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吃甘蔗的確是一種有趣的做法。
但是弊病有人在推文提到,就是攻擊能力差的選手反而得到更多打席。
在不深入計算的情況下,我們發現至少有兩個因素在拉扯:
a. 打的好的往後排,因為有打點機會
b. 打的好的往前排,因為打席變多
也許就在這兩個因素的拉扯之下,最強棒次成為了中間靠前的三四五棒。所以這一切就變
得合理許多。
在這裡我想提供另一個思考方向,那就是投入部隊陣形的概念。
某種程度來說,棒球有點像是回合制軍旗。總共有九個回合可以投入戰鬥部隊,而其中八
個回合的戰鬥序列取決於前一個回合結束的點,因而無法控制。唯一一個可以控制的序列
則是第一局。這大概是為什麼棒次仍然值得研究,因為他至少可以影響1/9的戰局。
而每一回合的戰鬥,在一無所獲的情形下,最少需要投入三個部隊。投入最多部隊卻仍一
無所得的應該是六個(三人出局+滿壘)。投入越少的部隊卻能取得越多分,那就是越高效
率的進攻。
如果一個教練,每場比賽以得到五分為目標,他就需要思考如何在每一回合三人出局以前
,有人能夠跑回本壘,而九回合裡,這個事件只需要發生五次。
如果一個基本的三人高效率進攻部隊陣形是:高上壘率腿哥打頭陣,後面配上兩個高長打
率,或者高上壘率非腿哥打頭陣,後面配高打擊率的飛球打者(避免雙殺),再加上高打擊
率滾球打者(避免打的強勁卻被接殺),這樣可以得到一分的話,教練就必須要盡可能的在
九個回合裡讓這個打序上演越多次越好。
但是得一分是無法贏球的,所以要追求大局的出現。大局如果以三分來定義好了,只需要
兩個人在壘上,然後一個大棒打回所有的人。所以你可以靠不停的堆疊,作嗆斯給大棒子
:
高上壘率,高打擊率(contact好),大棒子,高打擊率,大棒子。這樣是不是就是一個大
局的五人陣形。
有沒有發現,這很像一般教練前五棒的排法?
接下來你只要在九回合裡盡量讓這個序列進場越多次,就能得到越多的分數,確保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