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家王老吉】
義務本來就是非常沉重的兩個字,在這個連當兵都已不再是義務的年代,若輕易用義務的
大名冠上任何事,或許可以解決問題的表面,但根本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本。
一個為亞運棒球組隊的事,似乎發展到「義務」層級,運動員應該要盡義務,中職更應該
要盡義務。
但義務真的是組一支亞運代表隊的核心價值?感覺義務就像是一個最便利的理由,只要用
義務就可一筆帶過,掩飾一切。坦白說,如果硬要用義務來解決,還真的讓人無還手餘地
。
儘管中職很早就表態不會支援仁川亞運,原因很簡單,「賽期衝撞」,相信體育署也很早
就知道,但這陣子又重提振興棒球計畫中的規定,亞運屬一級賽事為由,要求中職支援以
組成「最強中華隊」。並傳出中職仍有許多球員仍在列管期間,若未盡「義務」,將取消
補充役資格等等。
亞運依台灣國情當然是一級賽事,但各單項運動是否需一視同仁,實在是個值得深思的問
題,或許台灣主管單位真的需在思維做出改變。
中職就以日本為例,棒球項目一直都以業餘或大學球員參賽。其實韓國若非地主,也絕對
不可能讓職棒賽季暫停,頂多是職棒二軍參加,因此台灣以相應對層級球員參賽的說法合
情合理。簡單說,亞運棒球項目的強度,就是業餘水準。
而且對日本來說,亞運同樣都在棒球季期間進行,要日職休兵或支援根本是不可能。不過
台灣就要用不同標準。
亞奧運層級但並非最強競爭水準不只棒球,奧運男子足球也是最廣為人知的一例。甚至就
算棒球重返奧運,若大聯盟不放人,也永遠不是最強競爭。
目前世界最高水準的國際棒球賽事只有經典賽,台灣也在今年經典賽組成真的是史上最強
中華隊,打出佳績,但來到業餘水準的亞運,竟又再次聽到要組最強中華隊,且突然要上
綱到要用義務去掩蓋這些理性的討論與事實現況,真是匪夷所思。
再來討論實際技術操作面。首先,距離新球季運作漸漸逼近,越要中職休兵當然越困難,
在這個時間點要逼迫中職支援,越是窒礙難行。體育署一直表達不放棄希望,但堅守這個
希望、思維真有其意義,有這麼重要?
中職在球季後先後有亞職大賽、冬季聯盟,又面臨兄弟象轉手的重大事件,但還有一件更
重要的事尚未處理,也須等兄弟轉手一事確定塵埃落定後才能進行,那就是轉播權談判。
職棒休不休兵,要休多久,全都牽涉其中,真的茲事體大,不只是中職的事,但現在的氣
氛似乎是說為了中華隊,中職這些事情你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是你的義務。當然若是真走
到這一步,中職似乎只能摸摸鼻子照辦。
再來是「最強」中華隊。棒協認為目前中華隊的二、游最需要中職支援,所以是想要王勝
偉、陳江河,或是陳鏞基、林志祥,或是林瑋恩、陳凱倫,又或是林智勝、郭嚴文?
既然要最強,最好一次補一對,默契最佳,不要各隊只挑一人,那請問要那一隊在球季中
放他們支援才合理?或是為公平起見,因幾個球員打中華隊,四隊真的全面休兵?
或是既然目標是最強,乾脆複製經典賽模式,中職全力支援,一次徵召十多人,甚至徵召
陳偉殷、陽岱鋼,王建民等等,那這樣的話是不是教練團也都要中職支援才算最強?既然
如此,應該由中職主導組訓才對,但有可能嗎?
認為現在的中華隊不夠強,也代表業餘不堪用,那體育署是不是該檢討為何棒球振興計畫
執行下來,儘管業餘球隊增加,但實力還是難堪次級國際賽大任,沒有成效?是否有進一
步的強化業餘計畫?
目前距離亞運還有8、9個月的時間,體育署與其寄望狀況非常複雜的中職,是不是也該針
對現有陣容(業餘)提出強化計畫?這麼做會不會更有助於台灣整體棒球的未來發展?亞運
本身何嘗不是讓以業餘為主的中華隊,一次最棒的磨練機會?難道只要中職支援所有問題
就解決?
看到體育署仍在糾結於亞運棒球想組最強中華隊其實令人失望,侷限與眼光太小,這個目
標應擺在下一屆2017年的經典賽,強國日本已經啟動,試問台灣呢?
台灣因中職與棒協水火不容,要某一方主動當頭以經典賽為目標做整合猶如登天,或許會
認為亞運是一次契機,但亞運有先天不良問題,且時機不佳,最應該做,也該要從現在開
始做的是經典賽。
體育署要勞心的是如何在下一屆經典賽組成最強中華隊,若最根本的中職與棒協間的問題
不解,掩耳盜鈴,下一個最強的中華隊將永遠難產。
【2013/12/19 聯合新聞網】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49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