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二寶七個半月了,
這也意味著大寶也成為姊姊七個半月了。
我家兩個孩子差距五歲。
對我來說,五歲的大寶已經是個可以溝通
也能理解遊戲規則的孩子。
沒想到,雖然兩個孩子差距五歲,
但大寶爭寵退化的衝突一件也沒少。
早上跟版友分享我家大寶退化行為的例子,
突然意識到現在孩子的狀況已經比一開始好很多,
有一種回首來時路的感覺。
~~~~~~提醒:以下文超級長~~~~~
因為家庭因素,
整個孕期,每次產檢我都帶著她一起,
所以除了隆起的肚子,
診間的超音波檢查跟照片,
都讓她逐漸知道媽媽肚子裡有小寶寶,
或許因為平常扮家家酒會照顧玩偶之類的,
所以在我懷孕的過程裡,
她是很開心很期待自己成為姊姊,
常常說以後要照顧小寶寶。
(不過我覺得她這邊所謂的照顧,
應該就跟扮家家酒一樣,當成一種遊戲而已)
然而,她真正意識到生活不一樣
是從我準備住院待產開始。
因為我是剖腹產要住院五天,
所以提前請我媽上來照顧大寶,
順便讓我媽跟大寶彼此適應一下,
包含認識幼稚園接送路線、附近生活採買等。
我媽說本來都好好的,就在我生完二寶的那天,
(可能我媽有跟她說弟弟出生了)
我家大寶突然切換成小寶寶模式,
開始跪在地上爬行,然後要我媽抱著她哄睡,
還說要用奶瓶喝牛奶,
視訊時,也圍著圍兜咬著奶嘴咿咿呀呀。
(在此之前明明是母奶寶寶根本不會吃奶嘴)
我媽為此還心疼得落淚,
她認為大寶內心一定感受到世界不一樣了,
卻無法清楚表達這種感覺是什麼,
只能用這樣的方式本能的回應這個變化。
/
但出院之後,
一起入住月中的大寶卻很正常,
因為防疫規定,大寶二寶是王不見王的,
平常只會隔著玻璃帷幕,
看嬰兒室裡得眾多寶寶們,
對大寶來說「弟弟」還只是個很抽象的概念。
/
時間快轉到出月中。
一起回家後前面兩天或許還有新鮮感,
加上大寶白天去上幼稚園,
先生下班後會接手二寶的照顧工作,
我要同時照顧兩個孩子的重疊時間的不多,
所以前面兩天都還好。
但,不久大寶幼稚園班上小孩確診,
依當時的防疫規定他們班要停課三天,
緊接著又跨年連假,
瞬間變成多數時間處在一打二的狀態,
雖然基本上重心還是擺在大寶身上,
但每每我幫弟弟處理吃喝拉撒的時候,
大寶也會在一旁時好時壞的陪玩或哭鬧。
這個階段,也許大寶意識到
弟弟的出現意味著媽媽不再專屬於她,
於是她也想要變成什麼都不會的小寶寶,
跟弟弟一樣被媽媽照顧。
自己拿了圍兜、奶嘴、月亮枕,
所有弟弟有的她也要一份。
這部分,不影響其他人的前提下,
我跟先生是盡可能滿足她,
因為我知道這些行為
都只是她內在不安全感的反映。
但,同時她也開始什麼都用咿咿呀呀來表示,
而且要我們有讀心術,猜她想要的是什麼。
可惜多數狀況沒有提示真的不知道她要什麼,
比如她要紅色吸管不要黃色的,
這種事沒有讀心術誰會知道呢?
一旦我們弄錯她的意思,
不管當下在哪、旁邊有誰,
她就開始放聲大哭,哭到撕心裂肺的那種。
就算我們冷靜的跟她說:
「你會使用講的,無,阮毋知你欲愛啥?」
(你可以用講的,不然,我們不知道你想要什麼?)
她還是各種大哭。
好一點的時候會說:
「毋擱我是嬰仔,我袂曉講話。」
(不過我是嬰兒,我不會講話)然後繼續哭。
面對這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
我能同理也接受,雖然真的很吵。
這種隨時隨地放聲大哭的情況,
多數是在家裡發生,在外面的機率比較低。
在外面我會持續各種猜,
以求快速讓她冷靜不要影響其他人,
通常猜對了她就會一秒安靜。
在家的話,我就會讓她繼續哭,
有時抱著她讓她哭,
甚至讓她鬧脾氣的躺在地上這不是肯德基,
直到她自己冷靜一點,
或是很激動的說自己要什麼,
這個事件才會落幕。
也因為出現在家裡的頻率很高,
睡醒哭要睡也哭吃飯哭不吃飯也哭,
老實說照顧新生兒都沒這麼心累。
我先生比較無法接受她這樣,
一開始也許會好好講,請她用說的,
但講了兩三次之後,孩子如果繼續哭,
他就會受不了,甚至會故意反駁她:
「你不是小寶寶,你五歲了。」
想當然爾,只會引來更崩潰的大哭罷了!
當下我對先生這樣的行為也會很憤怒,
一個哭不夠,你還來火上加油,到底是怎樣;
而先生也看不慣我一味的順著小孩,無作為,
認為我這樣做對孩子的行為根本沒幫助。
雖然我覺得自己的方式是對的,
就是同理接納孩子的情緒還有背後的不安全感,
我希望讓孩子知道不管怎麼樣我都在,
不會因為她這樣哭鬧我就把她推開。
我選擇「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件。」
我跟先生為這件事爭執好幾次,
最後的默契就是一人顧一隻,他眼不見為淨,
我只能更有耐心的安撫大寶,並期待狀況會好轉。
當然大寶不是24小時都處在小寶寶的角色裡,
要講的話更像是「小寶寶自助餐」,
只在自己想要的時候變身,
其他時候還是可以溝通講話互動的孩子。
有時候她會好聲好氣的說:
「我佮弟弟仝款,嘛是小寶寶。」
「假裝我拄出世,佇月子中心。」
(我跟弟弟一樣,也是小寶寶。)
(假裝我剛出生,在月子中心。)
有時候她會歇斯底里的說:
「我欲你把共我生出來,我欲對你的腹肚生出來。」
(我要你把我生出來,我要從你的肚子生出來)
如果順著她說:「好呀!」
她又會說:「毋擱我身軀傷大矣!
無法度生出來。」然後繼續崩潰。
(不過我身體太大了,沒辦法生出來)
其實,每每看到她這樣崩潰,我其實很心疼,
畢竟她已經大到能理解這個世界,
但同時又處於好多東西她不能掌控的失衡狀態,
她的每一次大哭,都是這種複雜情緒的反映。
但看在我先生眼裡,就是不可理喻、無理取鬧。
直到有一次,
大寶半夜在睡夢中又崩潰大哭,
大叫著:「我欲你把共我生出來!」
本來以為她是醒來說這句話,
沒想到她是在睡夢裡大喊。
才深刻體會到,面對家裡的新成員出現,
她內心無法清楚說出來的恐懼焦慮有多深。
/
前面兩三個月,
大概是這種混亂期的巔峰,
也是我跟先生教養衝突最多的階段。
不過,雖然我們教養觀念不太一致,
但因為我是主要照顧者,
多數情況還是以我的方式為主。
「同理接納,滿足孩子心理需求。」
後來,因為家庭因素,
我帶著孩子回娘家生活。
我的家人很尊重我的教養方式,
雖然他們一樣覺得我太寵,
但也沒有在我跟孩子面前多說什麼。
當孩子哭鬧時,我媽會幫我接手二寶,
讓我有餘裕跟大寶一起走過情緒風暴。
這當中發生一件插曲,
我覺得是促成大寶開始轉變的契機。
有一次,大寶又在大哭大鬧,
我弟實在不知道她的點是什麼,
就說了一句:「小寶寶也是會長大的啊!」
那句話讓大寶停頓了一下,雖然接著又繼續哭。
但,那次之後,
她就開始會問小寶寶幾個月會做什麼事。
比如五個月會講話了嗎?七個月會走路了嗎?
然後開始「小寶寶自助餐」2.0:
想吃東西的時候,就說自己是2歲的小寶寶,
想吃奶嘴的時候就說自己才8個月;
假哭的時候要塞奶嘴,
睡覺的時候要玩小寶寶住院的遊戲;
1歲的小寶寶會說1個字,
2歲的小寶寶會說兩個字。
建立這些她自己的規則後,
似乎也穩定了她自己的內在秩序。
而我們旁人也比較有脈絡可循,
比如她大哭時,順著她的邏輯說:
「現在是兩歲的小寶寶,
可以用兩個字說你要什麼。」
就在二寶出生四、五個月後,
這種混亂期才逐漸平緩下來。
雖然她還是隨身配戴小寶寶的象徵物,
晚上還是要圍圍兜跟月亮枕,
偶爾也還想用奶瓶喝牛奶當「真正的小寶寶」。
但更多的時候,
即便她賦予自己一個「小寶寶」的角色,
還是會用言語去表達自己的需求,
有時是一歲的一個單字,
有時是兩歲的一個單詞,
有時則會是五歲孩子表達的完整句子。
不管哪一種,至少現在的她
很少用小寶寶狀態的哭鬧來表現了。
謝謝大寶,這麼努力的長大。
https://i.imgur.com/Ocn33xg.jpg
——————————————
嗨,我是Check,
這裡記錄我的育兒日常,還有偶爾的自我對話
https://www.facebook.com/checkcheck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