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奧禪師 如何修習慈心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6-13 13:01:16
如何修慈心
帕奧禪師:若要修習慈心(慈梵住),首先必須了解不應對異性之人及死人修習。
對單獨一個人散播慈愛時,不應選取異性者作為對象,
因為可能會對該異性者生起貪欲。
然而,在達到禪那之後,則可以對群體的異性修習慈心,
比如:“願一切女人得到安樂。”
若選取死人作為對象,你將無法達到慈心禪,所以,
無論何時皆不應對死人修習慈心。
應當對以下四類人修習慈心:
你自己、
你喜愛的人、
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
你討厭的人。
然而,最初時,你應只對自己及你所敬愛的人修習慈心。
這意味著:最初的時候還不應對下列幾類人修習:、
你不喜愛的人、
你極親愛的人、
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
你討厭的人。
你不喜愛的人,乃是不做對你或對你關心之人有益之事的人。
你討厭的人,乃是做出對你或對你關心之人有害之事的人。
剛開始時,很難對這兩類人培育慈愛,因為往往會生起對他們的嗔恨。
開始的階段,向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培育慈愛,也是困難的。
至於你極親愛的人,一旦你聽到他們發生了某些事情,你可能會太執著他們,
甚至為他們哭泣,因而內心充滿關懷與悲傷。
所以在最初的階段,不應以這四類人作為對象。
然而,達到禪那之後,你就能以他們作為修習的對象來培育慈愛。
即使修習了一百年,你還是無法以自己為對象而達到禪那。
那麼,為什麼一開始就要對自己修習慈心呢?
這不是為了達到近行定,而是因為培育對自己的慈愛之後,
你就能推己及人地設想:正如你想得到安樂,不願受苦,想得到長壽,不願死亡,
其他一切有情也同樣想得到安樂,不願受苦,想得到長壽,不願死亡。
如此,你就能培育願一切有情安樂幸福的心。
佛陀曾說:“即使一個人用心找遍十方的任何角落,
也找不到一個自己愛他的程度超過愛自己的人。
同理,十方所有有情愛他們自己超過愛別人,
因此,願自己得到安樂的人不應傷害別人。”——(相應部-1-75)
所以,為了推己及人,以及使你的心柔軟、和善,
你必須先以下列四種意念來對自己培育慈愛:
一、願我免除危難。
二、願我免除精神的痛苦。
三、願我免除身體的痛苦。
四、願我愉快地自珍自重。
若人的心柔軟、和善、寬容,以及能為別人著想,他將不難培育對別人的慈愛。
因此,你所培育出來對自己的慈愛必須強而有力,這是很重要的。
一旦你的心變得柔軟、和善,以及具有對別人的同情心、寬容心之後,
就可以開始培育對其他有情的慈愛。
對你敬愛的人散播慈愛:如果你已能修習入出息念或白遍達到第四禪,
你應再度開展該定力,直到你的心放射出明亮耀眼的光芒。
在白遍禪定之光的協助與支持下,修習慈心對你而言是非常容易的。
原因在於:第四禪的定力已經淨除心中的貪、嗔、痴與其他煩惱。
從第四禪出定之後,心是柔和、堪能、純淨、明亮與發光的。
因此,你將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培育強力及完美的慈愛。
所以,當禪定之光強盛明亮時,你應將心導向一位與你同性,
而且是你所敬愛的人,也許是你的師長或一同修習的朋友。
你將發現那光,以你為中心而向四面八方擴展,你可以在光明中,
看見你選擇作為對象的那個人。
於是,無論那個人是坐或站,你應選取自己最喜歡的影像。
嘗試回憶你所見過那人最快樂時的影像,
並且使該影像出現在你前方大約一公尺的地方。
當你能清楚地看見該影像時,用下列的意念培育對他的慈愛:
願此善人免除危難、
願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
願此善人免除身體的痛苦、
願此善人愉快地自珍自重。
以這四種方式對那個人散播慈愛三或四次之後,
選擇其中你最喜歡的一種方式,
例如“願此善人免除危難”,
然後採取那個人免除危難的影像作為對象,
以如此的意念散播慈愛給他:
“願此善人免除危難,願此善人免除危難……”一遍又一遍,重複多次。
當你的心變得非常平靜,並且穩定地專注於對像一小時以上時,
試看能否辨識到禪支。
如果能,持續地修習初禪,然後進修第二禪、第三禪。
接著,採取其他三種方式來培育慈愛,直到用每一種都能達到第三禪。
如此修習時,針對這四種不同的散播慈愛方式,
你應有個別適當的內心影像——
當你想著:“願此善人免除危難”時,
你應見到那人免除危難的影像,
當你想著:“願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時,
你應見到那人免除精神痛苦的影像等等。
應當如此修習三種禪那,然後繼續修習這三種禪的五自在。
當你對敬愛的一位同性者修習成功之後,
再對另一位你敬愛且跟你同性的人以四種方式修習。
如此對大約十位你所敬愛的同性者修習,
直到對其中每一位修習四種方式都能達到第三禪。
到此階段,你可以安全地將跟你同性、在世而且是你極親愛的人,
納入為修習的對象。
在這類人當中選取大約十位,然後以同樣的方法,逐一地對他們培育慈愛,
直到成就慈心第三禪。
然後,選取十個與你同性,而你對他們無好惡感的活人為對象,
然後以同樣的方式對他們個別地培育慈愛,直到成就第三禪。
至此,你已經熟練慈心禪達到相當的程度,
能以同樣的方式對大約十位你討厭的人修習,只要他們是跟你同性,而且是還在世的人。
如果你是像菩薩(佛陀的前生)那樣的偉人——在過去生中,
有一次菩薩投生為大猴王時,它不恨任何來傷害它的人——那麼,
你是真正不會討厭或輕視任何人。
如此你不需要選取這類人。
只有那些有討厭者或鄙視者的人,才需要對這類人培育慈愛。
藉著如此修習慈心禪,從易至難地對每一類人培育慈愛,
你就會令心變得越來越柔軟、祥和,
直到能夠以四類人(你敬愛的人、你親愛的人、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你討厭的人)
中的每一類作為對象,都證得慈心第三禪。
破除界限:繼續如此修習慈心時,你會發現對敬愛者與對親愛者的慈心變成相等。
因此,你可以將他們合為一類。
於是只剩下四類人:
你自己、
你喜愛的人、
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
你討厭的人。
繼續對這四類人修習慈心,以便使你的慈心平衡、均等、沒有差別或界限。
雖然你不能以自己為對象來達到慈心禪,然而,為了去除這四類人之間的界限,
你仍然需要將自己包括在內。
你需要再次透過入出息念或白遍將定力提升到第四禪。
當禪定之光強盛明亮時,以短暫的時間散播慈愛給你自己,
也許是一分鐘或僅僅幾秒鐘。
然後,選取你喜愛的人、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你討厭的人各一人為對象,
對他們個別地培育慈愛,直到第三禪。
然後,重新開始,先短暫地散播慈愛給你自己。
但是這一次,你散播慈愛給另一位你喜愛的人、另一位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
另一位你討厭的人。
散播慈愛給這三類人時,應當記得修習四種散播慈愛方式的每一種:
“願此善人免除危難……”
對這三類的每個人都修習達到第三禪,
且一再地更換不同的人選。
一遍又一遍地對不同組合的四類人——
你自己、
你喜愛的人、
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
你討厭的人培育慈愛,
使你的心持續地培育慈愛,沒有間斷,也沒有對任何人的差異。
當你能毫無差異地對後三類的任何人,修習都達到慈心禪定時,
你已經破除存在於不同類人之間的差異,這稱為破除界限。
破除人際之間的差異之後,藉著修習沙利子尊者所教導而記載於《無礙解道》的方法,
你將能更進一步地開展慈心。
《小部.無礙解道》談到二十二類遍滿慈愛的方法:
五類不限定的遍滿、
七類限定的遍滿、
十類方向的遍滿。
五類不限定遍滿慈的對像是:一切有情、一切有命者、一切生物、一切個人、一切個體。
七類限定遍滿慈的對像是:一切女性、一切男性、一切聖者、一切凡夫、
一切天神、一切人類、一切惡道有情。
十類方向的遍滿慈: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南方、西北方、東北方、
西南方、下方、上方。
要修習這種慈心,你必須再度提升禪定達到第四禪。
然後對你自己、你喜愛的人、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你討厭的人一再地培育慈愛,
直到破除了人際間的界限。
接著,你先選定某一個範圍,例如你所住的寺院或居家附近,
而在禪定光明的協助之下,你必須清楚地見到那裡所有的有情。
此時,以那範圍內所有的有情作為對象,你可以開始散播慈愛,
逐一地修習五類不限定對象的遍滿慈愛,與七類限定對象的遍滿慈愛,
總共有十二類方法。
修習十二類當中的每一類時,你必須以四種方式來遍滿慈愛,
例如:
一、願一切有情免除危難。
二、願一切有情免除精神的痛苦。
三、願一切有情免除身體的痛苦。
四、願一切有情愉快地自珍自重。
總共以四十八種方式遍滿慈愛。
你必須在禪定之光照射下清楚地看見慈心禪所緣取的有情,
而且對於每一類遍滿慈愛的方法,你都必須修習到第三禪,然後才進行下一類。
例如,當你遍滿慈愛給一切女性時,
你必須在光明中真正看見你所決定的範圍內所有的女性。
同樣地,你必須真正看見在你所決定的範圍內所有的男性、天神、惡道有情等。
必須如此修習,直到熟練所有四十八種遍滿慈愛的方式。
熟練之後,你應逐步擴大決定的範圍到涵蓋整個寺院、整個村落、整個鄉鎮、整個縣市、
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整個太陽系、整個銀河系乃至無邊的宇宙。
擴大決定範圍的過程中,你必須對每一範圍內的有情修習四十八種方式中的每一種,
直到達成第三禪。
一旦熟練之後,你可以進一步修習遍滿慈愛到十方的方法。
將慈愛遍滿到十方,而每一方有四十八種方式,總共有四百八十種方式。
加上前述的四十八種時,總共有五百二十八種遍滿慈愛的方式。
要修習十類方向的遍滿,你應先以在你東方無邊宇宙中所有的有情作為對象。
當你能在光明中看見他們時,以上述的四十八種方式遍滿慈愛給他們。
接著,以同樣的方法對在你的西方等其他每一方向的有情修習。
若能熟練這五百二十八種遍滿慈愛的方式,
你將體驗到佛陀在《增支部》所開示修習慈心禪的十一種利益:
“諸比庫,當慈心解脫被培育、開展、勤習、駕御、奠基、建立、穩固與正確地修習時,
可望得到十一種利益。哪十一種利益呢?
睡眠安穩;
醒覺安穩;
不做惡夢;
為人所愛;
為非人所愛;
天神守護;
不被火、毒藥與武器所傷害;
心易得定;
相貌安詳;
臨終不迷惑;
若未能證得更高的成就,他將投生梵天界。”(Av ,34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