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世紀最耐投快槍俠 Mark Buehrle應該要進名人堂

作者: polanco (polanco)   2020-12-15 20:18:41
完整標題:【李秉昇 MLB專欄】21世紀最耐投快槍俠 Mark Buehrle應該要進名人堂
美國棒球名人堂2021年入選梯次的票選,在12月31日就會完成,投票結果預計會在明年1
月26日公布。雖然從客觀分析的角度來看,本屆候選人中,應該只有第九次叩關名人堂的
名投手Curt Schilling,比較有機會超越百分之75的得票門檻、成為名人堂的一員,但其
他候選人仍有值得回顧和討論之處。
這篇文章筆者想介紹、探討的,是堪稱21世紀最耐投且投球節奏最快的獨特左投Mark
Buehrle。2015年後就沒有再出現於大聯盟賽場上的Buehrle,在這次的名人堂票選首度獲
得候選資格,也算是這屆首度獲得候選資格的球員中,名氣頗大、生涯成就十分顯赫的一
位。
「快」且「持久」
筆者稱Buehrle為快槍俠,不是沒有原因。他是大聯盟有記錄至今,出手節奏最快的先發
投手,生涯平均每球間隔的時間只需16.7秒。知名美國棒球YouTuber「Foolish Baseball
」就做過一個極端的比較,「很會拖」的道奇後援投手Pedro Baez,在2016年國聯冠軍系
列賽對小熊時,一次投球之間所花的時間,竟足夠Buehrle在他2009年的完全比賽中投出
「8球」。此外,Buehrle也曾參與大聯盟21世紀最快9局比賽,那場球賽只進行了1小時39
分鐘,而擔綱先發的Buehrle完投9局只失1分,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除了「快」之外,Buehrle亦以「耐投」和「穩定」著稱。從2001到2014年,Buehrle
連14季都至少投滿200局,在他之前,大聯盟100多年歷史(從1891年起算),只有7名投
手能做到這件事,而且這7人全都已經入選名人堂(Warren Spahn、Gaylord Perry、Don
Sutton、Christy Mathewson、Greg Maddux、Phil Niekro、Cy Young)。
Buehrle很有可能會是棒球史上最後一個達成這項壯舉的投手,因為現在棒球的趨勢愈來
愈傾向減少先發投手的負擔局數,單季200局投手已經十分稀少,遑論連14季都達到這種
高度。(Buehrle在生涯最後一年、2015年,只要再多抓4個出局數,就能達到200局投球
,差一點就能成就連15季都達標200局投球的不可思議成就,這紀錄史上僅4人達成過。)
另外,Buehrle生涯累積3283.1局投球,自2000年以降,只有另一人投球局數比他還多—
—CC Sabathia的3577.1局。而且,除了他們兩人之外,21世紀到現在20年,沒有其他投
手能在生涯累積3000局投球。
Buehrle在大聯盟累積16年投球生涯,其中12年都在白襪隊度過;能長期都待在同一支球
隊,也算是一種穩定性的展現,代表球團願意年復一年信任他的投球。16年生涯,
Buehrle累積3.81的通算防禦率和4.11的通算投手獨立防禦率FIP,雖稱不上頂尖,但也算
是紮實可靠。3.81的防禦率換算成經過校正的標準化防禦率ERA+,可達到117,十分接近
名人堂左投Tom Glavine的118。此外,Buehrle也是大聯盟自1984年之後,僅23位200勝級
投手的其中之一(214勝)。
球速不快仍無所畏懼,靠智慧和控球取勝
Buehrle從小到大球速都不出眾,但他在學生時代就學會怎麼用多樣球種和精準控球解決
打者。Buehrle速球最快也不過88英里(約141.6公里),平時均速大概都落在85到86英里
,而且這還是巔峰期的水準,等到生涯晚期,均速甚至掉到只剩84英里左右(約為135公
里)。不過如此限制沒有阻礙Buehrle在大聯盟投出好成績,因為他仍能靠著卡特球、曲
球、變速球的多樣搭配,加上避免把球投進好球帶中間,來混淆打者,或是使打者無法有
效擊中球心。
Buehrle在控球上的精準度,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清楚自己在球速上的劣勢,所以想
辦法避免讓這個劣勢被對手利用,同時善加運用自身「左投」和「控球精準」的優勢,來
提高獲得成功的機率。終其生涯,Buehrle都在好球帶邊緣生存,幾乎很少把球投到好球
帶正中間的區域,而且他往往能把球壓低,減少他球質較輕的球路偏高,成為對手屠宰目
標的機率。以下這張圖是有球路追蹤記錄以來(2008年起),Buehrle投球進壘點的熱區
分佈圖(取自美國棒球分析媒體FanGraphs):
從這張圖可以很明顯看到,Buehrle的球路集中在好球帶兩側較低的位置,而這樣的熱區
分佈,正是他能夠不受球速平庸限制影響,仍投出優質大聯盟先發投手成績的關鍵。
曾成就完全比賽,其生涯不乏出色功勳和大場面勝利
雖然Buehrle的生涯通常以「穩」和「精準」作為註腳,並總是低調且默默地投出好成績
,好像並沒有特別令人感到特別刺激的爆點,可是事實上,Buehrle的生涯亦不乏經典時
刻。
Buehrle曾投出過一場無安打比賽(2007年對遊騎兵)和一場完全比賽(2009年對光芒)
。2009年他對坦帕灣光芒投出完全比賽後,下一場先發又投出5.2局的完全比賽,總計他
一共連續面對45名打者,全部都把他們解決,創下當時的大聯盟新猷(後來此紀錄被2014
年的Yusmeiro Petit打破,他連續解決46名打者)。
季後賽表現方面,Buehrle生涯在季後賽出賽6場、累積30.2局投球,繳出2勝1敗、防禦率
4.11的成績單,雖只能用「普通」兩字來形容,但他到底還是跟著白襪拿下2005年的世界
大賽冠軍。白襪那年能拿下隊史睽違88年年的總冠軍,Buehrle整年擔任先發輪值要角的
貢獻,不可抹滅。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文章前面已經有點到的21世紀大聯盟最「速」9局比賽的事蹟。
Buehrle在那場球不只節奏明快,也飆出12次三振,壓制對手,收下完投。Buerhle是21世
紀6位累積至少30場完投的投手其中之一(33場),而其生涯10場完封,也足以排進21世
紀前15名。
投球缺乏主宰力、巔峰期不夠耀眼,是進名人堂最大阻礙
然而,就算Buehrle的職業生涯有那麼多出色的功績和令人咋舌的表現,他要進名人堂的
難度仍相當高。構成他前進名人堂路上兩大阻礙的因素,分別是「投球缺乏主宰力」、「
巔峰期不夠耀眼」。
沒錯,Buehrle生涯是累積了超過3000局,而且也拿下超過200勝,但他身為軟球派、控球
型投手的身份,還是會讓他的進階數據和主宰力看起來不夠優質。
Buehrle生涯的平均每9局三振人次只有5.1次,累積三振數不到2000次(1870次),這些
數字在三振頻率暴增的21世紀,都低得非常突兀。因為宰制力不足的關係,Buehrle的FIP
也比他的防禦率高出不少,顯示他的成就比起其他名人堂投手,靠運氣及隊友守備幫忙的
成份更高一些。
有人或許會說,Glavine跟Buehrle的情況類似,他也是三振率很低的軟球派投手,生涯
FIP也比防禦率高出不少,但畢竟Glavine比Buehrle多投了1000多局,也多拿了將近100勝
,整體防禦率亦低於Buehrle(Glavine 3.54 vs. Buehrle 3.81),因此怎麼看Glavine
還是遠比Buehrle值得入選。
或許也是受限於主宰力離出色還很遙遠,Buehrle生涯只有一個球季獲得過賽揚獎選票(
2005年),而且16年生涯只有5年入選明星賽。雖然對大多數投手而言,5次明星賽已經很
了不起了,但跟很多名人堂先發投手相比,仍有進步空間。
如果從勝場貢獻值WAR和評比名人堂球員的進階數據JAWS來看,Buehrle的數據也都不及名
人堂先發投手的平均水準:
投手 生涯WAR 巔峰7季的WAR JAWS
Mark Buehrle 59.1 35.8 47.4
名人堂先發投手的平均值 73.3 50.0 61.6
從表格可以看到,不利於Buehrle入選名人堂的另一大劣勢是,他生涯巔峰期的表現不夠
出眾。有些名人堂球員的職業生涯雖然不長、投球局數不到頂多,但靠著5到7年非常史詩
級的主宰表現,也能入選,像「上帝左手」Sandy Koufax、「上帝右手」Pedro Martinez
都是如此。Buehrle雖然有把耐久度、投球量、勝場數投出來,但他的巔峰期實在達不到
耀眼程度。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也是Buehrle生涯表現最出色的一段期間,若你談到大
聯盟當時的最頂級先發投手,Buehrle的名字通常並不會出現在選項內。
Buehrle生涯單季最低的防禦率是3.12(2005年)、最高的WAR也不過6.1(2007年),這
樣的巔峰表現,在多數專家眼中,顯然還難登名人聖殿。
佔有獨特歷史地位,還是應該進名人堂
美國分析名人堂票選的權威Jay Jaffe認為,Buehrle加入名人堂候選之後,雖不至於馬上
就因為得票率不及百分之5、而快速遭到淘汰(得票率至少要維持在百分之5以上,下個年
度才能繼續獲得候選資格),但要在候選的10年間,得到超過百分之75的得票率入選,還
是相當困難。
從上述的介紹和分析,以及現實的角度觀之,筆者也認為Buehrle日後入選棒球名人堂的
機率微乎其微。但我個人如果有名人堂選票的話,會把這票投給他,認為他應該入選名人
堂。
儘管Buehrle在進階數據跟宰制力數據上的表現,還達不到名人堂選手的標準,但筆者覺
得他在21世紀競爭強度愈來愈高、且愈來愈強調球員休息與體能調配的年代,還能夠累積
超過3000局投球,並且把自責分率壓在3.81的水準,實屬不易,過去20年來,也只有
Sabathia一人能在這些層面與之相提並論。
此外,他無與倫比的投球快節奏,還有連續14年都至少投200局的不凡紀錄,都足以凸顯
他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我相信特色如此鮮明,且那麼懂得保養身體、成就耐投典範的選
手,在名人堂聖殿中,值得一個屬於他的席次。
(撰文:李秉昇)
https://bit.ly/34hWZmO
生涯數據不錯,也是近年最具代表性的軟左投之一,可是感覺距離名人堂就是有段差距
應該沒機會吧?
作者: suzhou (☂☁☁☁☂)   2020-12-15 20:20:00
樓下快槍俠
作者: saiulbb (Becky♪#是我的拉!)   2020-12-15 20:20:00
很希望他進 但就生涯累積成績而言可能要幾年後才有機會
作者: web946719 (韋伯就是漏氣依舊)   2020-12-15 20:20:00
摸抖哈壓苦
作者: johnwu (就是醬)   2020-12-15 20:21:00
男人最怕被說快...
作者: ShockHo222 (翰君)   2020-12-15 20:21:00
怎麼亂說人家是快槍俠咧
作者: k33536 (是什麼?)   2020-12-15 20:22:00
克力士:
作者: gremon131 (愛亂咬的灰鸚)   2020-12-15 20:24:00
超強工作馬
作者: fman (fman)   2020-12-15 20:26:00
也許之後有機會,但不太可能在第一次入選就跨過門檻
作者: ericf129 (艾\⊙ ⊙/)   2020-12-15 20:26:00
我也希望他進><
作者: THCxyz   2020-12-15 20:28:00
這種投手最值得簽長約 結果查了一下居然只有三年跟四年
作者: edhuang (隨便啦)   2020-12-15 20:38:00
先看第一年投票結果如何
作者: BHrabal (Es muss sein.)   2020-12-15 20:39:00
沒有吃藥也應該加點分
作者: RoyOswalt (挑戰15勝)   2020-12-15 20:47:00
不知道作者為什麼會舉神右例子,他的生涯WAR84.4,不僅僅是某幾年特別厲害的投手而已
作者: terry955048 (凌海)   2020-12-15 20:48:00
工作馬霸主還是工作馬,沒三百勝說耐投也...
作者: wuri   2020-12-15 21:09:00
超級工作馬
作者: ccf0423 (揮揮衣袖,兩袖清風)   2020-12-15 22:00:00
印象中最後一場先發不到一局就被KO,連續15年200+局就差了那麼一點點
作者: kk2025 (kk2025)   2020-12-15 22:12:00
有3000局要說是耐投絕對沒問題吧?
作者: wuri   2020-12-15 22:22:00
不耐投還有啥鬼神人可以投16年3200多局威兩三年的投手很多 能保持10多年穩定出賽200局投球還有一定壓制力已經很了不起
作者: kevin8847 (小日)   2020-12-15 22:39:00
1小時39分是哪場啊 好猛
作者: BHrabal (Es muss sein.)   2020-12-15 22:57:00
他最後一年還15W超猛
作者: den3331 (阿衝)   2020-12-15 23:45:00
太早退休 軟投基本上可以投到40的沒有250勝 如果有的話 或許有機會 但可惜他跟蛋哥都是太早退休影響個人成績累積
作者: Greg031207 (Greg)   2020-12-15 23:49:00
Respect
作者: forever7788 (熊熊)   2020-12-16 00:38:00
印象最深刻的是腳踢球的超級PLAY
作者: doraemon8709 (正方型男)   2020-12-16 01:15:00
我也覺得他值得名人堂
作者: business85 (business85)   2020-12-16 01:17:00
真的很耐投的先發左投!
作者: ChrisDavis (工業電風扇)   2020-12-16 02:27:00
連續12年超過兩百局,這還不叫耐投???*14
作者: h760108 (沒有這個仁)   2020-12-16 03:49:00
完全比賽後再投5.2局完全比賽,27+17=45好像不是唯一解?
作者: philxiao (Sting)   2020-12-16 03:58:00
非常喜歡的一個異類投手!HOF非常難,但仍期待有機會!假如每個投手都像他這個節奏,棒球打九局就不會被嫌久了
作者: JACK19920102   2020-12-16 08:00:00
工作馬的天花板
作者: nuggets0916 (SwingAndMISS)   2020-12-16 08:03:00
超猛
作者: afulet (1歲就很帥)   2020-12-16 10:36:00
希望能三年內進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