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acdsee (觀自在)
2020-01-05 10:06:08中般涅槃(antarāparinibbāyī)(巴)
antarā,有中間、無間的意思
南傳註釋書中說,這是生到「淨居天」後,在其生命期的一半內證阿羅漢者
(顯是取中間意)
有部大毗婆沙論:
1.問何故名中般涅槃?答此補特伽羅已過欲界。
未到色界住彼中有而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
(中間)
2.復次此補特伽羅先得有心。有心無間得學心。學心無間得無學心。
無學心無間得非學非無學心。即住彼心而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問此言欲差別誰。
答欲差別餘聖者。謂餘聖者學心無間或起無學心。或起非學非無學心。
此即不爾學心無間必起無學心。餘聖者非學非無學心無間或般涅槃。或更起無學心。
此則不爾。非學非無學心無間定般涅槃。以餘聖者數起聖道現在前。此不數起故。
(無間)
有部第二說可以與南傳無中有調和,即取無間意,A死無間生淨居天心無間得學心,
學心無間得無學心,無學心無間得非學非無學心,即住彼心而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