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講各種苦難
的確是一一驗證
但在我的思考中卻產生了一種誤區
因為與父母兄妹親人有愛
所以別離會不捨會哭會苦
然而佛教禮儀臨終關懷
告訴我們,親人往生不可哭阻礙家人
似乎也是某種告知,冷漠就不會哭
而越親密的關係反而越難割捨
那麼冷漠似乎就能解決
換句話說
這個社會的正向循環是愛
但是包含我自己認識的一些人
他們從小跟父母就很疏離
父母對他們的教育可能也不能說有滿滿的愛
所以長大後自然沒有所謂愛別離苦
這就是我很矛頓的地方
因為這有點反社會人格
在這個提倡充滿關懷與愛的世界裡 格外孤立
但卻是一種自己自足 不會產生任何痛苦的生活方式
當然有可能被說不孝 但自己沒有痛苦似乎才是正解?
請問這樣會有報應嗎?
如果苦是從自己產生而來,那麼自己解決了這種苦
又為何要研習法門,難道只是怕遭受報應?
舉例說個故事
像我自己好友A為了供養他好手好腳的母親
把自己搞到憂鬱症 兼差兼到身體很差
他有時覺的不想活了,太累了
但她還覺的應該的 還說年輕人喊累
那年輕時我和你爸怎麼辦
因為父母離異,早期母親都是靠男人
現在老了被休掉,好手好腳卻不想做事
兒子的整個人生都被拖累到
我自己是覺的是愚孝
但另一位就是早早離家出走斷聯自力更生過的比我這位朋友開心的多
但究竟什麼是正確,是否無絕對,孝順對我朋友A來說就像一個恐嚇的手段,母親會拿你
應該要怎樣怎樣,看他這樣我真的蠻難過,但如果要精算,確實朋友A的媽媽小時候有照
顧他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