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abr.org/bioproj/person/pat-gillick/
最早是十多年前,
在Terry Pluto寫印地安人隊黑暗期的The Curse of Rocky Colavito一書中,
讀到這個故事的。
(Amazon:https://tinyurl.com/bdekfn76)
這四年來,新球隊擴編選秀也在中華職棒上演。
每次都讓我想到:
新球團選走現有球團有實績又有人氣,卻沒被保護的知名老將,
迫使球團在輿論壓力下付出更大代價換回老將(新球團因此得到想要的新秀),
這樣的操作如今是否仍然行得通?
還是只有1960-1994年間一片烏煙瘴氣的印地安人球團才會笨到掉進陷阱?
==
1977年大聯盟擴編,西雅圖水手隊和多倫多藍鳥隊成為大聯盟第25和26個球團。
因此1976年球季結束後,11月5日為兩支新球團舉行了擴編選秀。
故事的主角Pat Gillick那年39歲,1963年結束小聯盟投手生涯之後,
在太空人前身45手槍隊和洋基隊,一路從事球探和球員發展工作。
那時他加入了新球團藍鳥,擔任球員人事副總裁,
實際上是總經理Peter Bavasi的副手。
藍鳥隊那次擴編選秀第一輪的前四個人選,都是20多歲的年輕選手:
從金鶯選走外野手Bob Bailor(25歲)、從雙城選走左投Jerry Galvin(21歲)、
從遊騎兵選走右投Jim Clancy(21歲)、從運動家選走外野手Gary Woods(22歲)。
可是接下來要從印地安人隊選人,
Gillick建議的人選卻跌破Bavasi的眼鏡:36歲外野手Rico Carty。
Carty曾經在勇士隊拿過打擊王、入選過明星賽(1970),
在印地安人兩季的OPS是.882、.821,打率都在三成以上。
但他那時膝蓋受過重傷,已經無法守備,只能當DH。
Bavasi;我們要Carty幹嘛?
Gillick:他可是Mr. Wahoo(印地安人隊從前的酋長吉祥物)。
Bavasi聽完只是瞪著他看。
Gillick繼續說:他是印地安人的年度最佳球員。
我們把他選走,克利夫蘭的記者和球迷會宰了球團。
到時候他們就得想辦法把Carty交易回來。
於是藍鳥隊選了Carty。克利夫蘭的輿論也真的炸鍋。
結果印地安人用22歲的新秀捕手Rick Cerone加上外野手John Lowenstein,
再把Carty交易回來。
原來藍鳥隊最想要的其實是Cerone,
但Cerone當時被印地安人保護,而Carty沒被保護。
1977年球季結束,Carty還是被交易到藍鳥,
那時他在印地安人隊把總教練Frank Robinson鬥下台,但球隊找到了更年輕的DH人選。
Cerone後來在大聯盟打了16年,在藍鳥成為先發主力,
不過生涯為洋基效力的時間更多。
可以說,Gillick的操作讓藍鳥得到了想要的選手,
而被他牽著走的印地安人到頭來一無所得。
Gillick日後做為總經理和總裁,能夠在藍鳥和費城人拿到三次冠軍,
自己也入選名人堂,真的不是浪得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