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在的婚姻市場表面上是女性主宰
因為現在女人會賺錢了,少則2萬,多則3,4萬大有人在
如果想要在婚姻中,生子後有至少不比目前差的生活環境
至少要找比自己薪水兩倍以上的對象
然而2萬的兩倍是四萬以上,四萬的受薪階級在台灣統計已經是前端的等級
所以大部分不到四萬的同年齡小毛頭都沒資格談婚姻
自然大部分女性會選擇比自己年紀更大的男性交往
二.但事實上婚姻市場是男性主宰
1.因為四萬以上的階級畢竟是少數
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自然也是會挑,通常四萬以上的男性都有"各方面"的社會歷練
看你幾眼再加出去吃個飯,旅遊一下,就知道你是來吃老本的,還是可能合適的
2.現在教育年限拉長,所以很多女性能擇偶的年紀反被縮減
如果讀大學出來的話是22,碩士是24~25,博士29起
而剛出社會需要幾年才會有結婚的打算,但一般合適的生育年齡是35以下
3.35歲以上的女性在婚姻市場是次級品
因為35歲以上很容易有不易生育的問題,所以35歲以上通常不是男性的目標
但是男性在出社會後可以從22歲挑到50歲
4.全球化下,男性有更多選擇
現在女人雖然有工作權,但婚姻市場要面對的還有印尼,越南的比較
(語言和文化的問題可以靠後天學習,通常不是永遠的問題)
大部分的男人很現實,有資產了就會想要更好的,而且目標始終如一,35以下
同樣都是養女人,何必養不太會下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