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AVANA (美國來的)》之銘言:
: 記得從前職棒 很多洋砲
: 三商三劍客:鷹俠 哥雅 康雷
: 味全龍:艾勃 坎沙諾
: 兄弟:路義士
: 時報鷹:丹尼歐
: 聲寶太陽:山洪(這位超猛 那身材應該是台灣職棒有史以來最大隻的 又是黑人)
: 隨便都好幾位洋砲 所以為什麼中職會說洋砲難尋呢?
這是標準制度下的產物
職棒初期的洋將限制是可同時上三洋將
這時候有洋砲優勢就來了 (甚至雙洋砲)
現在規定最多兩洋將上場 3洋投(尤其SP)功能性明顯被放大
推文有人說 洋砲沒辦法每局上場 洋投先發就搞定比賽了
那是架構在所面對的九位打者威脅性不夠大的情況下(因為無洋砲)
如果中職開放三洋將上場
平均每場比賽要面對雙洋砲至少8個打席
洋砲就會比多位洋投來的好用了
後記 : 放寬三洋將上場 看似壓縮本土選手 其實不然
關鍵不在於員額 而是投打都要有外來刺激
因為可以同時Qualify洋投打和土投打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