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不是棒球天 大聯盟老闆自有一把如意算盤
2022-03-07 07:00 聯合新聞網 / tyruschen
在歷經連續九天的馬拉松談判,甚至一度放出雙方已縮小歧見即將達成協議的空氣後,最終
大聯盟球隊老闆跟球員工會間的最新一輪談判還是以破局做收。會後主席曼弗瑞(Rob Manf
red)馬上宣布本季例行賽前兩輪對戰總計91場比賽將直接取消不予補賽。
對曼弗瑞來說,這似乎是再簡單不過的決定。畢竟在疫情肆虐的前年他也曾大刀一揮,將例
行賽一口氣砍到只剩下60場。而且從會議期間曼弗瑞被偷拍到不忘隨時隨地練習高爾夫揮桿
動作來看,比起棒球,可能更加熱愛小白球的這位棒球界最高領導人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再
次成為取消球賽的劊子手。
而且不在乎例行賽減少的很可能不只大聯盟主席一人,30隊老闆也跟他是一條心。理由無他
,當然又是因為白花花的美金。據媒體報導,當勞資雙方還在緊鑼密鼓談判之時球隊老闆就
曾「出言恫嚇」球員,他們不但不惜取消一整個月的例行賽,甚至還樂意為之。因為根據美
聯社報導,例行賽每少打一天,所有球員就將少從老闆荷包拿走2050萬美金的薪水。而且牌
子越大的球員損失越大,也才會有新科MVP哈波(Bryce Harper)打算求助前隊友王建民、
越洋挑戰中華職棒大聯盟的玩笑話。
當然有人會問:「雖然老闆不用付薪水,但球賽所帶來的收入不也跟著泡湯?」然而正是這
一點充分顯示出老闆們的「奸巧」之處,因為每年球季的四月份票房一向都是最差。最主要
當然還是受到天氣影響。在幅員廣袤的美國尤其在北方,初春的四月多半還是天寒地凍。再
加上近年來氣候變遷極端天候頻現。遠的不說,四年前的2018年賽季大聯盟就曾因為四月份
風雨交加,導致創紀錄的28場比賽被迫延後,而且有多達102場是在攝氏10度以下的低溫中
進行。受天氣惡劣影響,球迷進場的意願自然大為降低。試想換做你是美國球迷,願不願意
冒著風雨甚至是大風雪,在10度以下的寒風中在球場裡坐上三個鐘頭?
其實球員們也已看穿這一點。就在勞資協商破裂,曼弗瑞宣佈將取消比賽後沒多久,不吐不
快的小熊外野手海沃德(Jason Heyward)馬上透過社群媒體發表他的看法。在海沃德看來
,主席跟老闆們根本不想讓球季準時開打。他認為老闆們不但不重視四月份的例行賽,壓根
就視之等同一筆「債務」,在他們心中早有一把「例行賽該打多少場對他們最有利」的如意
算盤。
公開挑明這一點的還不只海沃德,洋基隊投手泰隆(Jameson Taillon)也跳出來指出老闆
們其實早已打好一把已精算出「例行賽打幾場他們賺最多」的如意算盤。而且即便少打,大
把轉播權利金他們一樣照單全收。這裡他講到一個重點:球賽如果取消,雖說少了原就不佳
的四月份票房影響有限,但電視台所支付的轉播權利金不也會被沒收?偏偏大聯盟各隊跟電
視台簽訂的轉播合約都有一項特別條款——只要球隊在一季之中出賽不少於若干場,少打的
場次都無須退還權利金給電視台。依《The Athletic》記者羅森索(Ken Rosenthal)估計
,這個條款規定的場次大約是25場。ESPN記者帕森(Jeff Passan)則報導這個數字依球隊
不同介於138場到150場之間。不論場次多寡,這個條款都讓老闆多了一個有利的談判籌碼,
可以更加有恃無恐地以減少球賽來脅迫球員就範。
這還沒完。對老闆們來說「真香」的,其實是減少例行賽造成球員可能晚一年取得仲裁資格
及成為自由球員的龐大潛在利益。根據勞資協議規定,球員待在大聯盟名單上滿172天可取
得一年年資。除少數例外,年資滿三年可取得仲裁資格,年薪也隨之大幅調昇。年資滿六年
則可成為自由球員。由於例行賽一般長度為186天,目前取消兩輪對戰的決定大約只會讓例
行賽減少一週,只要球員今年能在大聯盟名單待好待滿,照樣可取得一年年資。
但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照目前球員與老闆互不相讓的態勢,今年例行賽幾乎篤定將減少更
多場次。根據《SB Nation》所做的最新民調,有將近一半(49%)的球迷不看好球季能在四
月份開打,而且認為會遲至六月(19%)或七月(10%)才開打的球迷加起來甚至比四月(23
%)還要多。一旦球季減少超過15天,依照規定,球員就篤定無法取得一年的年資。這對任
何一位球員來說,都是可能高達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美元的損失。像是目前年資剛好四年的當
紅炸子雞大谷翔平就有可能因此晚一年成為自由球員。
當然,球員工會絕不會容忍聯盟跟球隊用這種方式計算年資,甚至他們還會要求老闆少打的
比賽也該照付薪水——畢竟取消比賽只是聯盟跟球隊單方面的決定,球員可從沒同意過。而
老闆勢必也會堅持不肯退讓,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雙方妥協各讓一步,老闆讓球員這一季
仍可取得完整年資,但少打的比賽不付薪水——看似雙贏,真正贏了裡子的還是老闆。
與此同時,老闆們還不忘繼續推動他們大力鼓吹的14隊季後賽方案,以及在球衣上賣贊助廣
告的計畫。這兩項提案如果能夠通過,他們又將從中獲得每年至少2.5億美元的收入。由此
可見,球隊老闆永遠懂得該怎麼善加運用他們的生財之道。他們當然不會傻到去扼殺球員這
隻「金雞母」,而當身為勞方的球員終於忍不住選擇「自立自強」挺身「去跟老闆說」時,
掌握眾多籌碼的資方仍是談判桌上最後的贏家。
https://udn.com/news/story/122629/614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