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聖嚴法師對自殺的說法:
人身難得。我們這個身體是用來還報和還願的。還報是要報答那些於我們有恩的人;還願
則是要完成我們來到這世上希望達成的心願。 所以我們應該要非常珍惜、非常感激我們
有一個身體;我們並沒有權力來殺死自己。 用自己的意志、自已的精神、自己的心力,
來殺死自己的身體,就是殺生。 當一個人沉溺在自殺的情緒裏,很容易陷在陰影中不可
自拔。要想跳脫出來,首先要明白:死亡不能解決問題,死亡是更多問題的開始。
聖嚴法師所述的,應是一般遇人生折難欲逃避苦痛而尋短的自殺。
近日的新聞—傅達仁赴瑞士選擇自己結束生命,這種自殺或者重症病患尋安樂死解脫,似
乎和法師所想的自殺狀況又不盡相同。
個人極反對一般的自殺,卻極認同在晚年階段某些生理和心理條件下可以自己選擇離開的
想法。安樂死雖仍應算自殺,但老年階段心境再如何無著,要求自己心理要戰勝生理而感
覺快樂實在很不人道,跟佛教追求的人生自在地脫苦求樂就相違悖了。更何況,安樂死通
常是與家人討論後的決定,不會是自私的選擇...
不禁好奇,佛教對『安樂死』的看法和說法?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8-06-08 16:51:00我倒是覺得可以接受但沒學佛有沒有安樂死,往後的路還是一樣據說有些癌症末期患者都帶巨大痛苦搶救雷恩大兵裡面的醫護兵死前要同袍給他嗎啡是不是安樂死?這個議題太過敏感,就像政治一樣一旦表態可能引來側目...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8-06-09 02:05:00傅達仁安樂死前也是靠嗎啡撐著,不管那一種都是等死~~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6-09 14:14:00傅達仁為了參加兒子婚禮找癌症專家延命三個月原本可以好好死的 用藥把自己身體弄到殘破不堪與其安樂死 佛教有教導怎麼樂活人生吧
面對病痛,不覺得心理能戰勝心理N大傳的連結,看到淨空老師父這段『一個人一生都是命,半點不由人,你在生病受這個痛苦,這是業報。你這個報可不能不受,你要不受,自殺了,你將來還要受這個報,逃不掉的,這是絕對的錯誤』。懂了,謝謝n大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6-10 00:44:00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8-06-10 03:09:00都癌末了,就算不出國安樂死,在國內也是進入安寧照護。
作者:
wadekimo (Tu m'aimes?)
2018-06-10 14:22:00癌末的痛苦考驗,就算法師也沒有幾個人可以熬的過的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0 14:38:00找個得癌症的「阿羅漢」,觀察看看是不是忍得了病苦?基於人道精神,我是有條件(確實無藥可醫,加上多位醫師評估過)支持安樂死。不過台灣要先修刑法第275條加工自殺罪,將安樂死的協助人員的行為除罪化。
作者:
traman (無名)
2018-06-10 21:17:00發問一下 淨空說的痛苦 怎知是業報之苦還是多餘的痛苦若說不得不受 那是否連藥都不得吃了 好了還要再來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6-10 22:21:00阿彌陀佛,末學的體會是,老法師所言不得不受,是指那些以為自殺就可以了結的人,而不是不能吃藥。所謂的四事供養裡,就有醫藥供養。另外,疾病有三大類,生理的病可以找醫生治療。冤家債主找麻煩就要調解,一般誦經念佛回向給他們都會接受。業障病最麻煩,要自己本人真誠心懺悔,斷惡修善,才能改善。若是家人不信這一套,可以藥照吃,佛照念,天天斷惡修善,自己會有感覺業障在漸漸消除。
作者:
tucson (tucson)
2018-06-11 00:32:00若說安樂死是自殺哪病危放棄急救同意書 也說不過去啊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6-11 00:43:00阿彌陀佛,病危應是壽命快終了,安樂死是還有壽命是自己不要而結束它,末學覺得兩者是有差別的。
作者:
tucson (tucson)
2018-06-11 11:15:00病危不一定就是馬上會死喔。不要忘了還有腦死跟植物人哦。醫院裡面還有更嚴重的情況。全身腐爛想死卻不了插著管。這些想死卻死不了的人不知道反對安樂死的女人你們有沒有真正的去接觸體驗過我覺得比較令人信服的說法是這些反對的人必須自己也是要處這種極端痛苦狀態下卻依然能夠說出這樣反對安樂死的話。這才比較有說服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6-11 19:36:00阿彌陀佛,末學印象中在印光法師文鈔裡有見過一篇文,裡面是說一位高僧重病之時,由於太痛苦了欲自盡。結果菩薩現身勸他,說這是前世造作太多惡業所感的果報。之後,這位法師更加認真懺悔、修持,病就漸漸好轉了。他的徒弟每每提起他當初病痛的模樣都會流下淚來,這痛連一旁看的人都受不了。對了,玄奘法師命終前也是因為病苦,懷疑自己譯經有誤,一樣是有菩薩現身安慰他,勸他不用煩惱,經典沒譯錯,是前世業報所然。連三藏法師都逃不過病苦,我們更要努力懺悔修行。末學是認為,沒遇到佛法的人,於極端痛苦下求安樂死,這不能怪他。學佛的人應當以病為藥,速求出離。以此逆境惡緣,作為督促自己出離六道輪迴的力量。(念佛往生最安樂)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6-11 20:33:00玄奘法師終生學習唯識,但對唯識猶有疑義未解,故發願求生兜率彌勒處,請彌勒解疑。(以前閱虛雲法師傳記,虛老述在兜率天見到阿難、玄奘等)維摩詰經當中,維摩詰示病時,發菩提心,眾生病即我病,以一種發菩提心的願心來承擔。玄奘法師也有譯阿彌陀經,與鳩摩羅什法師譯本略為對照:文章代碼(AID):
#1JvECqTx (Buddha)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6-11 21:38:00阿彌陀佛,感恩c菩薩的補充,「眾生病即我病」很受用,趕緊記下來。據老法師所言,玄奘法師的弟子在給彌陀經做註解時,沒用老師的本子而繼續用流傳普遍的羅什大師的本子。可見得古人的心胸多廣大,我們若能秉持「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佛板也能成為一個和合僧團。(疑?末學扯遠了!:D)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6-11 22:03:00反過來說用老師的本子就代表心胸不廣大,這二者具有這樣的周遍關係嗎,末學沒有他心通,不曉得:D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6-11 22:16:00啊,末學簡略太多了,怕打太多讓人覺得囉嗦。現代人都講人情,老師有譯本ㄧ定就是要用老師的本子,這樣才像師生。而窺基法師並沒有這麼做,羅什大師的本子已經流通很廣,就不要多事要人們再去找玄奘師的本子了。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6-11 22:18:00回到主題,佛教應該很難支持安樂死,真正的安樂死大概像有些經典說阿羅漢以禪定入火光三昧,自力荼毘。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6-11 22:25:00玄奘大師的本子是譯出來主要是供人參考用的,羅什大師知道中國人喜歡簡略,就翻的比較簡略,而玄奘大師則按照原文翻。比如說羅什大師只翻六方佛,玄奘大師則翻十方佛。兩人譯的都很好,但若是以利益眾生為考量,應是選擇已經流通廣大的本子較不麻煩眾生。末學會認為這是「依智不依識」的嗯嗯,是的,末學也這麼認為。學佛頭一個就是要看破「身」不是我,死後不是代表都能得到解脫,而是會隨業流轉。推廣安樂死的副作用,可能會讓許多人死後還是繼續痛苦下去。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6-11 22:40:00依智不依識這樣是通俗的解釋,了義而言是說聖者的根本智才可靠,聖者的根本智是依於無我的勝慧而證得,平常我們五根識並不那麼可靠,五根識的對境是五欲塵。五根識的對境並不如我們所見的那般。
作者:
tucson (tucson)
2018-06-12 00:16:00說的永遠都是比做的容易。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6-12 04:32:00阿彌陀佛,再次感謝c菩薩的慈悲解釋。阿彌陀佛,t菩薩所言也是事實。能在極端痛苦的時候,還能認為自己「身不是我」這不簡單,因為痛苦會不斷提醒你「這個身是你」。末學的個人經驗是,打開念佛機24小時播放,能念就跟著念,累了就聽他唸,將注意力放在佛號上,痛苦會多少忘記一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6-12 07:22:00如果要不逃避,能夠面對他、接受他、處理他、放下他,大概就要修四念住。不過聽說癌末的痛是痛到骨頭裡,平常如果沒有好的修行,面臨這種關卡很不容易。北傳經典記載,佛臨滅時,阿難請問四事,初問:佛滅度後依何而住?佛言:依四念處住。(初問,這是最重要的事)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2 21:15:00前幾年我住院大概住了約半個月,一開始時打什麼止痛針也沒用,我還是痛得要命,住院期間功夫也使不上力。有色界四禪以上的功夫,據說可能有坐脫立亡、說走就走的能耐,但這大概也是要在色身尚可而非重病的時候就要趕快走了,不然身體太差的話,功夫使不上力大概也是要跟凡夫一樣,痛得衰衰叫。這就是我一直質疑阿羅漢是不是存在的最大原因,歡迎去實證看看,當你重病時,你的功夫能不能使得上力?小病小煩惱,以我自己的功力,還能克服;但重病大煩惱,我克服不了。其實我是真的很希望阿羅漢是確實存在的,這不是說假的,但以我個人經驗及觀察師門高功力者的情況,我非常懷疑阿羅漢是否存在?當然了,每個人修的法門及程度都不同就是了。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6-12 21:54:00領受苦樂受是正常的,聖者是斷除無明,不是斷除受,天氣的冷熱感受聖者也都有,這是屬於異熟果的部分,異熟果是無記。經典記載大阿羅漢目犍連遭外道取打致死,並不影響解脫,《增壹阿含經》:「大目揵連而作是念:此諸梵志圍我取打,骨肉爛盡,捨我而去。我今身體無處不痛,極患疼痛,....語舍利弗言:....故來辭汝,取般涅槃。」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2 22:38:00如果是我所認知的阿羅漢標準的話,大目揵連並不是阿羅漢。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06-12 22:42:00佛教的標準說阿羅漢斷除十二緣起支的無明支,首先要認知十二緣起支的無明支內涵。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6-13 00:30:00阿彌陀佛,末學是有看過一篇文章,有個人生病受不了都一直喊好痛,師父教他念佛,他就一句好痛、一句阿彌陀佛這樣念,專心在佛號上,不管它怎麼痛。後來漸漸佛號變多了,喊痛次數漸漸變少了,最後一句句佛號都連起來,也就忘了疼痛,印象中好像病也就好轉了起來。不過末學自己有過胃痛的經歷,當時是誦經或念佛時,聲音震動到胃就會痛,不念出聲就不會痛。末學有試過「跟它拼了」,做功課時不管怎麼痛就一直念下去,真的有念到忘了身體上的感受都沒有了,感覺有點入定的樣子。不過還是有吃藥,最後是吃藥好的還是加上念佛才好的,末學沒神通就不下評斷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8-06-13 10:57:00安樂死有另一個正式名稱:自殺協助尊嚴死~~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3 19:05:00阿含經上的阿羅漢會覺得痛,也因為痛而自殺,看來什麼身苦心不苦的說法也是唬爛的。感謝本板釐清我的疑問,不學佛是正確的。
作者: yogi (Yogi) 2018-06-13 23:19:00
讀經都錯解,還好意思沾沾自喜不學佛是正確的。ww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4 00:11:00反正我不是佛教徒,無所謂。除非那些人不是阿羅漢。其實重點是阿羅漢究竟是否真的能夠做到身苦心不苦?
作者: yogi (Yogi) 2018-06-14 00:19:00
就說你讀經解讀錯了 拿起刀子捅下去以前不是阿羅漢 噗疵下去以後斷氣以前證果。不要讀經都囫圇吞棗啊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4 00:20:00但幾篇阿含經所描述的幾個阿羅漢似乎沒這種能耐。
作者: yogi (Yogi) 2018-06-14 00:20:00
像這樣亂解讀 毀謗聖者 難怪佛法學不成。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4 00:21:00阿含經就是這麼寫的啊!實證就是以人身無法做到身苦心不苦,不是嗎?
作者: yogi (Yogi) 2018-06-14 00:22:00
你解讀錯了被提點還要執著己見那也沒辦法囉實證就是修毘婆舍那的禪修者在初階觀智階段都可能做到身苦心不苦,這是一個不近善士修習毘婆舍那的奢摩它行者無法想像的吧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4 00:25:00樓上,你實證了嗎?重病之狀態下,能身苦心不苦嗎?刀子刺進去時,你能身苦心不苦嗎?刀子刺進去前,無法證果;刀子刺進去後,可以證果。這種刀刺法門,我還是第一次聽過。
作者: yogi (Yogi) 2018-06-14 04:07:00
身苦心不苦的體驗這是修毘婆舍那的行者包括小嫩嫩在下都有的經驗。但是如同去除有身見一樣,這是在體驗觀智的當下的暫時體驗。只要有這個暫時體驗,就能夠讓人確信確實存在這樣的狀態,並能以此為努力的目標。比起來,連這種經驗都沒有過,卻一直用以管窺天的心態在否定這種狀態的存在,甚至毀謗佛法與聖者,這樣的態度真的很可悲,即便有再好的定力,都只能不斷在生死中輪轉而與解脫無緣。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4 12:33:00小病小煩惱,我用定力也可以降服。問題是大病大煩惱呢?我是很實事求事在討論。阿羅漢目犍連遭外道打個半死時,他也是痛苦不堪,這不是阿含經寫的嗎? 如果一個行者在輕安消失前就再次入定,反覆這種行為,再 在身體四大不調之前坐脫立亡的話,也是能達成完美的「偽阿羅漢」形象來度過此生。
作者: yogi (Yogi) 2018-06-14 13:06:00
你沒觀照過苦受吧?觀到後來那種痛如刀割錐刺或是筋骨撕裂的劇烈苦受,這不是用定力去壓的,也不是用忍的,心單純只是觀照了知苦受的生滅,不會動搖,不要因為自己不曾有過這樣的體驗就去否定這樣境界的可能性,這跟質疑無尋無伺定的外道有什麼不一樣呢?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4 14:06:00如果在了知苦受的當下卻完全不生煩惱的話,那我也很讚嘆,問題是做得到嗎?M屬性的話,好像就有可能。 XD
作者: yogi (Yogi) 2018-06-14 16:20:00
正念覺知苦受的生滅,就不會生起煩惱。這是修習毘婆舍那行者的共同經驗。佛法的性質之一就是自見的,任何有親身體驗的人都會很清楚這段話的真實性。只可惜沒有體驗的人又不能對佛法有信心,只能輕蔑地用M屬性來形容正念觀照苦受這樣的毘婆舍那修行,這也只是展現自己的狹隘與不具正見罷了。
i大 如果定功這麼好的話 我覺得要體驗毘婆舍那的初階經驗沒有那麼難耶... 那個跟用定力把痛或煩惱壓下去的感覺真的不太一樣...去南傳道場體驗看看吧...有法門顧忌的話跟法師打招呼說只是來體驗的也沒關係..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4 17:48:00我對我尚未花相當時間去體驗的法門有所詆毀,感到抱歉。至於目前世上真有能斷絕煩惱的阿羅漢,我還是存疑就是了。
作者: gunden (重新建構中.....) 2018-06-14 20:39:00
安樂死就是藉由醫療措施的自殺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5 12:54:00等他病重時,你再觀察就好了。
作者: yogi (Yogi) 2018-06-15 13:00:00
懷疑聖者的存在,等同是懷疑滅聖諦道聖諦的真實性。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6-15 13:33:00不重要。我練的法門是偏向不止不觀的法門,本來不同的法門,效果就不同了,而且我的目標也不是走佛教的解脫道。止禪是偶爾間花很短的時間練一陣子而已,現在也不會特意去練,因為練止禪有礙我修習原本的法門。止禪練太好的話,就很自然地集中注意力於某個所緣,這對修習不同性質的法門而已,問題很大。 而言而且佛教的聖者,未必是道門認為的聖者。當然了,道門的聖者,也未必是佛教認為的聖者就是了。
作者:
purue (purue)
2018-06-15 21:49:00如果生病是業報 請你們都不要看醫師 謝謝
作者:
yaqqq (^^)
2018-06-16 07:56:00請教ilanese大大 1.可否分享道教經典如何判斷聖者?2.台灣何地可以觀察這些聖者呢?若有明確人地物和標準,我會很樂意去接近的。感恩~~
阿羅漢只會現出家相,也只能請i大親自去拜訪觀察,聽版友講再多也不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