶的性別,或是說一男一女才是[好]。
有時候投射的便是我們社會建構上的性別想像。
女兒就是貼心、文靜、可以讓媽媽玩打扮遊戲,陪媽媽逛街,
兒子就是勇敢、好動、可以跟爸爸玩棒球,陪爸爸打運動。
接著的養育過程,就像是自我應許般地將這些投射一一達成,
然後說,果然男女就是這樣
可是,真的是如此嗎?
這樣的期待與價值投射是從何而來,
科學嗎?習俗嗎?倫理嗎?
其實從社會科學的角度,這些都是社會實踐的結果,
那麼社會實踐就是必然與正確的嗎?
別忘了,男生裸露上身,以前也是犯法的,即便是在英美國家,
更別提女生的投票權等等。
我想說的是,我們不能將社會實踐所造成的結構視為是必然,
男女的社會意涵,是不斷的與社會的經濟、政治等因素在彼此作用。
這是社會人類學中基本的abc。
各種性別意涵的投射,
女孩愛打扮,男孩愛運動,
在你我身邊有多少的反例,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難道你要說這些反例都只是常態中的變態。
此外,難道勇敢、體貼、負責、細心等等
這些諸多價值不應該適用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嗎?
這個社會對女性的權益的確是不公平,
否則就不需要有消除對女性一切歧視的宣言
很多父母擔心的其實是女性在這個社會中,
所受到諸多看得到與看不到的暴力形式。
而這個社會與媒體譴責的除了加害者之外,
對於女性受害者的意淫更是赤裸得可怕。
尊重,是認識差異的起點。
你我的不同,男女的不同,
不應來自於刻板印象與社會結構的複製,
無論性別,無論階級,無論職業
你我都是自由的個體,
你我都是社會中的一員,
我尊重你,是因為你的自由與我的自由息息相關,
我尊重你,是因為你的自我實現讓社會整體更多采多姿。
這些價值是在男女之上,甚至是無涉男女。
所以,男生跟女生,都不應該被生在不公平的框架之中,
男生為什麼不能哭呢?
為什麼罵人沒擔當,都要說像個男子漢?
你還在用娘砲這類的詞語罵人嗎?
當你在說,男女一樣好的時候,
或許可以再進一步地問問自己,
在你心底,男生跟女生,有甚麼不一樣。
之前看到一對父母,
第一胎是女兒,嘴裡就喊著女性至上,男女不應該有差別
等第二胎確定是男生之後,
就開始說,真好,有人可以陪爸爸丟球。
自動的歸隊說明,他們從來都沒有走出性別的框架。
這對爸媽,每天還是在罵人娘泡
要讓一個小女孩,獲得公平的對待,在台灣很難,
因為,我們還需要有更多的努力,去爬梳這些評斷性別的框架與道德直覺,
到底從何而來,是甚麼樣的原因所造成,
而這是否合理?為什麼玩具店的分類不能混合?
如果這是不合理的,就請不要再複製這種性別觀點。
我問自己的是,
為什麼性別,在多數(有些)懷孕父母的心中會如此糾結,
你為什麼在意性別?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不一定正確,甚至有誤,
但很好奇各位父母,如何看待新生兒的性別這件事?
你是否認為某些行為或特質,天生就是屬於男生或是女生,為什麼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