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語言、文化因素不談
美職有一個優點是小聯盟層級夠多
讓選手可以在適合的競爭強度比賽 以賽代訓
強度太高或太低 對選手都是傷害
這也是中職目前尷尬的點 二軍真的太爛
相較於日職 新秀上一軍難度低太多
而且二軍的功用不是只有放菜鳥練等 也要放有經驗的選手
隨時能補上一軍選手受傷或狀態不好的空缺
簡單來說球團不該亂砍老將
所以理想來說 去美職最能練到自己的天花板
這點即使未來中職補足硬體跟教練這塊也沒用
但就現實面而言
除非簽約金夠高 不然一個不確定天花板夠不夠高的選手
如果只是想旅美過個水抬身價 賺的錢不一定比較多
因為兩三年就混不下去被釋出的 通常也沒抬到多少身價
但是混的好的 在小聯盟待個5~6年機會不小 甚至有可能待滿7年
如果以在小聯盟投的出成績為前提
一樣的成績放在中職 累計5~6年的薪水差距是很可觀的
更別提18歲先進來卡年資 還能早早進FA市場
所以簽約金多寡是個指標
但大概要到多少以上
才會在現實層面上也值得出去闖闖 就見仁見智了
50萬鎂已經是個尷尬的數字
而且還是親友講的 實際狀況很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