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看文看到這篇 想來回一下
母奶部份,
我覺得有些觀念真的要建立
對母奶雖然不算專家,
但該看的文章該作的功課沒少過
如果有錯還請版上高手指正。
1.月齡不同孩子需要的母乳是不一樣的
產後因為飲食或賀爾蒙也好,
當時的母乳是油脂居多
隨著孩子長大,活動力變強,
母乳成份會從油脂減少,抗體反而增加,
為什麼老一輩婆媽們總是在4-6個月時就說
"啊!母乳沒營養了,換配方了"
因為這時的母奶開始減少油脂,
小孩活動力增加,
看起來可能不再胖嘟嘟造成的迷思。
姪子需要的母奶跟您的母奶,
可能可以討論或思考一下。
2.媽媽沒奶沒關係,有愛就好啦!!
這句話,不多解釋,
我要送給所有的媽媽,
不管小孩喝什麼奶。
版主是,你嫂嫂也是,
不要為了喝什麼奶,
搞得人仰馬翻的!
任何媽媽都是,等你的孩子離乳後,
你就能懂喝什麼奶並沒啥差別。
再來,隨著當媽的時間愈長,
愈能體會媽媽當年的辛苦,
我常淡淡哀傷想著,
我跟媽媽相處的時間也愈來愈少,
也因此跟我母親或婆婆有再多的衝突,
我越來越少烙狠話或採取強硬熊度,
在帶大寶和小寶兩者之間,就看得出差異
(大寶時我強硬的態度居多...XD)
因為很清楚婆媽們的習慣或態度,
不認同但很在意的部份,我給軟釘子居多,
例如希望媽媽去洗手,我可能會先找藉口說,
"我先帶她去餵奶(換尿布),阿媽先去洗手哦!"
或是我會用小孩的立場說,
"阿媽我們一起去洗手!"(真的帶去洗)
晃小孩什麼的,我都會採類似方法
:找理由把孩子抱回來
不認同但沒影響的部份,比如打流感疫苗,
我會"哦哦哦!是哦!!哇阿哉"
"真的哦? 是哦?"(反正是我打)
類似裝傻呼嚨過去...
甚至有些事情,我不會主動提起,
會成為你負面的情緒的,
左進右出,忘了它吧!
因為你知道,
這樣做對你的孩子是好的!
嫂嫂已離開的寶寶RIP
很同情,但覺得...
不需要去再去戰媽媽,
媽媽如果沒有自責,
就不會硬去扯兄嫂也有一半責任,
不需得誰低下頭說我錯了他才知道錯,
相信這是所有人的痛,
不需要再去戰誰對誰錯,
也不該因此成為誰對誰愧疚
或誰對誰有責任。
再看一次您的發文,
覺得你可能只是太在意,
太在意您和母親的觀念差異,
但觀念的差異不會只存在婆媳母女,
一樣是年輕媽媽,
有人覺得手機配飯沒關係,
有人就覺得非遠離3C不可,
但你其實很清楚,
你想要怎麼帶自己的孩子呀!Just go...
有些事情,雖然不在您的預期內發生,
就淡淡處理它,輕輕放下吧!
別不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