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點評】被種族偏見利用的血型

作者: EllaElla (EllaElla)   2013-03-24 12:26:52
http://china.donga.com/big/srv/service.php3?biid=2013030140268
【點評】被種族偏見利用的血型
MARCH 01, 2013 03:12
古代羅馬歷史學家塔圖斯撰寫的《赫馬尼亞(Germania,1998年作品)》將被看做是野蠻人
的赫馬尼亞人描寫為強健的自然人。他寫道,赫馬尼亞相比雖成立帝國但開始走向衰退之
路的羅馬人,“更加勇敢、忠誠、正義且光榮”。這一書籍在失蹤1300多年後在15世紀德
國某修道院發現,點燃了德國民主主義火苗,後來被納粹“變質”為赫馬尼亞優越主義。
希特勒宣稱“德國復活”,並以赫馬尼亞人不與“其他民族成婚”為依據,共屠殺了600
多萬名猶太人,以阻止德國人與第三國人通婚。這對因學術興趣對“羅馬未征服地區”發
表看法的1800多年前作者來講,其殘酷的結局不足以用“蝴蝶效應”簡單描述。
猶太人成為了雅利安人“種族掃除”的對象。猶太人更重視母系血統,因此不管父親、爺
爺是否是猶太人,只要母親或老奶奶是猶太人,孩子就是100%猶太人。換句話說,猶太人
認為“農田”是左右“血統”的關鍵,而非“種子”。猶太人也有“被選意識(即優越意
識)”,不許受他人操縱。實際上,按1300~1500萬名猶太人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的華麗足
跡來看,英國首相車吉爾稱贊:“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種”也不足為奇。猶太人研
究專家前前摩洛哥大使樸宰善在自傳中寫道:“我不太清楚這是否是偶然,但猶太人生下
的孩子確實很少有低能兒。”
翰林大學教授鄭準英在其研究結果中提到,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時期,日本醫療組十分執
著於20世紀20年代的韓國人血型。1919年,德國學者菲爾德將“A型+AB型人口數”除以“
B型+AB型人口數”,並將其稱為“人種系統”,得出“越是進化的民族B型多於A型”的結
論。而日本人試圖通過該結論得出“日本人優於韓國人的結論”。當時,在朝鮮居住的日
本人的“人種系數”為1.78,而朝鮮人的平均“系數”為1.07。按地區來看,依次為全羅
南道(1.41),忠北(1.08名),京畿道(1.0),平北(0.83)等順序。其中,全羅南道的“
系數”相對接近日本“系數”,認為“內鮮一體”,十分“合理”。
實際上,以人類遺傳改良為目的發展的優生學起因於所謂“黃禍論”。“黃禍論”,即B
型劣等論,發展於歐洲人A型和O型居多,亞洲人B型居多的研究結果。日本當時主張“脫
亞入歐”,並希望以日本人A型人口多於韓國的結果,正當化“殖民統治”。但是,日本
戰敗的結果足以證明,某種血型的多與少決定國家命運的說法“已過時”。
評論員:河泰元 [email protecte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