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啊
球迷要的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了
為什麼不做呢?
你只要反過來假裝自己是球團老闆去想想大概就可以知道
長期投資一隻球隊可以對棒球沒熱情,但是不能都不賺錢
老闆投資都是要看投報率, 如果前幾年賠錢之後賺錢也可以
美國日本的看球環境很好
有巨蛋,專屬休息室,拉拉隊,啤酒小姐,中場活動,各式小吃
贈品,二軍比賽,等等
這些都屬於支出
但是他們的球場大, 一場可能有3萬人進場,人均所得又高
一張票500他們也不會覺得太貴, 這樣一場就至少1500萬進帳了
上面說的支出相對不高
加上轉播權利金高
還有球場廣告收入等等
但台灣人均低, 球場又不大, 廣告收視群最多也就幾百萬人
票價又低,相對來說雜項支出費用跟收益比起來是偏高的
真的要做到類似美日規格的話,台灣的票價應該至少要比美日貴2倍
如果球迷還願意進場那可能就做的起來
當然鄉民嘴泡說做起來收入自然就增加了,現在這麼爛當然不進場
但真的錢投下去萬一回收不了也沒人會負責,老闆風險評估過後
當然就不想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