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今日藤浪晉太郎

作者: powerball (智力測驗)   2015-09-28 23:00:08
※ 引述《OhmoriHarumi (黑魔導)》之銘言:
: ※ 引述《phairst (我愛短腿玲)》之銘言:
: : MLB投1休4每場100球跟NPB投1休6每場130~140球,
: : 這樣投滿整季明明就是MLB的投手投的球數比較多啊,
: : 為什麼感覺版友大都覺得MLB這樣是觀念,NPB是操壞?
: : 而且投1休X,每場Y球也沒有科學定論X和Y多少比較優,
: : 有任何統計顯示MLB的投手開TJ或是肩膀手術比率比
: : NPB的投手低嗎?
: 因為投手的手臂宛如橡皮筋一般,有其彈性限度在。如果過度使用,
: 致使手臂負荷超出彈性限度,那投手休息再多天,都無法恢復原本的實力。
: 而單場投球數較多的負荷,一定比單場投球數較少來得重,風險也比較高。
: 投1休4跟每場控制在100球上下,是MLB經過多年發展出來的一套機制,
: 他們認為當投手用球數進入三位數之後,投手的疲勞度會快速增加,
: 且休息4天再出賽的出場頻率比較剛好。這個機制當然不可能適用於每個投手,
: 有的投手可能投130球還不會過勞,有的投手可能投超過80球就開始過勞了。
: 有的投手不需要太長的休息天數,有的投手則需要。教練還是要視個案,
: 控制投手的用球數及休息天數,但大多數的投手不會偏離這個原則太多。
以投手的肩關節來說, 在球投出去的瞬間, 肩關節是傾向往前脫位的
身體為了要避免肩關節的脫位, 主要以幾個重要的肌肉把肩關節"含"住
包括三角肌, 旋轉肌等(因為肩胛骨與肱骨的包覆性很低<== 為了要讓肩關節
能夠有身體內最好的活動角度, 有點像高爾夫球放在Tee上), 還有關節內的關節唇
可以為骨頭增加一點點包覆性, 製造關節內的負壓把關節"吸"住
雖然目前科學界對投幾休幾, 一次多少球會受傷尚未有定論, 不過基本受傷情況是
當投球數量過多時, 肩關節的肌肉群會相對無力, "含"不住即將往前脫位的骨頭
此時大部分的力量就會經由肩關節唇吸收, 但是久了以後就會像是拔草一般(Dr. James
Andrews的說法), 把肩節唇從骨頭"拔出", 造成更不穩定, 接下來會遇到的就是
旋轉肌的部份斷裂乃至於全部斷裂, 所以投球限制, 尤其是小選手(尚未有好的肌肉訓練)
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統計, 當手臂疲勞時投球, 肩關節受傷的比率會增加 7.5-7.9倍,
肩關節或肘關節受傷的比率會增加36倍, 所以適度的投球限制加上好的肌肉訓練,
正確的投球姿勢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的困難是, 你如何知道這個選手手臂已經"疲勞",
這跟年齡, 球種, 體質, 當天天氣, 比賽強度等都有相關, 大概可以從投球姿勢看出,
所以我們看大樹哥投球時, Posada常提醒他肩膀要抬高,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作者: scimonster (紫色的初夏)   2015-09-28 23:02:00
好文章 推一個
作者: nakayamayyt (中山)   2015-09-28 23:03:00
清楚明白專業
作者: scimonster (紫色的初夏)   2015-09-28 23:05:00
這個研究的手臂疲勞定義是什麼 動物實驗 有限元素分析
作者: O0OO (綽號暱稱)   2015-09-28 23:08:00
目前研究多是針對單場用球數 但對休息天數還沒有定論 主要是習慣問題 習慣休六天的變成休四天肌肉有很大問題會出狀況
作者: powerball (智力測驗)   2015-09-28 23:09:00
是使用問卷, 可以參考Yang et al., AJSM 2014
作者: O0OO (綽號暱稱)   2015-09-28 23:10:00
而當年四人輪值時 多數人認為休三天就夠了
作者: powerball (智力測驗)   2015-09-28 23:10:00
投球目前很像沒有動物實驗的model.....
作者: O0OO (綽號暱稱)   2015-09-28 23:12:00
但可知的是 休息天數由多變少的一方 肯定會比之前更易疲勞但長期維持習慣的就不一定 像 Nolan Ryan當年可是四人輪
作者: inmaze (拖鞋)   2015-09-28 23:14:00
這很難做動物實驗。要的話就要用靈長類,但還要先教牠們
作者: O0OO (綽號暱稱)   2015-09-28 23:15:00
叫現在的投手跟他一樣開始休三天肯定會來不及恢復
作者: inmaze (拖鞋)   2015-09-28 23:15:00
投球XD
作者: epw (Epw)   2015-09-28 23:17:00
MLB出資、各球團小聯盟體系去研究個幾年應該就會有不少數據
作者: inmaze (拖鞋)   2015-09-28 23:18:00
就算成本不是問題,其他動物肌肉生長和人類不同
作者: epw (Epw)   2015-09-28 23:18:00
了吧? 雖然說要怎麼量化很多抽象的描述有點困難........
作者: inmaze (拖鞋)   2015-09-28 23:19:00
結論是不會,因為黑猩猩是胸肌是斜著長,軀幹旋轉力量無法有效傳導到手臂上
作者: vencil (vencs)   2015-09-28 23:30:00
wow 還有針對黑猩猩的研究
作者: powerball (智力測驗)   2015-09-28 23:31:00
猩猩因為過於昂貴, 目前大部分用在腦部的實驗肩關節的實驗大部分使用羊,兔與鼠,都不擅長投球....
作者: OhmoriHarumi (黑魔導)   2015-09-28 23:32:00
就算有數據,還是會有人說那只是在研究方法上相關,
作者: scimonster (紫色的初夏)   2015-09-28 23:44:00
只有abstract可看 仍感謝提供 讓我順便找到一篇文章給職業投手的建議:如何降低TJ的風險http://goo.gl/p46fyY
作者: inmaze (拖鞋)   2015-09-28 23:45:00
據說研究癌症用的猴子成本是20萬鎂,黑猩猩就不知道了20萬鎂對科研是一大筆數目,對大聯盟來說是小菜一碟比起實驗上的種種困難,動物實驗牽涉到的道德議題更難處理
作者: powerball (智力測驗)   2015-09-28 23:52:00
20萬鎂: 一個郭ro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