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祈請文 四聖締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7-09-20 16:18:54
難得休假其實很不想動,但是f大要我寫四聖諦的東西那我就寫,不過盡可能很精簡好嗎?
苦就是無法忍受,無常的特性的無法預期所產生的不安,無我就是無法掌控(無法掌控他人
的行為,無法掌控氣候變化,無法掌控身體的老化,自律神經,細胞)
集就是苦的原因,滅就是苦的止息,道就是滅苦的方式.
那麼知道集就可以去推敲道,比方常出車禍,原因是騎車太快不專心,那就是騎慢一點專心
一點,而苦的止息就是十個結縛全部拆開(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色界愛、無色界
愛、掉舉、我慢、無明)基本上就是物質跟精神兩類.
平時先練習靜坐,不用想太多,靜靜的坐著,沒什麼忌諱,一堆外國人天天在坐.
不要期待結果,不要算時間,不要壓抑妄念或聲音,讓它來讓它自然離去,不用反省任何事,
反省要用嘴巴說,負面能量才跑得出來,不要帶著欲望,這樣才能放鬆,呼吸自然吸進丹田,
不用專注在呼吸上,任何專注都是緊的,不用太久,5分鐘或半小時都可以,這是為了讓你容
易練習四念處,一開始在身體與覺受上面下手,心念這個還不用急著去練,就是知道自己的
身體在做什麼,但不是專注在任何部位,知道自己的感受情緒,不用出家,任何時間都可以,
操作方式可參考隆波田的動中禪,安嘉莉的也可以,不用去想門派,某古德某禪師又不是這
樣講什麼的,讓自己單純點,三年前我開始接觸佛教時根本不知道還有大小乘跟宗派什麼的
,看看佛陀的故事,什麼法師講什麼都聽都做,當你無知的時候你可以無限制的吸收知識,當
你覺得自己懂的東西很多的時候才會發現還有更多你不懂的,永遠不要劃限自己.
習慣去觀自己的身體與覺受之後,妄念會自動減少,會自然的帶入心念與法念,直到十個結
縛全拆掉,戒禁取結是第一把鑰匙,在這六道的迷宮裡開啟一道門,出了這個門直接往解脫
之路前進,修行時要知道,越是抗拒的它越來纏著你,越是壓抑的渴望越加深,妄念與欲望
就是如此,放輕鬆,一旦上路了,終究是會解脫,只要放鬆的持續練習,貪嗔癡會自然的慢慢
消減,把人作好,當下是什麼因緣就做什麼,追求欲望時就想著短暫的歡樂帶來長久的後遺
症,遇到壞事時就想著短暫的痛苦所學習到的教訓,人終將一死,而且隨時都可能會死,這是
以前從事葬儀時的心得,所以凡事不用太執著,戒律也是,不用別人跟你說什麼不能做,佛陀
最初只說了一句諸惡莫做,放輕鬆點,以上就是滅苦的方式.
而苦集這個苦因就簡短說一下,專有名相就省略了.
味覺的貪,帶來身體的病痛. 感官的貪,帶來精神的痛苦. 思維的貪(希望別人照著自己的
意思去做),求不得的苦. 思維的貪加強版(如聖戰,納粹,isis)帶來眾生苦.這些都是二元
對立的後遺症,嗔心是連帶效應,癡的表現.
對無常的抗拒(擔心失去所擁有的),就是我所,而無我就無我所,我只是一切緣的組合,所以
也沒有什麼是屬於我的,執著即生愛別離的苦,有則罣礙心,失去則嗔.
將無常看成常態,因無常,愚癡者也終將有機會解脫.
六識對六塵引起的效應,比如聽到人罵你就起嗔,看到不合己意的事起嗔,看到合意的起貪
愛,太熱太冷身體難以忍受,這些細項上面也有講,但這些都是當前的因緣所現的實象,你修
行未深入看不見實象,所以六識被六塵的線牽住,如同傀儡般被拉著走,並非出家後眼不見
為淨就可以解決,就可以離,所謂離,就是不即不離,不黏著也不排斥,來就接受,去則放下,
因緣如此,業力轉動,這身體感官出生前沒有,死後也沒有,所以過去的已過去,現在的也馬
上過去,未來的也會過去,有人罵你,下一秒過去了還在你心裡,所以恨在過去,現在,未來,
苦一直持續不間斷,苦,所以持續的靜心,持續的觀照覺知身體覺受,生氣就生氣吧,做錯事
就做錯吧,錯誤會引領你往正確的道路,目前的心靈品質就是如此,但要持續的但放鬆的練
習禪定,靜心(怎麼講都可以),and四念處.
幾乎不發文所以排版很糟,不好意思.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09-20 19:34:00
看過...放過...
作者: feelthat (雲端傳送)   2017-09-21 03:19:00
一定要給R 菩薩推一下的實修方案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09-21 04:35:00
後學首推的<看過...放過...>是呼應r大的最後一段。r大整理的實修內容,真的很好,謝謝:)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feelthat (雲端傳送)   2017-09-21 04:58:00
若人皈依佛,皈依法及僧,由於正智慧,得見四聖諦。釋佛『一切行是苦』,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by 釋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