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初果與初地的差異?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8-11-06 12:09:17
→ Sorahane: 請問什麼是粉碎虛空 ? 11/05 23:53
這是來自禪宗開悟用語『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是相當八地菩薩的證境。
粉碎虛空就是會打破自性虛空與時空的概念相,證知自性虛空與時空都是虛妄不實的。
→ Sorahane: 例如 : 明空之空。<==這又是什麼 ? 11/06 00:09
→ Sorahane: 很抱歉,我真的沒讀過。 11/06 00:09
「明空」是密宗用來形容自性虛空的用語,明空有覺有空。
所以我講明空之空,是特別以指明空的虛空相。
→ Sorahane: 您看a大那篇描述的,粉碎虛空,然後證見空無邊境。 11/06 00:22
→ Sorahane: 不覺得這段話很矛盾嗎 ? 前面粉碎虛空.. 11/06 00:22
→ Sorahane: 後頭又證得空境 ? 這 ?? 11/06 00:22
證見空無邊境,然後粉碎虛空。
粉碎虛空,還是可見空無邊境,但會知道那虛空相是無常不實。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7-11-05 23:53:00
請問什麼是粉碎虛空 ?例如 : 明空之空。<==這又是什麼 ?很抱歉,我真的沒讀過。您看a大那篇描述的,粉碎虛空,然後證見空無邊境。不覺得這段話很矛盾嗎 ? 前面粉碎虛空..後頭又證得空境 ? 這 ??
作者: yaqqq (^^)   2018-11-06 12:15:00
amidha大大,所以為何你認為阿含經正確到可以當主架構?清淨道論拿來當成正確的論書呢?你似乎是以這二套為架構的,我應該沒有理解錯誤吧?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11-06 13:01:00
又唬爛,虛空粉碎如果指的是八地的話,那就是指阿羅漢如果定力不夠的話,他的細微心念起伏無法被降伏這個細微心念起伏必須透過滅盡定一一去降伏也就是說他的滅盡定已經穩定,任何的細微心識起伏都可以消融於滅盡定中,這些三世無明訊息如同虛空般廣大皆於安住在滅盡定中消融,這叫「不動地」明空指的就是馬哈希的「覺醒之光」,也就是識蘊最深處的狀態,佛陀稱為「此心極光淨」,也就是說行者透過禪定或慧觀,體悟到了這個「極光淨心」的本質你不能說什麼有覺有空,好像空跟覺都是實體,那不對這個明空就是佛陀阿含經中說的「此心極光淨」「比丘眾!此心極光淨,而客塵煩惱解脫;有聞聖弟子能如實解,我說有聞聖弟子有修心故」。所以如果行者升起了這個「極光淨心」之後,更進一步將細微的心細都消融於此,就會得到滅盡定也就是說行者在滅盡定中,並沒有覺知到光明的現象在不是光明不見了,而是行者不見了,此心仍然是極光淨的但是已經沒有一個行者需要去緣這個極光淨心所以明空不二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馬哈希望的覺醒之光其實就是「法」的實相,又行者如果可以穩定、安住、消融於此,便會得到滅盡的體悟,我的說法才是圓融完整於南傳北傳大小乘密都沒有分歧,你的解釋反而問題一堆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11-06 15:21:00
無色界定和大乘的十地,並不一樣,十地是把波羅蜜一一修到圓滿了,而無色界定只是外道也會的技術.
作者: yaqqq (^^)   2018-11-07 20:03:00
「立下規定禁止以梵文記誦經典」出自哪裡呢?聖僧代代守護下,不過第六次集結不是有篩選嗎? 感謝~~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11-07 20:18:00
你啊,真的是難教化,定力不夠不就是因為心念起伏而失去定力嗎? 阿羅漢只能去除煩惱,並不能去除所知障所知障也是一種三世無明的細微意識,這個對你來說太深了,你連表面意識的生滅都無法觀照到,不用提細微心識我說的滅盡定就是正確、標準無誤、符合正知正見正法你以為慧觀跟定境是不同的事,事實上很多智慧是在定境中升起的,尤其高階菩薩的智慧力都是因為深入滅盡定後三世細微無明遮蓋去除,漸次升起的禪修就有光明,有光明不等於解脫,你等於是在說廢話你的說法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升起光明過,只要別人提到光明,馬上就扣帽子說他執著光明,不能解脫。然後別人問說那你師傅馬哈希講覺醒之光、佛陀講此心極光淨時,你就馬上閃避,不然就是說那是因為覺知障礙減少而產生的照你這種態度,大家都可以執疑馬哈希說覺醒之光,他是不得解脫的欲界天神。 我不只一次說過沒有人執著光明包括你的師傅馬哈希也沒有執著光明,佛陀也沒執著光明但是滅盡定是建立在光明的基礎上的,一開始行者有觀察到光明,那還不究境,更深入後行者的自我逐漸分解這個分解的過程就是在光明中分解的,不然你以為是在黑暗中分解的嗎? 就像一個屋子裡的遮蓋,是因為燈打開了,這個遮蓋就解除了一樣,我講的是實修的次第,也就是深入滅盡定的過程,事實上滅盡定沒有修行的方法那就是建立在四禪八定時,他的光明穩定、細微,心識能夠完全被分解,覺知心、時間、空間全部消失,當然這個時候光明也消失了,因為沒有一個可以觀察到光明的人這就是入滅盡定的次序,我再一次強調我講的符合正法如果你認為我執著光明,是因為你沒有深入過光明,把光明當成一種實相,不明白我說的光明就是清淨心你就像一個窮人,有錢人跟你說要先有錢,才能蓋房子然後你就在那自以為在那嘴說「不要執著錢,蓋房子只要有鋼筋跟水泥就好了」 這不是廢話嗎? 難道有錢人不知道房子是用鋼筋水泥去蓋的? 同理你沒有升起馬哈希說的覺醒之光,也沒有進入過時空不存在的定境,就在那裡嘴一大堆,重點是連阿羅漢不出家一天會死的特例都可以拿來當標準,你這種頭腦這種程度你跟人談什麼修行?然後講了一堆還不能教化,我看你的禪師也要打屁股教了你這麼多年還是這種腦筋,看來你的禪師也不是什麼明師,真正的明師早就放棄你了
作者: yaqqq (^^)   2018-11-08 12:05:00
巴利三藏編輯委員會對目前傳誦於上座部佛教諸國的各種巴利三藏誦本進行了嚴謹細緻的校對。 若沒不同,校對什麼?誤字缺字嗎? 這樣聖僧守護有意義嗎?(先假設真有聖僧守護~)那佛陀有沒有禁止用英文記錄佛語???真心請教,因為認為amidha大大書讀的很多,也算是一個圖書館,可以好好發問,哈~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11-08 13:07:00
你這不是廢話嗎? 有分心流就是意識的較深層狀態比方說被催眠、睡著或者被全身麻醉時,你會沒有覺知但是那個不能叫做滅盡定,這不是很簡單的道理嗎?還輪得到你在這裡說?因為那個人的五蘊,也就是瑪欣德說的五根並沒有平衡(或者說平靜),只是暫時強迫大腦關機所以提升精進力和五根平衡,到一種極為平靜、細微的狀態時,時空自然會消失,這才叫滅盡定一直以來我談的滅盡定都是五蘊平衡、沉澱到很平靜、清淨的狀態時,自然覺知與時空會消失,這才叫滅盡定你一直在把我的論述往下拉是怎樣? 自以為聰明?瑪欣德說的提升精進力跟五根平衡,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就是智慧力提升時,心就自然會見到光明,那麼智慧力愈提升,行者自然就會見到佛陀說的「極光淨」,然後再更深入的提升後,五蘊全部消失,那個就是滅盡定,也就是說行者在提升精進力、五根平衡過程中,會經歷光明的升起、強烈到所謂的「極光淨心」後,最後五蘊全部消失進入了真正的「滅盡定」,這一點我講的比瑪欣德還要清楚,為什麼呢? 因為他還處在修遍照的階段,才會說要把光明集中在心臟。 當然他也有提到智慧之光升起之後行者可以選擇要深入遍照、或深入業處,當深入業處到一個狀態時,他就會體驗涅槃。 那不就是我說的滅盡定?我在講的東西都是實修實證,既然諸法滅盡了,當然沒有我的存在,怎麼會有「自我崇拜」的說法? 那就表示你的潛意識中有「自我」跟「崇拜」的障礙在,其實你是崇拜自己的,但是不敢講,突然間遇到一個有證量的,而且可能還比你接觸的那些禪師都更高時,你當然會害怕啊可是你一直都是崇拜自己的,如果你承認我說的是對的那你就要崇拜我了,可是你又不願意這樣做,所以就下了一個指責我「自我崇拜」的結論,但那個其實就是你自己啊,既然諸法空相,諸法滅盡,那裡還有崇拜的主體跟對象? 而即使你要崇拜我,我心中也不會升起一個自己很了不起被你崇拜的執著啊,因為滅盡定了那有我的存在?所以你要做的不是一直在那裡嘴,是如實的深入觀照自己的內心,那些無明跟恐懼,使你一直無法得到我給你開示的正法,你心中的那些無明,自我崇拜跟狂妄自大正在反反噬你,使你覺知不到還把這些存在於你內心的無明投射給我,而事實上你投射的對象心中並沒有這些無明,所以這些猜想、假想跟指責,都是因為我給你開示了正法之後所引起的無明,你應當升起觀照的智慧,去觀照這些無明那麼或許有一天,就能體驗我說的正法的滋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