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inyurl.com/y9j5odba
文/文生大叔
在和許峰賓聊過他從球員轉為教練的經歷過程、以及幾次出國進修的經驗之後,我們開始
討論臺灣選手的優缺點、還有對重量訓練的重視程度;他認為訓練的品質遠比訓練的份量
重要許多,而專業的體能與重量訓練,更是選手對自己最立竿見影的投資。
臺灣打者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這幾天我們在訓練的時候剛好都有討論,我們說到亞洲選手最大的優點,就在於我們手部
的柔軟度、運用、還有眼睛的反應,這方面我們做得特別好;但是也因為我們這個部份特
別好,反而亞洲選手在重心的維持上就比較沒有那麼穩定,很多情況下是因為靠手跟靠反
應就有辦法去應付那顆球,所以長久以來我們反而忽略掉了重心的固定。
所以這個優點也同時造就了我們的缺點?
對,那美洲選手的話剛好相反,他們很特別強調這個重心的穩定,也就是我們臺灣說的下
半身,這方面他們很好,但是對於揮棒的軌道什麼的他們可能就沒那麼好,主要就是因為
他們微調的能力,可能沒有辦法做到像亞洲選手反應那麼快;他們下半身利用得很好,但
是反過來這就是我們的缺點,因為當我們的重心一直沒有辦法穩定的時候,我們微調的能
力會隨著年紀的上升而下降,那當能力下降之後,我們就沒有辦法再用微調去輔助我們的
手感,而且上半身受到下半身重心移動的影響會越來越大,那個時候我們就會變得更不穩
定。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臺灣我們不管問選手還是教練一些技術上的問題,他們的答案永遠都
是下半身?下半身沒有力,下半身的力道沒有用到等等...
哈哈哈,沒有錯,就是下半身的運用沒有到那麼好;有的人可以靠手眼協調去cover (掩
蓋)久一點,有些人可能就退化得很快。
所以這種基本差異認知和訓練也是這次想要加強的地方?
對,來的時候和美國教練有過很好的溝通,他們會告訴我們說,我們可以怎麼去教我們這
些比較年輕的選手,也就是說當我們選手現在已經有這個手感上的優勢時,我們要怎麼把
這個優勢先凸顯出來,然後同時把選手的重心做得更好一點,那他就可以有很好的軌道;
先把重心穩定下來,那在正常的比賽狀態之下,基本上選手他就可以應付得很好,也可以
很穩定,那當遇上比較厲害的投手,投來的球比較有困難點的時候,打者也可以用他本身
的優勢,也就是好的手眼協調去做微調反應。
為什麼都沒有人說自己上半身用不好?
比較難吧!因為我們亞洲就是很注重手嘛,就覺得棒球就是手拿著棒子,就是用手去打球
,所以當然就這樣一直練;從小一直練到我們手跟眼睛的手眼協調,會比美洲這邊的選手
控制得更好,因為我們從小就習慣這樣做了。
手眼協調比較好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從小練打,每次一打就是幾百顆這樣?
對對對,因為我們熟能生巧,一直反覆地練同樣的東西,從小一直上來,所以我們的手眼
協調特別好,已經熟能生巧了;可是我們人體的大肌肉群是在我們的下半身跟核心,這一
塊我們卻沒有去認真開發到,甚至說因為我們在小時候可能都過度訓練,而讓下半身和核
心成長的幅度比較小,沒能培養出比較好的體型,等於說就算長大了身體成熟了,我們想
練也沒東西可以練,或著說能練的程度也有限,只好一直在消耗小時候累積下來的天份。
手眼協調好跟我們比較愛打電動有沒有關係?
哈哈哈,我不知道,因為電競選手的話,亞洲選手也都蠻強的啊!不知道和棒球選手有沒
有關係。
你覺得臺灣職棒選手對體能訓練和重量訓練的重視夠嗎?
我覺得這一塊越來越好,比起我三年前第一次來美國受訓的時候,對於自己個別的訓練師
、重量菜單、體能也好,那時有在重視這一塊的選手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十,但是三年後的
現在,至少已經有百分之七十。
這三年就有這樣的成長,你覺得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大家開始看得到,有這樣在做的人所獲得的成果,而且也開始認同說,一個球隊的體
能教練他不可能給六十個人不同的菜單,他也不可能同時盯著六十個人做重量,現在競爭
越來越大了,一個選手想要比別人好,就要想辦法再加強。
選手競爭激烈,球隊對選手的要求提高,所以其實體能教練沒有辦法像以前那樣,全隊一
起做做體操、跑跑步、做做重量就好,現在想要深度訓練的選手多了,但教練最多只能盯
著五六個,也只能幫五六個或許是中段或是接近頂端的選手而已,如果一個選手是比較偏
後半段的,他幾乎就很難碰到那些資源;講得難聽一點,教練去幫助後半段的選手提升,
對球隊的幫助有限,但是中間或是接近頂尖的那些選手,教練花費心思去幫他們提升,對
球隊的幫助是非常直接的、在戰績上就能看到的提升,所以如果一個選手在球隊理不是那
些中上等級的,那他所能獲得的資源會變少,他要開始認清這個事實之後,就會願意投資
了。
這樣聽起來,臺灣的職棒圈也很現實啊!
這是職棒,職業選手必須具備這種專業的心態,當然一開始他們可能會說,我沒有那麼多
錢,這些都還要另外花錢,到底值不值得?可是現在他們會開始覺得說,我沒有花錢我就
很難有收穫,或是說我如果不自己想辦法多練,那我就只是跟別人一樣,得到的機會也只
能跟別人一樣;選手很聰明的,他們看到球團把資源投資在比較看得到的地方,那相對的
如果他不是被投資的那一個,他還不投資自己,那他就只剩下等著淘汰了;
每年都有新選手進來,新進來的一定都是因為有人看好他的潛力,或是他在那個階段,不
管高中還是大學,已經打得很不錯的,才會被簽進來,剛進來人家自然會把目光投在他們
身上,那這些舊的,已經在後段的選手就等於是更加沒機會了;所以會有很多選手他們開
始越來越接受,也必須去接受這一塊,我覺得現在應該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選手,開始感
受到競爭的壓力,而願意投資在自己身上。
那這就讓我有點好奇了,你一定知道中華職棒很優秀的打者林益全,之前他說過自己身體
不適合做重量訓練,但是這兩年他也開始很認真的在做,可是今年球季的成績好像反而沒
有之前那麼好,你覺得這是為什麼?
我必須先說,第一我不了解他的重量菜單,第二我不了解他願意去改變、或是說衝擊他去
改變的那個關鍵點是什麼,但是我以外人的身份看,林益全年輕的時候,各方面的身體能
量數字假設都是一百分好了,那當然他靠天份就能夠有很好的成績,這個無庸置疑;可是
我們人是會老的,我們所有體態、手感、爆發力都是會隨著年齡而下降的,這個時間點如
果沒有靠重量訓練來維持住的話,那這些能力很可能會產生崩落性的下降。
如果以前從來沒接觸過,那當我們開始要去建立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有一些不習慣,
以一個打者來說,原本他是保持在沒有痠痛的情況下去揮擊,他是最舒服的,但是現在他
開始做重量訓練了,他要開始適應有痠痛、開始適應肌肉在成長、開始適應一些不一樣的
痠痛強度,那當然他打球時的手感就會跟之前不同;這個過渡期如果可以撐過去的話,這
些重訓可以讓選手的身體素質維持在這個高檔,Maybe再個三五年到七年,如果可以維持
三到七年的職業生涯生命,那這一兩年的適應期、甚至兩三年的適應期就還是划算的,重
量訓練不會讓一個選手脫胎換骨,但是它絕對可以再延續選手的棒球生命,可以把紀錄再
往上推,讓選手可以再繼續打。
那你對林益全,或是說你對現在還不太想做重量訓練的選手,有什麼建議?
說得恐怖一點,如果一個選手只做球隊最基本要求的這些訓練,也就是說他只消耗他的天
賦才能,那很有可能遇到一次重大的傷害,他的運動生命可能就結束了;因為這樣的選手
本身就沒有傷的基礎嘛,所以當他遇到一次運動傷害,他的身體會不知道要怎麼去恢復。
你想想,一個選手一直用一百趴的力量在攻擊,可是他的體能隨著疲累或是年紀,已經開
始九十、八十、七十的在下降,但是他還是希望在比賽中能逼出一百,這就表示他一直在
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一直在呈現、越來越危險的狀態;原本是一百的能力去出一百的表現
,這是他正常的能力範圍,可是後來是九十的能力出一百的表現,超出百分之十,然後
Maybe三年五年後他已經超出百分之三十了,可是還是一直在硬ㄍㄧㄥ,那可能有一個球
季他一個閃失,就就會完全掛點,身體就整個Shut down (停機)了。
這樣身體的停機,還有可能再恢復嗎?
如果到了一定年紀選手的身體Shut down之後,他當然要開始復健,可是很有可能這個選
手為了要從受傷的狀態回來,要到這個復健才第一次接觸到所謂的重量訓練,因為選手必
須要靠這個重量訓練去重新建構他的身體,要等重新建構之後,選手身體開始習慣重量訓
練了,他可能才會發覺說,啊!我是需要重訓的;這其實就像很多老一輩的選手一樣,要
經過一次嚴重的受傷之後,才開始了解重量訓練和體能訓練這一塊的重要,但是他要付出
的代價很可能就是球員生涯要空白一兩年,甚至說全部犧牲掉,只能復建成一個普通人,
再也不能當職業選手。
我覺得以林益全來說,他現階段已經有轉念,寧願敢去犧牲掉一兩年的成績來延續他的職
業生涯,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很正面的事情,也一定會對他有幫助。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