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澳職的加盟意願讓這幾天亞運結束後的冷淡期又引起了一番熱議
正反兩面的觀點都有,
風向著實有點混亂,
但目前就看起來好像還是樂見其成的人居多。
我爪也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環境更大的挑戰,
不要都已經要而立之年了還在各種草創,
世界各國都在不斷精進的同時原地踏步就是一種退步。
但其實要把餅做大可能需要分兩個層面來看,
一個是球賽和球員的部分,另一個則是球團經營的部分,
球賽和球員部分,
當然有了第五隊,就代表多了二十六個位置,
規章應該怎麼訂可以再討論,
畢竟就算用國籍分也不是個好方法
選秀的時候該怎麼辦?
但就選手空間來說目前怎麼看都是利大於弊的
如果有多一點空間和舞台,
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年紀輕輕就因為環境因素黯然退場,
四隊真的是太擠了,
也許濃縮之下可以有更好的比賽品質,
可以組成實力更完整的隊伍,
但是因為擠的關係,
可能會讓以進入職棒為目標的球員選擇其他發展,
從三級棒球開始打棒球的人有多少?
而我們不論旅外球員好了,四隊也就一百人左右,
這樣的舞台可以說是全台數一數二競爭的一個職業吧,
然而訓練過程辛苦,甚至一個傷生涯就沒了,
成功機會漸漸式微會想挑戰的人也就漸漸的減少了,
長久來看真的不是一個好現象,
這樣子發展基數只會越來越低而已。
所以就棒球運動舞台來看的話,
增加球隊目前看來是滿不錯的一條路。
但是另一個非常現實的考量,
經營面來說,職棒基本上就是虧錢,
企業經營職棒就當作是在做廣告一樣,
那個觀眾人數那個外部效益,虧少一點就是賺了。
而虧多虧少老實說還是跟觀眾人數有關。
觀眾人數場均人數就會跟對戰組合有關,
對戰組合如果牽扯到賽制的話,
熱門的對戰組合就會因為隊伍數變多而減少,
相對的收入就會變少很多,
以四隊來說,也許今年有點變動
但主要對戰組合熱門程度還是以
吱爪>邦爪>喵爪>吱邦>>>>>>喵吱>>>>喵邦
也許會因為主場客場有點不同,
但是大致上還是差不多這樣子
確實現在吱吱的票房是最好的,
但是雖然吱吱票房好也多少還是會受到對戰組合影響,
對上喵邦就...恩 就別說是對上球迷人數更少的球隊了。
你說把餅做大?時間到了自然就會慢慢成長。
這邊想跟棒球板的各位說,
別傻了...事實上台灣人平常會看球的就是那些,
會變動也頂多轉隊支持而已。
也許有人不看了也許有新球迷,
但是基本上會關心棒球的人數目前很難有什麼大突破的。
除了國際賽以外,
大家也許更關心的是誰誰誰要來台灣開演唱會了
誰誰誰要在小巨蛋開唱了誰誰誰要去高雄開唱了
或是什麼時候有買一送一了,
事實上,根本沒有多少人會去在意棒球,
說最現實的,一場電影兩百五左右,
沒優惠頂多三百多,加個吃的喝的一個人大概五百打死,
兩人約會或朋友相約還是家庭相聚輕輕鬆鬆,
吹個冷氣看場電影留下好的壞的印象,
通常在市區交通方便,時間到直接進場就坐
結束之後拍拍屁股走人回家還有得討論。
明天進公司還可以有話題和朋友聊。
『阿湯哥超帥的!
史嘉雷超正的!
伊莉莎白的__好大好白!
閻羅超帥的!
大叔好迷人喔!
為什麼最後連神盾局的人都消失啊!』
我們下次再一起去看...
看棒球...一場球賽四五百塊,
加上吃的喝的就六七百了,
再加上棒球場大部分都很偏僻,交通費都還要不少,
一個人大概八九百打死。
而球賽內容也許五五波,但大多是一面倒的,
嗨的話恭喜你爽了一個晚上,
但是運氣差一點的話真的是悶了一個晚上,
天氣又悶熱還會不時來個驟雨,
偶爾還來個低級失誤讓你血壓飆高,
裁判還會客串一下拉主key讓球賽內容多點味道。
結束之後還要塞車,回到家都已經三更半夜,
隔天精神不濟到公司想跟人家討論還會讓話題很乾。
『%@%#$昨天XXX又低級失誤了我看到快吐血
恩...感覺起來你真的很生氣誒 呵呵
XXX昨天打出生涯第1500支安打誒
哇!是喔恭喜他!1500支安打很難嗎?
昨天YYY超猛的變化球超犀利
痾...YYY是?』
這樣一比,
你覺得呢?這個餅做得大嗎?
如果你是經營者,
你會希望多一點隊伍來分食這少得可憐的餅嗎?
作者:
sleeeve (赴美留學的日子...)
2018-09-04 02:42:00吳志揚終於成功了 這可是超大政績 他可以回來政壇了重點是炒出話題! 這種話題也會上國際新聞
如果擔心分食 這輩子都不用想有第五隊加入哪個新球隊一開始就能有球迷基礎的?lamigo第一年就有球迷的?至於你覺得球迷不會成長也是個人觀點罷了
作者: fu06fu06 2018-09-04 06:19:00
吱的球迷並不是吸爪或是其他原有球迷吧 應該是他們球團招來的新球迷
假如真的加盟了,選秀怎麼辦?他們選他們的人,我們選我們的嗎?
降低進入職業的門檻 絕對是非常要不得的事根本在傷害聯盟 摧毀一個職業聯賽這種人人有球打的概念 副作用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