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網路訊息都只是看過,但是這篇不提我心不安
很多部份因為沒有確實的資訊,或許是我小題大作,請多見諒
一、
原PO提到女友確診為為「重憂」,而且藥單沒有變
精神科裡,重鬱症與躁鬱症的治療方式很不一樣
醫學治療上也有不少服用憂鬱症藥物後更嚴重或者自殺的案例
部份憂鬱症藥物也會註明副作用為有自殺可能
如果上述醫囑確定沒問題
陪伴者也要注意,患者因為藥物的刺激
可能會主動積極的進行一般日常活動,
也有可能因為那些刺激與本身的無法調適的情緒,導致情緒更激動或者更無法控制反應
建議這些細節都要詳細紀錄分辨,
以利醫師釐清躁&鬱的部份調整藥物與治療方式
以下是我很主觀的看法 沒有研究佐證 或許沒什麼參考價值,就看看吧
二、
台灣的精神醫療還在起步
最早的治療方式在「成年人」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
30歲以上的成年人,神經傳導內分泌大致定型,會導致憂鬱症通常是因為遭遇巨大變故
搭配一些刺激分泌的藥物(血清素...等),維持良好作息,大多數會在一年後平復傷痛
恢復原來的生活
十年前研究重心多在 老年人、兒童
(兒童與青少年通常被放在一起,但偏重在兒童,而兒童精神說穿了其實是父母精神科)
研究方向取決於 主訴(市場需求)
開藥有幾種類別
對身體、心理發展激烈的青年(12-25歲),一點刺激都會產生劇烈的影響更何況是藥物
但在台灣健保體制下,精神科醫師很難有充分的時間了解每個患者的情況
而諮商心理師沒有學習藥物學
在現在這個年代,每個人多少都需要了解一下精神科、諮商心理
(很多時候人們會說:因為他有憂鬱症。 事實上,純粹的憂鬱症非常稀有)
尤其是患者以及陪伴者
跟醫生一起尋找適合自己的藥物及治療方法
三、
如果說成年突發性憂鬱症是一種感冒
那我會把青少年慢性精神症狀認為是一種 慢性 症
就像糖尿病、癲癇、氣喘、過敏...一樣
有些人天生有這種體質,後天環境刺激下就會引發「症狀」
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不經意間引發症狀
引發症狀之後又只有極少數的人有資源調養,使症狀緩解
就算投入極大的資源,看似恢復了「正常」
但只要繼續「不經意」,一樣會引發症狀
不是陪伴、吃藥、開導,就會「痊癒」
就像過敏一樣,了解患者是哪種過敏體質(偏向哪種神經敏感、精神敏感、環境敏感...)
過敏不是壞的,正是因為過敏我們才知道離開那些對我們有害的環境
這些敏感都是一種天賦
學習與敏感白頭偕老,給敏感(自己)一個舒適的環境
把生命的藍圖打開,規劃一條生命道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時鐘
有人18歲唸完大學,有人35剛上大學
隔壁那個有嚴重氣喘的人,到鄉下開個不賺錢的民宿了
旁邊那個有糖尿病的人小心翼翼的活到80歲還去旅遊了
四、
努力補點微BG版業務
我跟我的伴侶在某一個時間點都被歸類為重症,甚至在很多人的眼裡是這輩子沒救了
與其說是他照顧我或者我照顧他
不如說我們互相陪伴
互相了解對方有哪些容易過敏的地方、對方的屬性偏什麼,意外的反而更了解自己
(有空再補好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