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生活中很多例子都能觀察出台灣人喜歡鑽名詞解讀的牛角尖。
「全猿主場」究竟代表什麼意思?
「球迷」又究竟是指什麼人?
以憲哥的觀點來切入"增加票房"這個目標,
那就是
「能吸引人進場消費,而且以後都還想再來繼續消費」
所以「全猿主場」裡是不是全都是猿迷,
或甚至進場的是否都真是看得懂棒球的「球迷」,
根本不重要,因為他們都是消費者,
吃了還想再吃、去了還想再去、用了還想再用、玩了還想再玩。
買賣雙方各取所需,而且心甘情願,皆大歡喜的結果是最好的雙贏。
(各行各業皆如此,醫院&殯葬業亦不例外XD)
那麼其他球團需不需要跟進Lamigo的做法? 不見得要。
只要各球團認真針對自家消費者的調性做分析,
採最大利益方向去徹底執行適合的作法(拜託不要半調子),
(註:最大利益就是可能要犧牲一些小眾消費者的需求)
只要最終結果是賺錢... 嗯...這樣講太現實,
只要最終結果是
買賣雙方各取所需,而且心甘情願,皆大歡喜的結果,就是最好的雙贏。
(註:要100%的消費者都滿意,那是天方夜譚)
所以原PO憲哥說的沒錯,球團想的跟你不一樣。
But,就怕你支持的球團沒那麼想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