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之前,你該知道的台灣棒球史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3100147-1.aspx
電影「Kano」爆紅,衝出票房口碑雙贏好成績。影片中描述日據時代嘉義農林棒球隊,如
何在眾人不看好的情形下,一路打進日本甲子園大賽,最後獲得亞軍的熱血過程。但你可
知道,為什麼片中的日本記者,對於嘉農隊伍中有日本人、漢人及原住民非常不以為然?
又為什麼嘉農打進甲子園決賽,會變成連日本人都瘋狂的大新聞?
想真正看懂「KANO」,你應該知道這些電影情節之外的台灣棒球史小知識!
1.誰帶來的?都是誰在玩?
最早在台灣玩棒球的人,當然都是隨著殖民政權而來的日本人。對台灣本地人來說,一夥
人拿著棒子對著球亂揮、發瘋一樣地狂追球,簡直滑稽。在日本人眼中,棒球是一種鄉愁
,也是一種「殖民者/被殖民者」的標誌,代表著某種無法明說的優越感。
隨著日本對台殖民政策調整,「同化」成為主要方針,棒球又成為拉近台日距離的一種統
治工具,也象徵著「文明」的進步、社會的團結。到1916年左右,棒球在台灣已經是家喻
戶曉的運動項目之一了。
2.第一場棒球賽在什麼時候?比賽的人是誰?
台灣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場正式棒球比賽,出現在1906年。對戰雙方分別是台灣總督府國
語學校中學部(後來的建國中學,這也是台灣第一支棒球隊),以及國語學校師範部(如
今的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不過比賽當時,兩隊全部的隊員全都是日本子弟。最後的比賽
結果是五比五,兩隊打成平手。
3.第一個打進甲子園的台灣球隊是哪一支?在哪一年?
1923年,台灣首次由台北一中代表參加甲子園大賽。由於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當中,最後一
個參賽的殖民地。這對日本政府來說,象徵著大東亞共榮圈拼圖的完整,也使得甲子園的
完整名稱「全國中等學校棒球大賽」真正名符其實。
這一年,台北一中隊第一場就以4:23慘敗立命館中學。
此後多年都是由台北的學校、日本人為主力的球隊拿下代表權。直到1931年,集合了日本
人、台灣人、原住民的嘉義農林異軍突起,才打破了這個局面,也打下了南部的棒球基礎
。
4.除了KANO(嘉義農林)之外,還有其他厲害的台灣球隊嗎?
花蓮人林桂興在1921年集合一批阿美族青少年組成「高砂棒球隊」,雖然技術當時不夠成
熟,但已經在花蓮本地多次擊敗日本人組成的隊伍。之後由日本商人贊助,他們全部進入
花蓮港農業補習學校就讀,繼續訓練,球隊名稱也改為「能高團」。
1925年,能高團前往日本進行巡迴友誼賽,第一場前四局就拿下28分,比賽提前結束。之
後的比賽也節節勝利(一說六戰,一說九戰,結果都是勝多於敗),在日本引起瘋狂旋風
。陣中四位球員更是立刻被挖角加入日本中學球隊。
5.第一代棒球名將,有哪些人?
能高團的阿仙(稻田照夫)、紀薩(西村嘉造)、羅沙威(伊藤正雄)、羅道厚(伊藤次
郎)等,在赴日比賽後立刻被挖到日本參加中學球隊,也導致能高團人才流失提早解散。
此外,除了電影KANO中的主角吳明捷(在日本神宮球場創下7支全壘打的紀錄,20年後才
被「棒球先生」長島茂雄打破)、蘇正生等人,嘉農還有一個吳波。
吳波1937年進入巨人隊,連續兩年拿下打擊王寶座;短暫引退之後,1944年在阪神隊復出
。更誇張的是,1946年時,球團要求他由外野手改任投手,當時他已經30歲,該球季中主
投27場,16場完投,14勝6敗,其中還有一場無安打無失分完投勝!
6.貝比魯斯來過台灣?
1921年曾經有十多位美國職棒球員來台,與本地社會球隊聯隊進行7場友誼訪問賽。結果
當然是美國隊一面倒領先,第一場更是26:0大勝,被媒體形容為「小孩與大人的相撲」。
重點是,在美國職棒球員訪問名單當中,有一位的日文譯名發音非常接近「Ruth」。但始
終無法證實究竟是不是他本人。更有球迷考證,貝比魯斯確定曾經在1934年參加美職棒聯
隊訪問日本、上海、韓國、菲律賓,但這其中就是沒有台灣的紀錄。
貝比魯斯到底有沒有來過台灣?或許將是一個永遠的謎團吧。
番外篇》誰是第一個把棒球稱做「野球」的人?
棒球在明治維新(1868年)之後進入日本,但一直要等到1876年美國留學生平岡熙返回日
本後,組成日本史上第一支棒球隊「新橋俱樂部」之後,棒球才算真正進入日本人的生活
。
1890年起,日本棒球史進入「一高時代」(日本第一高等學校)。這支球隊實力之強大,
在幾年之內幾乎沒有對手。1895年,一高主將中馬庚著手撰寫隊史,認為對於棒球,日本
人應該有自己的稱呼,因此一改過去沿襲英文「baseball」的方式,自創「野球」一詞。
1895年也被稱為「野球元年」。(台灣也是在這一年割讓給日本的。這算是歷史的黑色幽
默嗎?)
參考資料:
謝仕淵,謝佳芬(2003)。《台灣棒球一百年》。台北:果實出版
公視(2006)。《台灣百年棒球風雲》。台北:公共電視
台灣棒球維基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