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優婆塞戒經:「聲聞緣覺,雖斷煩惱,不斷習氣;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氣根原,故名
為佛」
「疑有二種:一煩惱疑,二無記疑。二乘之人,斷煩惱疑,不斷無記;如來悉斷如是二疑
,是故名佛。」
這些經文交代兩件事情:
1. 聲聞緣覺雖斷煩惱現行,但還有習氣,與佛斷除習氣完全不同
2. 聲聞緣覺沒能斷除習氣的原因
這主要是牽涉到,如果要斷除習氣,必須
1. 讓習氣種子現行
2. 知道習氣種子的來源
然而聲聞緣覺,雖到極致能斷我見我執,卻不知道「本來無住處涅槃」的真實義,他們只
知道無餘涅槃不是斷滅,是滅盡五陰十八界後「本住法(南傳稱為極光淨心)」獨存的境
界,但他們卻無法實證這個「本住法」,所以對未來的生死有恐懼,就會急著入涅槃,也
不想管以後跟無量眾生的相處,所以沒有機會引生習氣種子的現行,當然就沒有辦法斷除
習氣。
但菩薩系統不同,是先實證「本來無住處涅槃」,所以先知道習氣種子的來源,也不恐懼
未來的生死,因為「無餘涅槃」中的「本際」不必滅盡五陰十八界就能證得,也因為不恐
懼生死,且目標是成佛,自然必須跟無量眾生盡未來無窮無盡的相處,藉此引生習氣來加
以斷除,也就是建立在現世實證「本住法」的基礎上,心志勇猛,無畏生死,了解來源而
與眾生「混在一起」,利用機會斷除習氣直到成佛。
事實上,從畢陵尚慢,頭陀迦葉起舞,難陀先看女眾這些事都能看出聲聞緣覺尚有習氣。
又如醉象奔向世尊與其弟子,聲聞緣覺本能的走避,世尊卻不閃不避,就能知道佛與阿羅
漢、辟支佛等的巨大差別,也可證明聲聞緣覺只斷煩惱現行,唯有佛煩惱習氣皆斷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