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angchin (tangchin)》之銘言:
: 我們都知道海市蜃樓,佛典中經常會出現的譬喻「陽焰」,經常在沙漠地區會出現的一種
: 景象。
: 在因緣齊備下,我們會在沙漠中看見綠洲的景象,有房子、湖泊、人等,我們都知道那些
: 影像並不是真實的,我們也可以預期當我們朝「陽焰」的方向前進,努力靠近時,會發現
: 什麼都沒有。
: 同樣的諸法也ㄧ般,我們不能否定因緣聚合下諸法的存在,但是存在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
: ?以理智觀察時發現什麼都沒有。
: 這非常奇妙,如果諸法如同佛典譬喻以「海市蜃樓」的方式存在,也就是說,你無法說它
: 沒有,因為確實有房子、湖泊等影像,但是實際的情況跟影像並不一致,也就是它不是實
: 有。
: 問題就很清楚了,依照佛典諸法以「海市蜃樓」的方式存在,但是從我們的角度確是實有
: 的存在,那一定表示我們看錯了,把不是實有的諸法,視為實有。
: 這樣的一種顛倒想法我們可以說是「真實執著」,真實執著讓我們把應該以「海市蜃樓」
: 的方式看待一切萬法,認為實有。
: 其實我們很難相信諸法是以「海市蜃樓」的方式存在,不是嗎?但是我們的導師世尊是實
: 語者。
t大您好。
諸法確實如陽焰與蜃樓,不過「諸法如陽焰與蜃樓」這個法,本身不也是陽焰與蜃樓嗎?
把「肯定」給予「否定」後,得到的是「否定」,那麼把「否定」再「否定」得到的會是?
當我們對某一溶液要做酸鹼中和時,會在酸性溶液中加入鹼、或在鹼性溶液中加入酸,這樣溶液才能中和而達到pH=7.0的中性,但,絕對不會有人在酸性溶液中再加入酸、或在鹼性溶液中再加入鹼來做中和。要加酸或加鹼,完全依照要被滴定的溶液其本身的酸鹼值而定。
佛法亦是如此,其本身是非空亦非有、非實亦非虛、非常亦非斷的pH7.0,但因為要幫當機者做中和而暫時顯示出空、有、實、虛、常、無常...等等的方便諸法,但可惜的是我們大部分的人看到的是「加酸」或「加鹼」讓溶液達到中和的「果」,甚至變成執著「"一定"是"加酸"」或「"一定"是"加鹼"」的這個動作,而不是看到「因為要滴定酸所以才加鹼」、或是「要滴定鹼所以才加酸」的這個「因」。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