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olukino (å¶ä¸æ˜¯å¸¥å“¥QQ)
2018-09-26 02:37:15其實這要從很多面向去討論
個人主要分成三個面向
條件、環境、機緣
首先談條件:
條件就是你外顯出來的一面
經濟、外貌、談吐,可以從最表面、最直觀的去了解一個人
上述這三點我個人覺得是大部分女性選擇對象最首先的三大要素
其實觀察一下O2板或是交友軟體上面開出來的徵選條件
不外乎最低限度:
1. 身高體重BMI正常眼緣很重要
2. 經濟獨立無負債有房有車佳
3. 談得來可以主動開話題
最主要就這三個
其他的甚麼加分條件、內在條件
通通都得先通過上述三個條件篩選後才會進一步做選擇
也就是說這三個要素若能達到60分以上,才會是基本較容易被選擇的對象
但若是身高沒救了那就用經濟或幽默感來加分
不會講話那就想辦法讓自己看起來帥一點,經濟好一點
經濟不好那就把自己的幽默感點到最高,外表至少乾淨
用別的地方去補足自己不足的地方
當然有越多的優點當然是最好,但沒有第一步的接觸,再多優點也是枉然
第二個是環境:
學生時代很自然的會相處在異性混雜的狀態
自然與異性的交流互動也較多。
但出社會以後會慢慢發現,連朋友都比以前互動更少了
更何況要開發認識新的異性。
所以環境很重要,在年輕異性同事多的環境底下自然成功率也較高
常常看到很多徵友的,男生是工程師,女性是公務員、護士、行員之類的
就是因為工作環境可能能交往的異性較少
就如同核分裂連鎖反應一般,再多的中子沒有鈾235,是起不了反應的。
本人以前做過最慘絕人寰的職業是公車調度員
所有同事都是超過45歲的公車司機大哥
少數的女性是一位大姊司機跟早上打掃的阿姨
然後上班時間極度不正常,做24小時休24小時
根本沒有正常的休假時間,下班就是回家睡覺。
所以剛進去的時候站長就問我結婚或是有沒有女友
他就希望是單身的無牽無掛,因為根本就會看不到自己的伴侶。
如何增加自己的交友管道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若你的條件並不算差的話,經濟、外貌、談吐都在水準之上
但因為環境的關係而造成對象難尋
個人覺得交友軟體其實還算是個不錯的管道
根本是為了因為環境沒有異性,但條件不差的人所創造的管道
另外像是積極參加各種不同的社團、義工、球隊、聯誼活動等等
也都是可以發展的管道。
最後要說的是機緣:
機緣這東西就很玄
該來的時候就會莫名的來
有時候就會在某些時刻遇到真的覺得談得來的人
有時候會突然發現自己平常從未注意過的異性,其實跟你非常投緣
有時候會在臉書留言上面或是批踢踢發廢文,但卻遇見跟自己想法接近的異性
有時候會在回家的途中在家附近遇見自己數十年未見的國小同學,就結成良緣
所以我自己是相信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我們所要做的是將自己維持在最佳的狀態
當機緣來臨時遇到相處最好的人
回到標題所問的,會不會有想放棄的感覺?
隨著年歲增長,每個人的經歷也越多、越豐富
自然的擇偶條件可能也會越多,所以才會有年紀越大感覺越難的感覺
年輕的時候可能去墾丁、花蓮,剛出社會去日本、香港、韓國,更大以後去歐洲
以男性來說,當成長無法跟上同期的女性所要求的條件時
自然的會將目標轉向條件較低的年輕女性上
但同時更年輕女性可能也剛出社會,在學生時期的交往對象都還在交往中
所以這種感覺最容易出現在28-32歲期間
條件並沒有到頂好,沒有穩定交往對象,又處於不易認識女性的環境中的男性
同時間隨自己嘗試失敗的次數變多,也不想再一直重複 認識-聊天-無疾而終 的循環了
徵友文寫第一次抱著是期待,寫第10次已經是不期不待了
寄信也是一樣,一開始長篇大論的回信,如同用盡全力丟一顆大石後卻如石沉大海
等到寄第十次的時候已經是想要複製貼上的感覺
那只是因為不想再一直重複這種循環,卻無法逃脫的無力感罷了
所以要擺脫這種狀態,我想還是改變自己心態為先
讓自己的條件更好、尋找更多認識異性的管道、然後等待每個可能的機會出現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