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下面推文
郭泓志的第一場職業先發是在2000年4月10日
對手就是大家都知道一堆比他年紀大些的職業小聯盟球員
喔 不好意思 當時他是球隊最小的球員才18歲 另一個大他一歲19歲
其實台灣旅美球員這麼多個 不管是高中畢業還是大學生
要從這麼高的層級出發也真的少見
有人說 其實進去大聯盟就是幾個門檻 很容易卡住
第一個就是新人聯盟到A
第二個就是high A到AA/AAA
最後就是AA/AAA到大聯盟
而當你跨過High A 就基本上你就是大聯盟的青年預備隊了(當然也要夠年輕)
所以你可以看到台灣旅美一群人為什麼AA上不去
就知道他們的能力或者可能是身體上的 心理上不足 然後就回來
即使未來可能成長起來 但是球團卻未必把你當作核心養 因為可以把錢再來投資
其他更年輕更有潛力的球員 這個是現實
所以郭泓志當時真的很被看重
估計他過去時 在牛棚或者訓練時 就已經展現出企圖心跟能力了
特別他過去的時候也才剛滿18沒很久
結果上去就丟了97-98....三振七個人 棒子斷掉也有 兩個超級鳥滾
該場有個人看到了 然後就說...(如下)
“I remember calling my dad after the game. His favorite player
was Sandy Koufax. I said, ”Dad, I know I never saw Sandy Koufax.
But I just saw Hong-Chih Kuo‘”
當時在郭泓志身後游擊手Joe Thurston也說: 那種感覺是油然而生的恐懼
對方好像球打不到就算了 想盡辦法打到也是打不進場內 或者棒子也斷裂
這種感覺就是天生的差距(我可能有渲染 但是從愛資上看到這個遊擊手還是記者
可能誇大也說不定 看看就好)
相比來說曹錦輝的能力是比較全面的 球種起碼有快速球+兩個水準以上的變化球
但是郭泓志卻是只有快速球 以前我也以為他起碼有個左投配備的大曲球
後來看到他在2005年的AA影片(我還有) 跟之後在MLB的球賽
他的曲球就是頂多投給人家看 配個速 是那種沒辦法三振打者也沒有多大誘導揮棒
或者一揮棒可能就GG的球種 可以上FANGRAPH查 他的曲球Pitch value真的很慘..
所以光是說以當投手的基本天份來說 我覺得曹比郭好 因為武器多 有效率料理打者
但是以棒球或者運動最原始 優勝劣敗的能力來說 郭泓志帶來的威嚇比曹錦輝高上不少
不過跟他控球也有關 打者會怕被他砸中...
話說回來
為什麼道奇願意等他到23歲 而且該年又是從A+(高階)開始投
我想應該是郭泓志該年也可能知道時間不多了 外加自己本身復健訓練也作的很好
因此在牛棚等表現讓球團想試看看
那時候 台灣真的沒幾個人看好他 覺得也差不多該回來了 逃兵咧
結果第一場A+居然投到95MPH..一樣K爆打者
A+ 26局 投了42K... 然後上去AA
其實大家可能不知道 我們有些人當時瘋狂在追郭泓志的AA首場
但是出來後 這場根本也可以成為傳說了...
Huntsville Bottom 6th
1* SS-Enrique Cruz(AVG:0.296,OBP:0.346,SLG: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