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weam (凋零幸福人妻)
2018-06-08 01:01:04如果各位父母因為提供良好的環境,
有幸教育出樂於思辯的孩子,
有一天,
他這麼跟你說.....
「媽媽,今天我們班轉來了一個混血血兒,他媽媽是越南人喔!」
「真的嗎?那你要多幫助他,跟他好好當朋友喔!」
(以上條件可以代入:低收同學、原住民同學......)
「咦...可是以前你跟我說過你幫我選的學校就是同學家裡外配家庭比較少、原住民比較
少、低收入戶比較少的....你不是說你當初想讓我避開這些族群,要跟和我們家一樣的同
學一起相處對我比較好嗎?我覺得我還是少跟新來的同學來往好了!」
..........
以上,
我只想問,
當有一天你的孩子問你這類問題時,
你要怎麼反過來圓你的邏輯?
我始終不認為選擇論的父母是在歧視,
因為歧視是帶有惡意的,
但我認為多少帶有偏見、刻板印象。
良禽擇木而棲,我覺得這合理,
孟母三遷也有道理,
但別忘了孟母是親身體驗過觀察過了,
發現了對孟子有不良影響才搬家的,
小孟學送葬隊伍哭孟母才搬離墓地旁,
小孟學玩做生意遊戲孟母才搬離鬧市,
那如果小孟沒學那些都很正常,
那孟母會搬家嗎?不見得。
而即使最後搬到了學宮對面,
小孟還不用功唸書逃學,
非要他媽斷機杼小孟才痛改前非。
孟母很有智慧,
強調孟母三遷的各位家長,
看故事別只看一半,
她對任何地方一開始都不帶偏見,
不會一開始就覺得和殺豬的當鄰居不好,
後來她大概也明白了即使學區超優,
孩子還是要自己教才不會走偏。
我們可以學孟母擇鄰、不帶既定偏見、
重家庭教育、觀察學區環境,
但大概也不用這麼後知後覺,
等到孩子學壞了才換學校,
能做的就是去參觀學校,探該校風評,
甚至像原原po稍微人口普查一下也行,
這不管選公幼或私幼都該去做。
其實我也贊同原原po那區若那麼高風險,
(但其實我只對犯罪人口高有疑慮)
有更多其他正常的選擇就選其他的吧!
但是,很弔詭的,
當一堆網友說別拿特例來講,
我們說的是比例!
但是偏偏竹東這裡就是特例,
卻又把其他的公幼同等看待,
一竿子把公幼這艘船打翻。
我想這串大部分不想選公幼的家長們,
應該很少像原原po一樣身處環境特殊,
或是住在偏鄉,
應該都是住在相對較正常的一般地區,
那對於一般地區的公幼,
眼光是否能更寬容些,
別帶有色眼光先入為主。
你想選更好的環境,可以啊!
但不要還沒認真了解過,
就直接用偏見與刻板印象說公幼不好,
應該要說,公幼不是不好,
是不夠好到合乎你的標準。
至於你的標準是否帶有色眼光,
自己心裡都有一把尺,
就問問看你會不會把這套價值觀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好。
最後,
我想提一點,
在我們那個年代,
單親的孩子被輕視的機會比現在高,
但如今,離婚率變高了,
對單親的觀感也漸漸改變了,
所社會上漸漸不會帶偏見。
同樣的,
現在跨國婚姻愈來愈多,
新台灣之子的族群愈來愈龐大,
對外配家庭的有色眼鏡也該拿下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