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itten0425 (小貓)》之銘言:
: 台灣醫材大多不大間,成功做起自有品牌的目前也很少
: 想問問大家覺得台灣醫材有哪些自有品牌有做成功?
: 雃博、大瓏、泰博...等 (麻煩補充
: 另外,這些品牌大家的排名如何呢?
: 小妹近期去雃博面試,稱自己在台灣算自有品牌算第一了
: 看他們銷售的國家數,應該算的上
: 好奇版上其他人的想法
: 另外,聽到公司近期有找專業經理人進來
: 查了公司資料,也有其他創投投資
: 想問問有沒有公司內部的近況呢?
: 感覺會跟之前不同,不確定舊文的參考價值
: 謝謝各位版大囉
突然看到有人對雃博有興趣,我就來說說一下自己身為內部人的觀察,也給大家一個參考
。雖然是內部現職工,但我不在HR部門,考績也跟招募人才無關,所以會盡其所能以一個
客觀的立場來分享,但畢竟身為一個在公司待了不少年的員工,雃博肯定有些值得我繼續
待下去的地方,跟以前的評論有些不一樣,我想也是理所當然的。
首先,大瓏泰博都是以代工為主力經營核心,特別是大瓏,董事長的經營理念就是要做世
界大廠的忠實合作伙伴。醫療器材的代工跟我們熟悉的電子業代工不太一樣,國際醫材大
廠的產品毛利率60%起跳,所以他們不是因為想要降低製造成本才來台灣大陸找代工,而
是以不耗費自行研發成本快速補充產品線的完整度為目的。換言之,台灣的這些醫材廠都
有能力研發製造出十分優質的醫療器材,但為什麼他們不去選擇像國際大廠一樣賺60%的
毛利,而甘願幫他們代工去賺2、30%的毛利?關鍵就在於做醫療器材的品牌真的蠻不容易
,因為台灣內需市場太小養不起一間必須要做市場調研、臨床研究、法規認證、技術專利
的醫療器材品牌公司,所以台灣醫療器材公司若要做品牌,就一定得做國際品牌。這樣說
來,在10年前決定由代工轉做品牌的雃博大老闆也真的算是勇氣可嘉。
老實說,雖然我們算是全台灣最有勇氣的醫療器材公司,但是我們真的不會做品牌,只是
用代工的腦袋,以及一腔熱血,來假裝自己做品牌,卻沒有身為一個品牌公司應該有的思
維與行為。好在,靠著氣墊床的產品力,公司還能一直撐著沒倒,順便養活另外一個更難
搞的產品線cpap。
原po說的專業經理人,應該指的是我們去年新上任的總經理,他現在全心全力在把我們的
代工腦袋轉變成品牌腦袋,在他的調教之下,我們現在比較知道什麼是「做品牌」,工作
氣氛也開始比以前活潑,知道自己為何而戰、如何去戰,然後期待自己的努力可以化成甜
美的年終.....(聽說他以前帶的team 年終能發到20個月....嗯...),唯一缺點就是要求
多,很像是小時候看的軍教片中那位嚴格但畢業後大家最捨不得的那位教官。
對了,最後咱們來說說醫療器材的技術這檔子事。做醫療,最怕就是沒效用以及出人命,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呼吸器如果沒辦法有呼吸器該有的效能,就算我在上面鑲一圈鑽石
,醫院還是不會買來給病人用,更不要說是出人命,只要有任何一絲風險,公司賠到倒閉
的不計其數。所以在醫療器材產業中,不會看到最新穎、前段的技術,只會看到將很多其
他產業已經相當成熟的技術兜起來系統化成為一種新的應用。所以醫療器材肯定是傳產,
我們不會追求馬達轉速的極致化,但我們要找出馬達轉速在什麼時候對病患的效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