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華隊,每次比賽過後往往都會聽到謾罵、檢討的風聲,但真的不想怪球員,
守備、投手真的不如其他隊,但是要他們在備戰WBC這短短時間內變強本來就不可能
球員只要盡力去打比賽,剩下的只能交給教練
然而這次教練的調度實在有太多爭議(理性討論 誤戰謝謝)
台韓一戰當中9下不採取任何戰術
上場的是狀況不佳前面已吞4K的林智勝,而對手是2016MLB K/9值高達11.64的吳昇桓,
採取短打或是至少採取一些行動本來就應該列入考慮,ex:換代跑或是突然擺短棒來打亂
對手的策略
有些人覺得是事後論,萬一失敗怎麼辦,或是中職打者不會短打這種說法,或許戰術執行力不比日韓,但有必要不就更應該去嘗試 現在不拼還會有更好的機會
嗎,執行戰術勢必有很大的風險,但連這些風險都承擔不起是要比什麼?
為何我們老是贏不了日韓
1.2013WBC日本9下兩出局的盜壘,才有接下來的追平分
2.2017WBC韓國的打跑戰術,才有後來的高飛犧牲打
都證明戰術非常重要
連試都不試,就簡單一句我們做不到,所以當然是輸了
教練的問題在於永遠採用同一樣的套路應用在所有不同的狀況下,以不變應萬變
1.永遠採取強攻的方式
並不代表強攻不好,今天如果是8下面對吳昇桓或許採取強攻是好的選擇
2.永遠有危機都用陳鴻文
陳鴻文太容易受心理所影響,有狀況都不換,永遠讓他坦...
我一直認為在不同的局數、不同的狀況做不同的決定這才是教練的工作吧
而我們看到的都是同樣的劇本複製在貼上...
雖然說換個做法未必會更好,但至少嘗試過了,也總比每一次都同樣的套路來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