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boring (做不完的報告)
2016-03-09 19:49:07台灣棒球對日的幾次國際賽常被說守備細膩度不夠,因小地方而失分
打擊的話也比較像是中規中矩的打法(除了這次台日交流的雙盜壘)
就是選四棒海拼打擊率打點的期望值,但感覺這幾次都不怎麼成功?
反觀日本已經開始意識到,最適合的隊型是要用小球路線,拼速度,拼對手守備的疏忽
台灣如果對高階對手用傳統戰法贏不了球的話,而且要贏往往低比分差距小
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些"比較另類"的策略?
例如學韓國站很靠近本壘板拼觸身?或是找很會黏球的拼四壞或拼速度?
畢竟兵不厭詐,靠一些上壘以及推進壘包戰術的突襲
說不定機率比希望球員可以正常發揮還高?
幾十年的豬公殺下來,台灣的球風是不是到了該調整的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