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誤會,先說明本篇不是談論遊戲,只是分享個人觀察到的"現象",
盡量減少個人評論或臆測(會加上?),僅說明觀察到的事實。
花見小路最近曝光率蠻密集的,PTT、FB、部落格都有介紹
最初看到介紹時,只有稍微瀏覽,沒仔細看
一開始以為是台灣出版商出的國產遊戲,就沒有關注 (我對國產遊戲的關注度較低)
後來看到越來越多推薦,想說有居然有這麼紅(好玩)的國產遊戲
就上網查資料,想了解作者是哪位台灣之光
先去出版商官網看介紹文章,沒發現作者資訊
但從說明書的作者姓名,看起來作者好像是日本人 (Kota Nakayama)
不過也有台灣作者使用日本名的前例(倉木村),所以繼續上網查
花了一些時間搜尋,終於確認原來這款遊戲的原作是 二十一輪の花
作者是日本人中山 宏太(Kota Nakayama),花見小路不是國產遊戲
事後回想整個搜尋作者的過程,有些感觸
一般介紹遊戲時,都會提到作者,例如某名設計師的作品或新興計師之類的
如果是改版或重製(reprint)的遊戲,也會特別說明或介紹原作
尤其介紹中文版的外國遊戲,大都會提到原文名稱,以便有興趣的人去搜尋資訊
但大多數介紹花見小路的文章中,幾乎都沒寫到作者或原作
反而是幾乎都有寫到發行商,或順便替出版商美言幾句,甚至介紹出版商的其他遊戲
這一點讓我覺得很奇怪,也有點反感 (感覺將出版商,看得比作者還重)
花見小路與原作二十一輪の花相比,美術大幅提升(找不到原規則,不確定有無調整規則)
出版商成功的再版,引進一款好遊戲,甚至可說是讓遺珠之憾重新發光
以結果來說,這次出版商的行銷算成功 (除非網路上的討論,沒有化成實際的購買)
但在行銷策略上,不知是否有意淡化、模糊這是款外國遊戲或是改作?
我不是當事人,無從得知,因此只提出一個疑問,不深入探究或腦補
畢竟一開始就說了,只是分享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觀察一、
某水管介紹影片,寫"這款是道地的台灣國產遊戲《花見小路》畫風相當優美"
觀察二、
某店家的抽獎推文是"XXXX花見小路 國產最美雙人桌遊"
觀察三、
某桌遊店的部落格在介紹這款遊戲時
一開始使用的標題是,花見小路 21 Flowers 開箱及規則介紹
後來改成,花見小路 繁體中文版 開箱及規則介紹
但內文中,都沒有介紹原作或作者,也沒說是哪國的遊戲
不過即使這樣,比起很多其他文章,至少看得出一點點不是國產遊戲的蛛絲馬跡
二十一輪の花 官網(?)
http://takamagaharagames.web.fc2.com/games_21flowers.html
二十一輪の花 BGG介紹
https://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58600/21-flowers
二十一輪の花販售(?) 800円
http://form1.fc2.com/form/?id=669902
PS:
原作二十一輪の花的遊戲背景是西方王權的爭霸,改版後變為爭奪日本藝妓
不知是否為迎合台灣多數消費者的日系口味及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