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enUp (路過的貓)》之銘言:
: ※ 引述《R75 (努力)》之銘言:
: : 其實不太懂噓的點 募款就募款 皆大歡喜
: : 日本球員的出場費 也是要找贊助的
: : 韓國很多賽事的出場費 也都是靠三星 現代這種大集團來贊助
: : 出場費全靠球團或協會根本負擔不起
: : 亞職大賽就是一個例子阿 最後搞到大家都不玩
: : 球員拿保障拿出場費為國爭光 找人贊助補助 這....不過分吧
: 其實經典賽中職球員的出場費,也是由當時的聯盟會長黃鎮台以聯盟的名義籌募而來
: 的,所以吳志揚會長要透過募款來籌募出場費,這點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在中職也早
: 有前例。
: 不過吳會長把「獎金」當作「出場費」的講法,我就真的不太認同了。「出場費」是
: 球員只要出賽就一定能拿到的,「獎金」則是球員在比賽中表現好或得名可以領到的
: ,兩者當然可以並存,但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不應該混為一談。
: 吳會長說:「這個不一定要叫做『出場費』,也可以變成一個激勵機制,例如台灣代
: 表隊有更好名次時,可以拿更多獎金,不一定是固定的金額。」根本完全搞錯方向。
: 工會曾要求出場費不得低於上屆經典賽(這不在四大訴求裡),但可沒有講過要獎金
: 之類的東西。
事實上其實用獎金的名目更靈活阿,不僅募款方面方便,而且對球員反而有機會拿更多,
而不會被一日球迷說「貪婪」,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例如:
1.有出賽就有「出場獎金」;實質等同出場費。
2.名次額外獎金:第一名多少,第二名多少......到第六名多少,
每個名次都把他多少將金訂出來,名次越高球員拿越多。
3.特殊獎項獎金:例如MVP、安打王、打點王、防禦率王...等等。
4.募款方面:可以讓企業去承諾,中華隊能打到幾名就額外再拿多少出來當獎金,
這樣也可以避免一開始企業就要一口氣拿很多出來,有些可能會不願意,
但是台灣「國球是贏球」,所以只要贏一定老闆爽,就出來給。
簡單想法,方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