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iunwaiqoo (超級喜歡蔣智賢^O^)》之銘言:
: 這理論「在中職」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呀
: 先強調一下是中職,其他聯盟不一定適用
: 因為中職有很多異於其他聯盟的現象............
: 1.中職只有4隊
: 一位強投如果先發整季可能會遇到相同的對手6~7次
: 剛開始遇到可能覺得他好強好強.........
: 遇個5次6次.....
: 明年再見面第1x次了
: 他還會很強??
: 我才不相信咧...............
: 除非他擁有某種相當的特性即使被摸熟仍有辦法混飯吃
: 或是他實力明顯高過這聯盟非常多是個真Ace
: 否則再怎麼強相同對手遇個10次他也會被打成肉包............
: 誰叫這聯盟球隊這麼少對投手這麼不利?
: 所以打者的價值當然>>>>>>>>>>>>>>>>>>投手
: 因為對戰久了打者就是佔優勢,投手就是GG
投打混熟了,對打者有利還是投手有利?
其實並沒有一個統計數據證明
如果要舉例子,對打者不利的例子也是有的
呂大砲當初旅日時,堪稱砲聲隆隆
但是日職很快就研究出呂大砲的打擊死角,從此成績一落千丈
中職也有怪力男的例子
所以不見得投打對決次數多了,投手就比較吃虧的道理
我覺得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 2.投手馬上就壞掉了,反觀主砲可以用很久
: 中職從2000年以後最近這15年來
: 真正可以威很久、用很久的投手就只有一位,他叫「潘威倫」
: 僅此一位沒有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3年內就整個弱化、5年內壞掉
: 很少有人能夠例外的..........
: 反觀巨砲........不用舉例了吧
: 只要你選到真貨,強個5年、10年以上的都是大有人在不勝枚舉
: 反觀投手要找到能強5年以上的機率可能只有1%
其實這是中職的問題,日美投10年以上的強投多得是
台灣很多優秀的投手在業餘時期就被操到大小傷一堆
一堆旅外小將到美國第一件事情就是開刀,實在很哀傷
大砲活下來比較多是很合理的,因為野手可上場位置比較多
野手可是有九個位置(8個守備位置+1DH)
而投手方面,一周五戰也才5個SP,兩個優秀RP,一個CL
(不要說那些敗戰處理投手,野手也是有代打代守的)
而中職的5個SP往往塞了3個洋投,本土投手出場機會更少了
: 3.要看守位
: 那種攻擊明顯比守備強非常多的巨砲你要放對位子
: 往DH、1B、LF、RF、CF、3B這些位子擺
: 我是覺得大概只有C、SS、2B這幾個位子比較需要重視守備
: 其他位子一律都先看打擊,這幾個位子只要棒子夠大支我都能無視他守備了
: LM就是把巨砲放錯位子沒有按照光譜重要性的排序去放才會變成現在這慘況.....
: 用棒子去換守備的做法絕對是對的,但你要放對位子
: 像陽耀勳他的上壘率接近5成破壞性十足
: 即使他守備落漆照樣可以放上去,因為是LF沒差
: 今年全年戰績LM第一名已經告訴你這種玩法是可行的是正確的
: 這告訴你巨砲至上長期來看這支球隊就是最強的!
: 這就是中職的玩法,我們有我們的玩法
: 我的棒子夠大支,所以守備、牛棚的重要性都可以被稀釋cover掉
: 只是這玩法只適用在長期賽,短期賽就不見得了..........
: 短期賽的變數太大,只要有地方出現大漏洞很容易就兵敗如山倒.....
: 就像今年TS的LM一整個就是敗在失誤.........
: 否則其實LM的棒子還是足以cover他牛棚的
: 短期賽比的有時候是一種"氣"(你要說是運氣、氣勢都可以)
: 是比一些細節,不一定是比誰比較強
: 長期賽和短期賽的玩法完全不同
棒球統計學大師Bill James的研究裡
對於球隊勝負的影響,攻擊>投球>防守,比例分別是48%、35%、17%
如果依照一周五戰的制度下
一個好的野手對於勝利的影響是比一個SP還來得大
有優秀的野手先選絕對是合理的,MLB最高薪通常也是野手居多
不過如果改成是一周三戰的話,那SP對勝負影響就比野手來得大了
如果是錦標賽那種一戰定生死的制度,那投手絕對是最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