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15 12:37:12
時間其實不存在,只是在六根的作用下衍生出的產物。
可以試著從常人較能理解的兩個方面來觀察,分別是計時方式與時間感。
人類的祖先為了維持生存,所以需要進行採集、農耕、狩獵等行為。
因受生理條件限制,如:白天視線佳、晚上視線差。
又或是其他外在條件等影響,而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
透過生存經驗,發現了立竿見影的原理,為了方便理解與觀察,開始有了日晷來紀錄地球旋
轉的週期,以觀測光影與晝夜之間的關係。
也就是說,在遠古時期,24小時制、一年365天制是不存在的,是經由人類經驗的累積與智
慧,逐漸產生出的文明產物。
拜科技進步所賜,人類對於天文學的認知普遍提升非常多。
假設我們不是地球人而是金星人,因自轉條件與地球不同,一天約等於243個地球日,那人
類對時間的認知可能就會因此被改寫。
另一方面,鐘錶的運作會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即便是量子鐘,也只能透過觀察物質的運動
而得到"相對較為精準"的計時方式,而非絕對精準的單位。
如果在絕對真空、不受引力影響且跟本看不到太陽的星球上,是否甚至連"一天"的概念都
沒有了呢?
所以,時間其實只是用來計算兩個個體之間的位移關係,或是狀態變化的"相對"度量衡而
已。
換句話說,我們一天工作8小時,其實就是工作地球公轉 8 / 24 * 365 的位移而已。
並不是客觀真實存在的實體,只是人類為了交流方便,故名為8小時。
如果太陽與地球從來不存在過,又何來白天黑夜?又何來日晷?又何來24小時制?
在無盡的宇宙裡,如果有某個地方是真空,周遭完全沒有其他星體、物質、引力...等所有
外部條件,處於一片空寂且沒有物種認知的話,就不會有相對位移這件事情,時間的概念就
更不會存在了。
那為何我們對於時間的感覺如此真實?
人們因為始祖以來,因計時方式與生活模式的傳承,逐漸開始變得受時間制約。開始規定七
天為一個禮拜、一個禮拜工作幾天、一天工作幾小時...等。規劃接下來的每個日出日落要
如何度過。
而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也不斷的在成住壞空中輪迴,跟這個物質世界一樣,持續不斷地
經歷著物質生滅相的流轉。
並且人們集體透過對於時間共同的認知,加上個人經驗解讀的交集,同樣一件事情,會因為
不同人的看法,形成對時間有不同的感覺,而有不同的時間感。
時間也只是我們用人體構造加上共同認知產生的幻覺。
空間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有一天,愛因斯坦坐在一輛正在前進的大巴上,他回頭看著窗外的鐘塔
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如果這輛大巴以光速的速度行駛,那麼,從鐘塔射出的光就永遠也追不上這輛大巴。
這個時候,看到鐘塔上的時間就會永遠是靜止的。
(在視覺上讀取光的訊號是靜止的,但鐘塔的指針實際上還是繼續運轉的)
從我們生活中也可以觀察到,當開車經過火車旁,汽車與火車等速時
火車看起來就像是在你旁邊不動一樣。
而視覺接收可見光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當你朝可見光反射的方向運動時,如果速度大於光速,
你就可以「追上」已發生事件的畫面。
換句話說,在視覺上就像是回到過去一樣。
但那只是已經發生的事件的可見光訊號而已。
就像你用手去遮擋燈泡的光,或是試圖拿鏡子改變光的路徑
也無法對燈泡產生影響。
又延伸出另一個問題來了,這世界不就到處充滿所有已發生事件的訊號了嗎?
像是我們眼見的太陽、恆星的光可能都已經是幾年前發射出的訊號了
幾光年後到達地球被我們讀取到,不是嗎?
所以,突破知見、身見,是否就可以從無盡宇宙中去找到這些訊號了?
就像是突破科技的限制,發現物質更深層的成因:分子、原子、電子、量子...等。
定業不可改,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就發生了。
但過去的事件所帶來的快樂與痛苦,也只在你的記憶中存在,在八識中留下印記。
未來的事情還沒發生,都還是未定業。
就像如果你曾經開車撞傷人,如果你跟債主談好了、和解了
當然可以用其他方式還,而不是真的讓他撞回來啊
給他執著的、想要的東西,像是給他幾千萬、豪華別墅、衣物啥的
對方開心得不得了,這還會來找你麻煩嗎?
即便用智慧選擇更好的方式還債,也不會改變曾經發生的事、欠債還債的這段因果事件。
因果不假
就看如何用智慧去作為,成為自己的「真主」,而不是被習氣所牽。
像是司馬懿領著大軍,兵臨城下,如果諸葛亮是選擇恐懼而不是用智慧面對
怎麼會有空城計的故事呢?
(雖然三國演義不是史實,但是鄭國大夫叔詹曾用過空城計)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5 14:07:00
有沒有可能時間是隨著肉體生命而存在?因為有肉體,所以有時間,當肉體死亡,離肉體而去的神識,是無時間感因此有投胎到過去或未來的情形。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14:22:00
勝義諦之下沒有時間概念,是因為時間是由[有自性過去]和[有自性未來]相對而衍生的"概念",對比現在產生過去,對比現在產生未來,對比過去未來而生現在,因為過去現在未來是相互"觀代"而生,所以才說勝義諦之中沒有"時間"但完全不是在說[可以從現在投胎到過去或未來]這種事情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5 14:24:00
肉體與時間就變成是牢籠一般的存在,若真正脫離了肉體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14:25:00
因為你一但落回了世俗諦,有[投胎]、有[過去]、有[未來]這些[有自性概念],可以保證你的過去現在未來就是不可逆的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5 14:26:00
就進化成另一種更高級的生命。(離輪迴出三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14:26:00
不可能在世俗諦中,搞出逆時間的東西脫離肉體的方法,是證悟空性、斷除自性執,否則你永遠會在死亡之後,沒有肉體之時,繼續因為無明而投生我們死很多次、脫離肉體很多次,但又一直重複取蘊,就是因為有[自性執著]的緣故,不證空性沒法辦到。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5 14:33:00
沒有時間摡念的話,就沒有逆時間。過去未來變成方便說就只是一直投胎而已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14:35:00
也不是如此,如果你真正悟空性,澈見過去現在未來沒有自性,才真的達到[無過去現在未來差別],那時候,你也不會需要因為無明而去[投胎]了所以也不會是[只是一直投胎而已]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5 14:51:00
只是一直投胎意味生存環境可能好些或變糟,還是有區別OK,那就變成若沒投胎,會變成什麼樣的存在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14:54:00
解脫道是[阿羅漢] 若走菩薩道 發菩提心+證空性會成[佛]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5 14:57:00
恩,我的意思是涅盤後的狀態為何?不過這應該無法回答走菩薩道的話好像還是再投胎。不過其實還不太懂。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15:00:00
所以對於未來是有必要聽聞了解一下 菩薩道的話 初地就可以不輪迴了 已現證空性故菩薩道初地到十地的功德 可以看<十地經> <現觀莊嚴論>修持心性的人,也還是必須要學教理,這很多善知識都說過了切莫誤以為修持心性者可以不用學經教蓮池大師《竹窗隨筆》:[有自負參禪者,輒雲達摩不立文字,見性則休。有自負念佛者,輒雲止貴直下有人,何必經典。此二輩人有真得而作是語者,且不必論。亦有實無所得而漫言之者,大都不通教理而護惜其短者也。][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懇懇勸人看教。何以故?念佛之說,何自來乎?非金口所宣,明載簡冊,今日眾生,何由而知十萬億剎之外有阿彌陀也?][其參禪者,藉口教外別傳,不知離教而參,是邪因也;離教教而悟,是邪解也。饒汝參而得悟,必須以教印證。不與教合,悉邪也。是故學儒者,必以六經四子為權衡;學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為模楷。]蓮池大師破斥過:[ 只觀心性、不用學經教] 之見解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15 16:18:00
其實見性之後還是要看一些經文 因為見性只最基本的開悟,這個開悟之上還有很多「法界性現」的境界在裡面比方說阿彌陀佛好了,見性的人99.9999%不知道有這尊佛,變成他開悟之後只能緣著自性修上去,他證果的速度會慢很多,見性就像你已經拿到退休門票,可以安享餘生,但是一般人的退休生活就是每天逛公園(緣自性)你透過經文認識阿彌陀佛,你的退休生活就是整天跟著馬思克,你退休的境界就擴大了,像龍樹他也是開悟了他的退休生活是環遊世界,上天下地入大海當然龍樹最後進去華嚴世界,也不是靠經教,是靠緣自性但是厚,這個應該跟他開悟前看了很多大乘的經文有關係所以他才會覺得說,阿我都見性了,怎麼經文中說的那些佛我一個都沒看過? 他先有了這個訊息,才可以從自性中去緣,不然小乘的人開悟他就會一直去緣自性中寂滅的現象,然後得到結論告訴你沒有十方三世佛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15 18:47:00
經還是會看。然後就是,之前地藏十輪經一直想看,但只看幾行就放棄,這好像是無法受持的情況。一些其它經也是。前天前則是十輪經又慢慢在看了。一天一卷。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15 19:12:00
初地就可以不輪迴,有何經教佐證?FHShih 會不會是記錯,應該是不會向下輪迴才是。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19:27:00
應該沒有記錯 因為我那時候聽到時也覺得驚訝,跟授課法師討論了好久 XD 我再找經論的文給你 ~~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15 19:57:00
不過其實厚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 大家都嘛很厲害會查資料所以現在強調學習 又回到一個問題來了 到底要跟誰學到最後其實又會繞回各宗自己的學說 然後呢有時候各宗法師講的又不一樣 最後變成在經文中互相辯證 像法律攻防這樣 互相引用對自己有利的學說而且有的理論體系非常龐大,除非你在他們的系統內學習否則被框入他們的話術內也不知道XDDD再來就是佛法融入太多地方權變太多了 比方說在日本的和尚可以娶妻,那很有可能他就完全失去說話權所以通常只能列出幾個共識,如三法印或苦、無常、無我問題又來了,同樣「無我」,每一派的主張又不同,有的主張「如來藏」與無我不違背,有的主張跟無我違背然後又各自引用自己的系統打成一片,這些也都是依照自己學習的體系建立出來的觀念,而產生各種對立,那麼到底要學什麼咧? 要一門深入?還是要全部學? 說到底我的看法,我對宗教的看法就是一個「說話權」基督教說只有牧師可以解聖經,某些派系說只有跟隨他系統的法師,才能如實的詳解經文的真義,最後你會跟到那一個法師,根本就也是累世的緣份XDDD當然也有那種自以為是的笨蛋,他永遠不相信別人說的他可以針對「念佛有效嗎?」質疑30年以上,可是你能說他錯嗎? 他質疑的基準不同而已,如果他問你西方在宇宙中那一個基準點的西方?怎麼定位? 你要怎麼回答?那麼為什麼會有人這麼難搞?他也覺得自己很理性辯證除非你用實際的證據說服他,他才要修這個法門,聽起來他也很懂得「學習」的「實事求是」啊XDDD最後問題又繞回每一個人的根性,什麼根性就會以什麼方式去學習,以什麼方式得渡,金剛經中說的很清楚了,只是效率、速度不同蓮花生說一切的法門最後終歸導入自性的三要訣 可是往往在還沒有導入自性前,就老了,學太多了…白髮蒼蒼無力再精進了,這點要特別小心,就像永嘉玄覺說的「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我過了30歲之後特別有感,因為我看到很多非常好的頭腦他浪費掉了所以建立學習的系統要非常小心,要懂得有效的學習與其花3天解100題,不如好好的把1題,花一天時間解徹底,後面99題就不用再花時間去解了,要怎麼有效率的運用你的時間,在「學習」跟「體悟」中很平衡的拿捏靠的是悟性XDDD學習非常重要,但是這跟求學時代很像,怎麼有人他5分鐘就全部通了,然後去打球,你晚上還去補習補到12點最後還考不過人家? 跟你怎麼使用「領悟」的能力有非常大的關係,怎麼培養這種悟性、領悟力、感受力才是決定成果的關鍵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0:49:00
我覺得有些傳承 在教理和實修上的平衡抓的挺好比如藏傳的噶舉 就是比較偏實修的 教理也講 但不多講完該知道的部分 就要求上座修 修到某些覺受有了再講一點 再上座修 幾乎講教理和上座修的時間是 1:10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15 20:51:00
噶舉好像就是帝洛巴的系統厚?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0:51:00
不過教理的部分重點也都講到了 這種也是有的是滴~ 帝洛巴>那洛巴>馬爾巴>密勒日巴>岡波巴格魯的教理就講得很細 很廣 適合須要動腦才接受的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15 20:53:00
帝洛巴的大手印之歌 根本就是小型戰術核彈 就是我說的最精簡的那種講義 但是什麼重點都在裡面了 每一句話都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0:53:00
但格魯也是有不少長期閉關者 寧瑪就兩種風格都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15 20:54:00
很重要 幾乎找不到重覆的東西 每一句都要花時間體會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0:54:00
是阿 不過越簡單越難 格魯的甘丹大手印也是同樣東西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15 20:55:00
這種東西就是這樣 看起來很小 但是威力無窮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0:56:00
要來回復一下P大的討論 關於[初地菩薩已脫離輪迴]的部分《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二覺相。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15 20:57:00
甘丹大手印就是那十幾句話嗎?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0:57:00
人法無我相。究竟善知。方便無所有覺觀察行地。得初地入百三昧。」《成唯識論》卷10:「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解釋一下: 大乘初地菩薩(或稱歡喜地、極喜地) 標準在於要現證空性,也就是緣空的根本定,因為已證空性的緣故,所以對於可以不入輪迴~ 這樣如果是對於空性只有比量認識者,在大乘中歸於資糧道,若是能修持緣空性的止觀雙運者,歸在大乘加行道,都屬於尚位進入聖道的凡夫位。回復BR大 甘丹大手印的根本頌 大概一張A4兩面 幾十句偈誦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15 21:06:00
有我剛查到了 謝謝 這種學習方式我比較喜歡 就是每句話都短短的 但是要花時間去體悟 像筆記重點這樣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1:07:00
你應該有順便查到某仁波切的講解 XD 配合看挺好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15 21:07:00
而且這種短話其實都有威德在裡面 一體悟就有現量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1:08:00
恩恩 加油啦~~ 祝你得大加持 :)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15 21:12:00
XDDD被你發現我現在需要什麼了 不過得大加持難就難在連一點想要求加持的念頭都要清淨 要真正無所得否則反而構成阻礙 修相應加持跟學習很像 最後都是要導入無住像金剛經中說的,若作是念「我得加持」即非加持XDDD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1:16:00
是的 但是那是修持心性的人知道怎麼安住 對於還沒接觸的人還是要講[得加持]啦~ 有造作總比沒有好~當人們有機會接觸這類修持 再進一步講無住無所得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15 21:19:00
是的 先學習建全觀念 然後再把這些觀念全部放下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1:19:00
不然看板的板友這麼多類型 也是會混在一起的~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15 22:17:00
@FHShih 成唯識論 明明說初地還有所知障,怎麼可能是"現證空性"。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2:18:00
現證空性,是指斷除煩惱障,只要斷煩惱障就可以出輪迴了唷初地還有所知障沒有錯 真正把所知障斷除的 只有佛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15 22:23:00
最重要的是:"初地以上能頓伏盡"。而非"斷"。你再斟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2:24:00
補充完整一點: 現證空性時 初地是斷"見所斷"煩惱障以見所斷煩惱障來說 初地斷盡 開始進入修所斷煩惱障階段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15 22:25:00
"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行" <這才是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2:26:00
修道所攝初地乃至十地,斷除十六俱生煩惱障,一百零八俱生生所知障種。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15 22:26:00
初地修所斷煩惱障還在,還是要輪迴。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2:27:00
不不 我在解釋清楚一點八地以上是斷[俱生煩惱障]種子連根挖掉所以你看到的文"前七地中雖佔現起而為不失...." 是指這個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15 22:29:00
你再想想,一登初地就不再輪迴,誰乘願再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2:29:00
見道位出地時,是斷[遍記煩惱障],稱作"見所斷煩惱障"現證空性是這時候 斷的是[遍記煩惱障]雖然尚未完全挖掉煩惱障根 但是可以不入輪迴初地菩薩如果想要乘願再來 那時是願力生 非無明惑業生只斷遍記煩惱障 沒挖斷煩惱 為何可以不輪迴? 這是我那時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15 22:32:00
"只要斷煩惱障就可以出輪迴" >< "初地修所斷煩惱障還在"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2:32:00
候一直很疑惑的部分 也問法師問很久 XD抱歉 前面沒有跟你說清楚 斷見所斷的遍記煩惱障 可出輪迴 完整句應該是這樣法師是跟我解釋 說當現證空性 並斷"見所斷的遍記煩惱障"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15 22:34:00
你這句需要經教佐證,個人是不認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2:35:00
時 使輪迴無明力量薄弱 若到可被控制咦咦 可是上面經論經文也是這樣認為的耶..<成唯識論>:[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楞伽經>:[人法無我相。究竟善知。方便無所有覺觀察行地。得初地入百三昧。]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15 22:38:00
它為何不說:初地以上能頓斷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2:39:00
QQ 不然我就必須把法師講解<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和<地道>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15 22:39:00
"伏"與"斷",差別很大。勿斷章取義。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15 22:41:00
你可能誤解"伏"的含意....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2:42:00
初地見道位 斷了遍記 還沒斷俱生 所以整體會用"伏"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4-15 22:42:00
送佛就到這了。至於法師講解就隨緣吧。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5 22:43:00
哀 經論這麼清楚 就說初地不輪迴 不知道您卡在哪?就說[不行如阿羅漢] 怎麼還有輪迴可能呢?在<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和<地道> 解釋也都一樣的不然您對ykkdc比較有信心 您可以跟他詢問 他的解釋會一樣的...或者您可以用另外一個角度想 <楞伽經>講初地現證人法無我相 既然證悟人法無我相 就不應該只是粗淺的[伏煩惱]這裡的[伏煩惱]絕對不會只是如戒學或定學的"壓服"以證悟[人法二無我相]的狀況來說 不入輪迴是很合理的《成唯識論》卷10:「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這邊的極喜地就是初地,講的是我上面解釋的內容)(初地這時斷的是"見所斷" ,後面修道位才開始斷"修所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單單斷除"見所斷煩惱" 就已經可以不輪迴了 與<楞伽經>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