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仁川亞運棒球比賽打得火熱,在職棒復甦的榮景之下,許多電視台都轉播了各場次的
比賽;然而某些播報的內容,包含主播和球評的談話,就不見得能夠讓觀眾好好欣賞、有
正面迴響了。
球評自然是有所專長才受到電視台邀請,但部分球評卻提了太多超出專長的東西、或者明
顯沒有為比賽做些準備,例如對雙方球員沒有熟悉、只能講一些其他日本棒球相關性較低
的軼事,又或者是對於棒球技術的細節不夠了解、對球界的現況也不太清楚,多講自然就
多錯了。
關於臺灣三級棒球的現況,很多人的認知都留在好幾年前了。現在教學現場的教練很多都
是新時代的、三十出頭的前職棒選手,思維和溝通都比前面一輩的好很多啊。其中大家可
以在媒體前面看到的、最明確的案例可能就是土虱曾仁和吧。幾年前曾仁和入選成棒國家
隊,在大郭郭源治的調整下球威下降,身價岌岌可危,後來還是找廖于誠幫忙指導,才再
找回原先的投球感覺。
臺灣基層棒球這五六年其實進步很多,這裡講的進步不是說國際賽成績,而是環境和教練
的品質。從體制來說,隨著隊伍數緩步增加,選手人數上升,以往從小打球養家的職業學
生球員逐漸變少,家長也慢慢知道讓小孩子打球是一種投資、或是能夠讓孩子去運動培養
興趣;旅外機緣變多,和美國的球探接觸的機會、美國球團來辦訓練營的次數也變多。新
的教練、新的思維,新的教學方式,上面這些都是正在進行且逐漸發酵的進步。
當然這些改變還是多少要歸功於王建民,他給臺灣棒球的鼓勵和影響層面都太廣了。
說臺灣在用日本以前的訓練方式?那已經是很久以前的、正在消失的觀點了。就連年輕選
手的目標都是以美國為主,日本的環境還不一定愛去咧。
至於為什麼打不贏韓國?
我的答案比較簡單,人家職棒要邁入十隊了,選手待遇也是臺灣的數倍,先把職棒規模的
拉近差距再說吧
http://blog.yam.com/czBaseball/article/7948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