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uzi146 (巧遇)》之銘言:
: 我看我大嫂小孩國中就送到美國去了
: 一整個貶低台灣的教育體系,雖然我家寶貝才幼稚園
: 每次都說台灣缺乏開放式學習的環境,要趁現在有賺錢趕快培養孩子和語言能力
: 沒有親人在身邊陪伴成長
: 這樣其實也不太好啊
: 有沒有媽媽已經計劃好將來要把自己的小孩送出國了?
原本我小時候母親也要帶我出國當小留學生(國中)
不過後來家裡經過一番討論後還是放棄了
主要放棄的原因是無法全家生活在一起
(原本預計父親自己在台灣工作,母親陪我在國外念書)
不知道你對於家庭的定義是什麼,又或者你覺得家人間應該要如何相處
基本上,假如先不去管經濟因素,理論上越早把小朋友送出國當然越好
年紀越小越能接受不同語言的刺激,也越能提早融入不同國家的生活
一旦可以真的承受culture shock以後,小朋友的表現就會越來越好
但是......這是指對於你的小孩子會越來越好,而不是你的家庭
假如小朋友是一個人從小被送出去,不管你們每天再怎麼聯絡,不親是一定的
畢竟父母遠在他鄉,
當他有問題要處理時,父母沒辦法出手幫忙
當他有喜悅要告知時,父母沒辦法立即分享
最親的會是他的朋友,因為可以隨時分享喜怒哀樂
父母的角色完全被弱化,甚至比朋友還不如
畢竟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不行就找朋友幫忙
父母親的功能就是ATM和鬧鐘而已
假如是母親帶小朋友一起出去,小朋友跟母親的感情會很好,但跟父親完全不親
小朋友絕對無法理解為什麼爸爸無法來參與他的生活,生活中只有媽媽,沒有爸爸
但這帶來另一個問題是"媽媽",媽媽能不能適應國外的生活(談融入還太遙遠 XD)
假如媽媽的語言能力很好,甚至以前就是留學生,那這就不是問題
假如不是,甚至連開車都不會,這就是非常大的問題
再者,媽媽還有另一個角色是太太,這角色絕對不是寒暑假回台灣聚聚就可以打發的
最好的選項是全家大小一起出國打拼,不管是對於小朋友或者是父母來說,問題最小
(當然這裡不討論國外工作好不好找或是國外生活能不能適應 ^^"")
不只能夠擔任夫妻的角色,也兼顧父母的角色,當然ATM的角色也是不可或缺
所以假如真的要讓小朋友出國唸書,一定要全家一起出國
不然,對我而言,這個家庭的畫面就消失了
只剩下一個小朋友,一個鬧鐘和一台印鈔機,that's all
再來,討論到小朋友的未來
會送小朋友出國,就是希望他能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可以有更好的發展
除非本來就是有很強大的家族企業等著給他接手
不然,對在國外唸書的小朋友來說,能夠留在國外發展一定是比在國內好
這代表著......
他每年只有度假的時候"可能"會回台灣來看你,但也可能兩三年才一次
另外結婚的對象跟其家庭你可能完全無法溝通,也沒辦法聯繫兩家感情
(不過大部份我遇到的都是找華裔的另一半居多,這問題比較少)
而你的孫子或孫女可能只會跟你講外文或是簡單的國語,內心話就別奢望了
當你臥病在床時,他只能在你真的快不行時,才能特別請假回來看你
你跟另一半辛苦了大半輩子,從小把小朋友送出國外,他也相當爭氣在國外出人頭地
聽起來很令人感動,當親朋好友聽到後一定都會稱讚你好福氣
但實際上,我覺得,這對於父母來說是個悲劇(很抱歉,我臨時找不到更委婉的說詞)
小朋友最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身邊,身為父母沒辦法陪小朋友一起成長
我想要問一句,當初把這小朋友生下來的目的是什麼,是想要光宗耀祖嗎
不然從小就把他送去國外,他的小時候父母無法參與
長大後他又在國外發展,他的未來父母依然無法參與
那到底為什麼要生這個孩子啊,這是我一直搞不懂的地方 XD
當然假如真的要討論的話,其實有太多東西可以講了,三天三夜都不一定講得完
但我覺得回歸這個問題的重點就是......
你心目中的家庭,到底是什麼模樣
這個答案是解決你這個問題的關鍵
nb. 大學或研究所出國唸書不在此篇的討論範圍,本質完全不同,無法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