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簡要訂正「格物致知」真諦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7-11-28 12:32:54
※ [本文轉錄自 Confucianism 看板 #1Q7ERcvH ]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看板: Confucianism
標題: [心得] 簡要訂正「格物致知」真諦
時間: Tue Nov 28 12:32:33 2017
     簡要訂正「格物致知」真諦
                   東岐明
   這篇短文是為了當下修正自己以往對於「格物致知」解釋的問題,詳細
   說明還會另文解說。本人以前關於「格物致知」的相關文章可見於:
   《正解「格物致知」:儒、道、佛的會通基礎(上)》
http://amidha.myweb.hinet.net/publications/amidha2006-a.htm
   文章代碼(AID): #14czt0Gd (Confucianism) [ptt.cc]
  「格物致知」是宋儒以來對於《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解說的一項儒家聚訟千年關於心性修持的問題。以下簡明解說
其真實正確意涵。
  「格物」之「格」,源自《尚書》常用「格」的意義,意指「達至」,譬如《尚
書》『格于上下』『格于皇天』之「格」。「格物」一詞是《大學》仿照《尚書》而
用「格」字來說心性工夫。所謂「格物」的修行意涵,是謂“達至物象實相”,就是
指修行照見物現象的真實相,這是有關佛教慧觀禪修的修行境界。佛教南傳上乘的十
六觀智,其入門的第一觀智「名色智」就是《大學》「格物」所指的慧觀入門修行境
界。名色智的修行境界特徵,是開始體察到真實究竟的物相,而發現到一般常人習慣
所見的物象只是概念形態。「格物」的達至物象實相,就是同於名色智的這種修行體
驗,而此一修行體驗是所有慧觀修行的入門必經階段。所以《大學》所謂「格物」也
就是修行慧觀的入門工夫。
  「致知」是指“得致觀智覺知”。佛教上乘十六觀智的名色智,可以開始覺知見
到現象究竟實相的色法(物)與名法(心)在成對出現。一般常人的感官經驗是覺受物象
,而名色智階段則會清明覺知到感受心與體驗物的成對出現。《大學》所謂「致知」
,就是致此觀智修行的清明覺知;而此清明覺知是與見到物象實相一同發生,所以《
大學》乃謂『致知在格物』。而此清明覺知的得致,可以藉由修行觀照物象實相著手
,所以《大學》乃謂『物格而後知至』。「格物致知」其實就是開啟慧觀智覺的入門
工夫。
  觀智修行的清明覺知,可以觀照心物現象的究竟實相。喜怒哀樂的感受即是心現
象,而被清明覺知所觀照;觀智覺知觀照感受而不落感受,即是《中庸》『喜怒哀樂
之未發,謂之中』;觀智覺知觀照情緒感受而自然節制,即是《中庸》『發而皆中節
,謂之和』。所以《大學》「致知」之「知」,其實是有關「中庸」之「中」;「致
知」也就是等於「得中」,保任「格物致知」的觀智修為也就是等於《尚書》『人心
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允執厥中」。中國上古所謂「允執厥中
」,其實也就是在保任觀智覺知的不退失。
  佛教十六觀智的第二觀智是「因緣智」。慧觀修行到因緣智的行者,可稱為「小
須沱洹」(須沱洹是指佛教解脫果位之初果),意謂雖然未證初果但卻已然接近,只要
保任觀智不失,就自然不會造惡業而導致墮惡道。即使第一觀智的名色智的清明覺知
,也已經開始具有抑惡揚善的身心力量,所以《大學》才會說『知至而後意誠』『欲
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就像中國文明與印度文明都曾發現數學的壹,中國記作「一」,而印度記作「1
」。中國與印度也都曾在心性修為上,發現慧觀修持的工夫,只是中國文明記作『允
執厥中』『格物致知』而主要導向入世之應用,而印度文明記作『慧觀』『觀智』『
內觀』『Vipassana 毗婆舍那』而深入導向出世之解脫。
  此文簡說如上,將來會有相關詳文於內完整解說。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28 14:42:00
國家治還亂,器界成復毀.佛教在意的是身心生命的苦怎麼解決,不然釋迦牟尼佛當轉輪聖王就好了.他們沒有講緣起法.苦怎麼生起,苦怎麼滅,就沒辦法解釋.
作者: ultrayoga (天星)   2017-11-29 19:15:00
不妨放下小我,看看:太上老君說了心經。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t/%E5%A4%AA%E4%B8%8A%E8%80%81%E5%90%9B%E8%AA%AA%E4%BA%86%E5%BF%83%E7%B6%93https://goo.gl/kv3bZn
作者: abbasxu (abbasxu)   2017-11-29 21:28:00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1-30 00:39: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2-01 11:21:00
A大,瑜伽師地論提到四種觀,還有修慧是怎麼修行.為什麼要有定力的觀才是真的觀.散心只是平時知見的建立,觀念養成.是聞慧或思慧的階段.光講講,想想確實是必需的.但還要更深入,一定要有定力.中國古代的"觀",如果你把那四種觀看過,就不會覺得那是觀.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2-03 23:56: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