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oolphen (夢中的暖爐)
2021-12-10 00:00:22小孩一歲半,我是個會盡量以小孩的角度想的媽媽。比如他要抱抱,可能好奇想從高的地方看檯面上有什麼好玩的,想要自己按飲水機時也會順著他讓他嘗試。(會告訴他熱的那邊不能碰,他的手靠近時都會停頓看我,我會再強調一次不能碰燙燙)
但有時候好言相勸,循循善誘,轉移注意力大法,誇張稱讚法,好吃好玩的都搬出來了,他老大就是不從。
比如汽座放上去怎樣都不肯坐下,比如堅持自己拿牙刷不肯給我刷,比如一直要爬上餐椅危險,我幾乎不吼小孩,但我不曉得要怎麼讓小孩知道媽媽不喜歡了,請他快點配合。 或者說小孩就是不可能會這麼好配合,但要怎麼表達媽媽的情緒,才是正確的呢?
直接垮下臉來跟小孩說媽媽不喜歡,請他快點配合,沒什麼用,更盧小小。我也是有情緒阿,不吼他,我常就安靜下來不跟他嬉鬧,他就會一整個歡起來,直到老爸接手過去,我離開現場結束這回合。
但總覺得這樣對小孩的情緒認知不是正向的,是否某種程度有點對小孩冷暴力?
需要有人教教的我......
作者: usualforward (習慣就好) 2021-12-10 01:12:00
就釋放你情緒阿 為什麼一定要都是正向的?
你當然可以表示生氣,他一定也知道你在生氣,但這不足以抑制他想做那些事的慾望,所以生氣是沒用的,通常生氣伴隨而來的就是懲罰,其實你舉例的行為都是一些小事,大概每個孩子都出現過這些行為,堅持拿牙刷,我家是準備兩支,他可以自己拿一支試試,然後我們幫忙刷,攀爬這部分我們會告訴他,他要先向我們表達「幫我」,在我們的幫忙下才能攀爬,通常小孩出現慾望的時候,在允許的範圍我們會朝向如何幫他滿足,但有時歡逼八時我們也會祭出冷靜椅啦我覺得大部分的問題都在於我們沒有耐心或時間,去幫助小孩滿足慾望,急著要幫他完成刷牙,或者急著把他放上汽座(但其實小孩就想在車內探索),我兒以前還很喜歡把車背放下來當溜滑梯,等他玩夠了我們才上路,現在他知道快快開車才能到好玩的地方,就對椅背溜滑梯失去興趣了因為每天時間(爸媽的耐心)就那麼多,當小孩執著於達到某些慾望時,我們會預告他之後可能會失去什麼,譬如他在刷牙上浪費太多時間,我們會告訴他待會就沒辦法講故事,讓他自己衡量
我跟先生會先變臉, 因為平常我們對他都笑笑的, 生氣時會擺嚴肅臉, 再告訴他什麼事情不能做. 結果有次我跟先生在講話, 表情有點嚴肅, 他以為我們在生他的氣, 看到我們的臉就哭了....
不會生氣,溫和堅定表達自己堅持的原因,像汽座那個我會直接說明為什麼危險、汽座功用,安全上我不會讓步,我知道你不熟悉不想坐,但沒辦法。要哭就讓他哭,因為他有發洩情緒的權力,孩子知道我說一是一,通常會認命。(平常也是自由探索)牙刷那個是孩子想自己做(是很棒的事),我會說給他多久時間自己刷(可拿時鐘比數字到哪換我幫他刷,有時間壓力會說你想刷我什麼時候讓你刷,現在要趕著出門了我先幫你刷。爬餐椅會先找原因,像腳沒東西踩不舒服還是對什麼有興趣,然後也是說明吃飯要好好坐著吃才不會食物掉或噎到什麼的,起來就這餐就沒飯吃。(要真的做到,哭鬧也是一樣,下一餐才有)我家也是差不多年紀就這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