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5_004
摩訶僧祇律卷第四
有五事具足殺人,犯波羅夷。何等五?一者人;二者人想;三者興方便;四者殺心;五者
斷命。是名五事。若遣奴殺,若作人、若知識、若試作、若未曾作而作,無智無羞淨想,
皆犯。不犯者,狂癡、心亂,無罪。是故說:「若比丘自手奪人命,求持刀與殺者,教死
、歎死:『咄!人用惡活為?死勝生。』作是意、作是想,方便歎譽死、快令彼人死,非
餘者,是比丘波羅夷,不應共住。」
漢傳佛教的摩訶僧祇律清楚說明必須五個要素都成立比丘才會違犯不殺人戒。
https://www.accesstoinsight.org/lib/authors/nanavara/uposatha.html
在這個網頁可以看到泰國上座部長老(Somdet Phra Buddhaghosacariya)
的著作(The Eight-Precept Observance)英文版。
http://dhamma.sutta.org/index7.htm
在這個網頁點《奉持八关斋戒》可以抓到泰國上座部長老
(Somdet Phra Buddhaghosacariya)的著作
(The Eight-Precept Observance)簡體字版。
根據泰國上座部長老(Somdet Phra Buddhaghosacariya)
的著作"齋日八戒"(The Eight-Precept Observance):
1.違犯不殺生戒有五個要素:
(1)有情生物出現
(2)知道是有情生物
(3)殺意
(4)殺的行動
(5)該生物的死亡
必須五個要素都成立才會違犯不殺生戒。
泰國上座部長老(Somdet Phra Buddhaghosacariya)的說法跟
漢傳佛教的摩訶僧祇律一致。
比對違犯不殺生戒的五個要素可以知道自殺會違犯不殺生戒,
不過佛教經典裡面有些比丘自殺的故事那些比丘沒有違犯不殺人戒,
因為當時佛還沒有在僧團規定不殺人戒。
班迪達的「解脫道上」說明:
【問】:病人已受了很多的苦,且疾病到了末期,是不是建議他在意識清醒尚能憶念過去
善行之時先自殺,而不要在意識不清,無法憶念過去善行之時死去?
【答】:無論從法律的觀點,或從佛法的觀點來看,自殺都是犯罪,等於「殺生」。
******************************************************************************
理論上來講大多數自殺的人都會輪迴到三惡道,
不過不是所有自殺的人都會輪迴到三惡道,
例如佛經裡面那些自殺的比丘並沒有輪迴到三惡道。
關於自殺者會輪迴到哪裡可以參考阿毗達摩概要精解187頁
http://www.mahabodhi.org/zh-TW/classes/abdm/Abhidhamma(2010Revised).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