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問題想請教,自定的什麼不發文戒就先放下了……
請問所謂觀照是這樣嗎?
自己閉眼看呼吸同時念佛號,雖然已經很專注在佛號上了,其實還是可以想東想西
的。以前自己想到某些人時,變成有點一心二用的感覺,同時專注於佛號,心還可
跑到他們身上。
也就是說,可看到他們的影像。雖然這影像是過往的記憶。有點類似拍了一張照片
存在腦裡,想到他們時照片拿出來看看這樣。看一些風景也是如此。
昨天方式有點改變,基本上和上述沒什麼不同,差別只在,自己一直將注意力放在
眉間,即便是拿「照片」出來看,也是透過眉間這一點看出去。雖然偶而還會跑掉
,但很快就能意識到,並將注意力拉回眉間。
昨天這改變,算是比較正確的觀照嗎?
另外所謂的向內看,看血液流動是還看不到,但在有外界許多各類聲音的情況下,
專注感覺自身心跳和脈脖,這樣算是向內看嗎?
最後,觀想自身是具白骨時,觀想成骨頭是金色可以嗎?昨天小試了一下,也不會
很難。
重點是注意力一直都放眉間。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1 07:35:00建議止禪不要一次分散專注在不同的所緣(標的)。不要又觀呼吸、又要唸佛、又想觀想。還有不要專注在眉間,道家守竅通常守身內一點,但守久了也是會有弊端的,你要守竅,不如守體外一點或一物(例如:牆上貼張白紙,畫上一點,作為注意力集中的目標)。另外,所謂的觀照,應該是清楚地覺察到你目前的身心狀態。
如果點香的話,睜眼我是會看香那紅點。守眉間是法師教的,他說守眉間,不然就看鼻子。我也是昨天才開始看鼻子。不然這些其實很早就教了。守眉間有比較專注,先前才是比較分散。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6-21 08:37:00沒有訓練的心,不是掉舉:胡思亂想,就是昏沉:想睡覺.訓練後的心,有力量住在所緣境,這個所緣越粗,越容易集中.但還是很容易跑掉,或睡覺.要靠時時提起"作意"拉回來.若數息,很會跑掉,就念佛,念佛還是很會跑掉,就經行.目標是能專注,不在於所緣是什麼.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08:56:00您把止和觀混淆了要修止 就好好修止 您提到狀態已經是散亂了所謂的觀 如果是心性法的觀 直接是以心性為所緣做止觀不會同時在不同所緣上做止觀 那樣除了散亂不會有別的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1 09:04:00類似道家守竅的方法,是有一定的弊端。所以才說守身外一點較好。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09:07:00道家不能解脫吧?依佛教的修法 專注在心性上 可以成佛 (但要先確定你認得出心性) 專注在身體裡的其他各個位置 是修氣脈的方式如果沒有師長引導亂搞的話 輕者氣亂 中者發瘋 重則死亡所以 建議G大還是去找善知識學完整 真的不推在板上問問就拿來修 ...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6-21 09:11:00止禪是修四禪八定,觀禪是修不淨觀四念處。不要盲修瞎練。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1 09:13:00比較像樣一點的道家丹鼎派,走的是「杳冥」一路(半睡半醒的心理狀態)。跟佛教走止觀一路差很多。道家走性命雙修,對佛教顯宗的批評是「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但止禪如果真要有所成就的話,沒有一定氣脈修持的基礎,也不可能。其實止禪就是練氣的方法,但修止禪如果修到連氣機都發動不了的話,了無生機,與枯禪無異。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09:40:00主要是因為道家對解脫的原理是[練身體 得到金剛不壞身 ]並且認為沒有因果緣起 所以 不會是走佛教證悟空性的路佛教修氣脈只是為了證悟空性這個目的道家修氣脈是為了練金剛不壞身 又不知道[身體是因果法必定壞滅]的道理 所以 就算都修氣脈 兩者也不相同若以佛家的見解 道家才真的是[萬劫努力難入聖]...i大上次的空性禪修書籍不知道看完了嗎?如果一個修持方式 沒有辦法解釋清楚這樣修為什麼可以解脫並且完全符合輪迴的原理 及相反於輪迴的解脫道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09:46:00那根本不用花生命去修持的 i大 真的勸您 如果您的道家
西想,對著它念佛號也好、呼吸也好,透過一個你相應的方法,保持抽離出來做壁上觀的角度看著他就好。不小心被卷進去了,再趕快抽離出來繼續保持,如此反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09:47:00修持沒辦法跟您解釋輪迴起因 通通都是[無因生] 那真的
這是以道家功法為止禪 再轉佛教觀禪的作法顯宗佛教止禪有另外一套止禪的方法藏傳密宗氣脈... 問F大吧...其實就是i大講的道家守竅道門修煉身 佛門證果心性 三教合一 在中國有人在實踐但後面轉佛教就看空正見跟心性 至少教理拿出來要對不過 光講這個很危險耶... 沒有老師在前面示範 穩定氣場 可能文字上去守丹 可能武火文火的問題就不行了不知道 各有因緣 大家保重 願修道途上平安
你描述的前三行可以一邊念一邊想別的狀態就叫做昏沉掉舉 這兩個細分是不同的... 簡單是說止的緣散亂掉了
一開始學一息十念,法師說這是個下手處。然後他還放水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23:00G大 您知道明分和住分稍微變弱 就是細分昏沉了嗎?更不要說換所緣了...
說沒法到十念的話,七念八念也行。不知不覺都快兩年了昏沉掉舉其中一個是想睡覺,目前是不會有想睡覺的問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25:00不是只有想睡覺 那個是極度粗猛的昏沉了<菩提道次第廣論:[沉沒,謂心於所緣執持力緩,或不極明,故雖澄淨,若取所緣不極明顯,即是沉沒。]
法師說練這個要練心性穩定,亂想的話有時是念頭自己跑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28:00沒有[執持境的力道極強] 都算是沉沒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29:00對阿 所以希望不要亂想 然後 最好學一下經論 對於昏沉的形象會比較清楚 才不會一輩子修[昏沉]但自己不知道那樣很可惜 您這麼用心想修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31:00修止 和修觀 兩者方式不同 如果還不到一上手就止觀雙運目前是止和觀分開修的狀態的話 比較建議止修就止修明分和住分要強烈清晰 (久住新的次第可以了解)而觀的話 見解清晰 這兩者配起來就會有效**九住心(錯字)隔壁版ykkdc大上個月有貼滿多奢摩他的教授 可以參考
個人理解,呼吸就是修止不是嗎?練深呼吸遇事不慌。法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38:00數息(專注在呼吸上)是修止的其中一個[方式] 修止方法很多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39:00那樣還不到定力...止(奢摩他)要達到根本定的程度 必須要具備的條件滿高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40:00那您可以大概去了解一下 九住心是那些標準 及根本定標準
現在光念地藏聖號加呼吸就可坐一小時以上,這還不是定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41:00以及修"止"的目的是什麼抱歉 您坐上一整天都不一定是[定]不一定有達到[根本定]的標準 很多人因為沒有認識到細分昏沉 他可以3天不起座 但都在細昏沉當中 一點定都沒有
喔!九住心那應該是沒有,其實那我還不太懂。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達到那標準。一開始聽法師講入定的情況,自己還有點怕進去會出不來,現在是不怕了,但事實上,法師口中的入定情況,自己一次也沒經歷過。但呼吸和一年多前比,明顯是差很多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47:00隨喜您的用功 您可以幫自己[如虎添翼]一下 可以看一下經論當中 對細分昏沉的形象 和正確入定的描述包括[身輕安、心輕安、身受輕安、心受輕安] 和所謂的[心極堪能隨任運轉]的形象 特別是細分昏沉的形象 真的要很清楚 這樣可以避免一輩子努力修行走錯路願您順利圓滿
感謝!先前有一經驗蠻有趣,當時天氣還蠻冷的,晚上睡覺因尿急醒來,又懶的去上廁所,就在床上練坐,結果身子坐正後尿急的感覺就消失。大約坐了一小時後,去上廁所時尿的還蠻多的,但已完全無尿急感。就算不上廁所也還OK。之後在youtube上看到一影片,在講解丹田位置的,講師就說,有點想尿尿又不太想尿尿的感覺。放在下丹是指這樣嗎?當時講師一講,我就馬上聯想自己的經歷。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2:03:00可能位置上來說接近那個位子 如果是氣的話 會用意念的方示導氣 有時會配合寶瓶氣的上壓下合 這個真的建議要找善知識教 因為寶瓶氣的力道要剛好 雖然是閉氣 但不是一般我們用力式的閉氣 那會出問題的藏傳的話 噶舉派師長很多都會教 您有興趣的話可以接觸
今天聽法師講,他說:「就像把醬料瓶裡的東西倒掉,瓶子還是有點味道,可是瓶裡該有的東西完全沒有。」不知是不是在說我。XDD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1 12:34:00當你捨棄止禪的方法,而能因為輕安的作用,仍能完全不起念頭,才能說是奢摩他。不是說練氣一定要用道家的方法,才能練氣。念佛也能練氣。甚至講更偏一點,你真修禪宗無論是臨濟禪還是曹洞禪,真有效驗的話,你還是能練出氣來。只是禪宗不重視這類現象罷了。
恩,法師是說,以前在印度修行大多是練瑜迦,體位法之類,但佛法傳到中國後,通通被氣功打敗。昨天看一部影片,說拜佛108拜,其實也有練氣功效。看的我有點想拜108拜後再睡。結果當然是直接就去睡,一拜也沒拜。XD所以拜佛拜十萬拜除了培養恭敬心,還是有其它好處的。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12:51:00這樣練100年,都不會有進步。找個道場指引入門,不要
完全不起念頭的經驗曾有過。但,是因為平常想太多,完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12:52:00要自己練,也可以,先持戒三年,等到體會戒心。再練止觀。誠心建議。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1 12:53:00一般而言,你修意念重武火的法門(例如:念佛),這類氣感較強。意念輕文火的法門(例如:微意聆聽聲音),這類氣感在過程中較弱。氣的品質會比氣感強弱更重要。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12:55:00能夠修出東西的宗教法門,都是由戒築基,攝心守意,減低習氣干擾。不然,修20年,都不可能有什麼結果。分享一個基礎功,在觀呼吸過程中,數息,只要出現任何一雜念,數習歸0,能夠一到十,十到一,再聊。曾經專注數息363下。被外甥誤闖房門破功。
覺的說,即便在網路上發文,留言討論,這當中其實也有氣在流通著。不知諸位留言大大有無這種感覺?
開個門就破功,看來又不是什麼正統功夫了XDDD有啊,細微訊息本來就在網路上流動,不一定要修行一般人有時也會有直覺。之前就有人說他修四念處,結果我直覺他是通靈的,後來他果然現出原形說他都在(禪定)觀人劫數XDDD沒事不要亂觀想放光,放光是心氣細微如空自然展現,條件不夠一直去觀反而造成阻礙
對呀!就像昨天還前天說的,覺的虛空中有很多訊息,只是自己未必有能力接收到。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14:33:00完全不起念頭是頑空,要把念頭集中專注在一個行為上,這個行為可以是持念佛號,或是專注呼吸。自力修行如泥普薩過江,先顧好自己,真有能力再幫人。當心出現喜好,看到的文字,解讀也會有偏差。
文火是心意到而已,武火則是加上呼吸去加強,去搧風點火。下丹指的是丹田,在肚臍跟命門的中間。你想尿尿應該是生發宮那邊。虛空中的確是有很多意伏藏,這個人在清淨的時候自然較容易接收到訊息。尤其當聖者想幫你時,你會突然想通一些事情,而不是突然有神通或是大富大貴。人能常清淨天地兮皆歸。眉間那邊又叫天目穴,只是往生天的通道。練九住心也是要練到隨時都念在所緣物上面,答到心一境性,不是想到才做,或是發現了什麼才做。所以日常生活中,選一根方便隨時煉且你好上手的就好了。當住在裡面時,你會感覺跟別人講話,其實就像是在對自己講話一樣,只是透過這個緣而引發而已。在這狀態,自然不會產生什麼說謊、狂妄、羞辱這些東西,因為就像是自己對自己做這些沒必要的事情,且也無辱可忍。這些都是很自然而然都會展現出來的。九住心才達到奢摩他,身心輕安還要透過風息在體內運作,才到‘正奢摩他’。甚至你可以參考金剛經的最後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在藏著止觀的教法在裡面了啦!
九住心昨天稍微看了一下,沒很懂,就先放著。不急慢慢來,穩定就好。文武火以前聽過,也沒特別去研究。不過自己認定的止觀很單純的,怎麼大家都說的很復雜。好吧剛剛又稍微看了,自己還差很遠。還是這句慢慢來。
止觀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呀,只要知道修止觀的目的是回歸本心,在不違反本心戒的情況下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修行就好圓覺經前兩個菩薩問答,剛好一個是觀,一個是止,純粹是用思維修,非常單純,行住坐臥隨時隨地都能修行,你參考看看
一開始只要單純的聽想識,看著他運作,或是對著他念佛、呼吸,哪有很複雜。。。。多講的東西以後再說。
九次地定就很複雜,我要假設自己連初禪也到不了,然後永遠不要去研究它。日子才好過。先前看一篇淨空法師的文章,講看破放下,說看破就是觀放下就是止。這種比較好懂,適合我。
g大你看圓覺經前兩個問答,文殊部分講無明是幻相,看破這點,就是觀。普賢部分講知幻即離,正好是放下,就是止。至於要在哪邊修行呢?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
恩,研究九次地定那個對我來說,是增加煩惱。現在就還呼吸+注意力放眉心就好。昨天注意力放眉心就覺的差很多了,有進步的感覺。而且這也是法師很早就講了的,拖到昨天才實行。恩,先前才說頭腦簡單的人聽簡單句子認真實行就好,九次地定長篇大論不想看。又難懂。
不看沒差啊,我也是因緣自己練了幾年才發現有這東西,自然會與教法中的東西相同。既然呼吸上手,當想東想西時對著他呼吸就好了,一招用到底,真的不複雜啊。
恩,現在又在聽法師講經,他說:「修行很簡單,要修行就不要用大腦。」不用大腦的方式當初第一念就是一直念佛號讓大腦無法想,至少不要讓妄想帶著跑。這樣就好。法師現在說到,要用右腦,不要用左腦。
對著東想西想念佛號也是一樣的道理,日後再跟經典印證即可。先練再參照經典印證也有個好處,就是不會只是理上懂就以為自己會了。有名的例子如周利槃陀伽尊者,就是靠‘掃除塵垢’這四字成就聖果。
把整串留言再看一遍,不得不這麼說,F大的留言最讓我混亂,明明很簡單的東西,他就先否定,然後扯一堆複雜的訊息來,說那才是對的。然後就是要去找誰學完整,有系統,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38:00抱歉阿 因為[腦子不要想]卻能夠成就的人 很少
現在要去找誰有系統學,對我而言自找麻煩而已,無大用
也不是要怪你,主要就是我們的路子不同,畢竟有八萬四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40:00如果九次第定對您來說都是[很難懂]的東西
你那是用左腦的,我學的法師教用右腦的。基本相斥,怪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43:00相斥嗎? 倒也未必 先用見解清楚解釋了心性形象
有一種狀況是這樣,不管看到什麼訊息,都先反對,老實說這種情況我也有,現在我是會先思考自己為什麼會反對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47:00末學可沒有看到什麼就先反對 XDD 我就滿隨喜C大和y大貼的很多文章 也非常認同 XD如果您絕對您被"我"反對了 因此不舒服 那不好意思**覺得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49:00如果您不開心自己被我反對 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渴望被認同這種習氣在貼文時就已經有動機? 這也是可以觀察的因為像版上很多版友貼的文章 末學可是很認同、不反對的呢
恩,就是一些你提的訊息,引經據典那些,很多我都覺的其實不懂也沒差。知道越多煩惱越多,就變本末倒置 。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53:00如果知道正法 會煩惱越多 那大概您搞錯修行了 XD佛陀說法49年 是不是故意要讓您煩惱更多呢?那無知的畜生是不是最沒煩惱呢?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54:00像您這篇下面推文 勸您不要這樣修的版友很多看來大家都是因為有聽到一些正確見解 知道要勸您請問 您如果不知道正確見解 忙修瞎練 出什麼不好後果那是因為[很多正見解都不知道] 還是因為[知道太多]?所以 不知道正確見解 好像暫時腦子空閒 卻修錯路這樣應該不是當初自己希望的結果.. 何苦呢?像您這篇文章提到 誤把散亂當作定力 可能一輩子都在修散亂昏沉 但一輩子都誤以為自己有定力 這樣應該不是您所希望的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1 21:06:00佛教說的觀照是內心第六意識的功能,不是前五根識,止和觀都是內心第六意識的作用。推文提到九住心和九次第定是不同範圍的禪定,我在隔壁板貼的"廣論止"系列文,還沒進行到一半,目前大約只貼的三分之一,後面九住心的實修就會講到對治掉舉與沉沒,在修習九住心的過程中所對治的掉舉和沉沒,個別有粗中細三品,粗分掉舉、中分掉舉、細分掉舉,粗分沉沒、中分沉沒、細分沉沒,當內心意識於所緣的專注,完全遠離這些粗細分的掉舉和沉沒,內心意識才圓滿九住心的定心,獲得第九住心的等持。
某網友寫的幾個字,給貼過來下:成年人的妥協,一半是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1 21:15:00九住心是初禪近分定的前方便,圓滿九住心還未正式獲得初禪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1:15:00y大 還請您寫一下中分與細分的掉舉沉沒[形象]~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1 21:16:00近分定,當進一步獲得初禪近分定時,就是成就正式奢摩他了
理解一半是算了,無法溝通的時候放棄溝通。人與人相處的原則是,我們不同,但都沒錯。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1 21:17:00九住心屬於初禪近分定之前的止,而九次第定是屬於初禪正行定以上色界與無色界的四禪八定加上滅盡定,這九個稱九次第定九住心是連初禪近分定都還沒有獲得,九住心屬於欲界層次的禪定三摩地,而九次第定是色界初禪以上的禪定三摩地,所以這兩者是差別很大的。(九住心從第一住心到第九住心,對治粗細分掉舉、沉沒的過程,於所緣的住分、明分、執持力,到時系列文再看吧,隔壁版我怕一次貼太多,緩慢進行中)
反而這麼一來,y大貼的訊息能靜靜看幾遍,雖然仍是不懂就是。也算奇怪的因緣。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21 22:54:00我聽法師說 真正的"觀"要有很強的"止"當基礎一般我們以為的"觀" 只是在"想"的層次而已真正的"觀" 你觀大地為水 大地就會變成水
名詞習慣上用的比較鬆散 不是比較嚴謹的名詞定義用法他看到不能不講話有的時候是程度上的差別就算了 但有時候是某個概念意思跑掉 那會導致往別的方向引導或是失去標準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2 07:30:00「觀禪」的「觀」,不是「觀想」,「觀想」算是「止禪」。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2 08:20:00修習禪定時要專注在一個所緣境,內心專注朝向一個所緣境逐漸獲得定心,修習禪定也會稱為心一境性,就是說內心第六意識專注於一個所緣境,不是兩個、三個…以上所緣,所以才稱為禪定的性質是心一境性,於一段時間內心專注在同一個所緣境,前念安住,後念亦持續安住,由此來成辦定心。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2 09:06:00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2 15:30:00很多人盲修瞎練了一輩子,可能連真正的入定都沒體驗過。
Ger兄,透過自觀逐漸突破六七八識進去,你就知道人說話的方式,底下也是隱含著很深層的意識在裡面,畢竟相由心生。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1 15:35:00建議止禪不要一次分散專注在不同的所緣(標的)。不要又觀呼吸、又要唸佛、又想觀想。還有不要專注在眉間,道家守竅通常守身內一點,但守久了也是會有弊端的,你要守竅,不如守體外一點或一物(例如:牆上貼張白紙,畫上一點,作為注意力集中的目標)。另外,所謂的觀照,應該是清楚地覺察到你目前的身心狀態。
如果點香的話,睜眼我是會看香那紅點。守眉間是法師教的,他說守眉間,不然就看鼻子。我也是昨天才開始看鼻子。不然這些其實很早就教了。守眉間有比較專注,先前才是比較分散。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6-21 16:37:00沒有訓練的心,不是掉舉:胡思亂想,就是昏沉:想睡覺.訓練後的心,有力量住在所緣境,這個所緣越粗,越容易集中.但還是很容易跑掉,或睡覺.要靠時時提起"作意"拉回來.若數息,很會跑掉,就念佛,念佛還是很會跑掉,就經行.目標是能專注,不在於所緣是什麼.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6:56:00您把止和觀混淆了要修止 就好好修止 您提到狀態已經是散亂了所謂的觀 如果是心性法的觀 直接是以心性為所緣做止觀不會同時在不同所緣上做止觀 那樣除了散亂不會有別的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1 17:04:00類似道家守竅的方法,是有一定的弊端。所以才說守身外一點較好。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7:07:00道家不能解脫吧?依佛教的修法 專注在心性上 可以成佛 (但要先確定你認得出心性) 專注在身體裡的其他各個位置 是修氣脈的方式如果沒有師長引導亂搞的話 輕者氣亂 中者發瘋 重則死亡所以 建議G大還是去找善知識學完整 真的不推在板上問問就拿來修 ...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6-21 17:11:00止禪是修四禪八定,觀禪是修不淨觀四念處。不要盲修瞎練。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1 17:13:00比較像樣一點的道家丹鼎派,走的是「杳冥」一路(半睡半醒的心理狀態)。跟佛教走止觀一路差很多。道家走性命雙修,對佛教顯宗的批評是「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但止禪如果真要有所成就的話,沒有一定氣脈修持的基礎,也不可能。其實止禪就是練氣的方法,但修止禪如果修到連氣機都發動不了的話,了無生機,與枯禪無異。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7:40:00主要是因為道家對解脫的原理是[練身體 得到金剛不壞身 ]並且認為沒有因果緣起 所以 不會是走佛教證悟空性的路佛教修氣脈只是為了證悟空性這個目的道家修氣脈是為了練金剛不壞身 又不知道[身體是因果法必定壞滅]的道理 所以 就算都修氣脈 兩者也不相同若以佛家的見解 道家才真的是[萬劫努力難入聖]...i大上次的空性禪修書籍不知道看完了嗎?如果一個修持方式 沒有辦法解釋清楚這樣修為什麼可以解脫並且完全符合輪迴的原理 及相反於輪迴的解脫道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7:46:00那根本不用花生命去修持的 i大 真的勸您 如果您的道家
西想,對著它念佛號也好、呼吸也好,透過一個你相應的方法,保持抽離出來做壁上觀的角度看著他就好。不小心被卷進去了,再趕快抽離出來繼續保持,如此反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7:47:00修持沒辦法跟您解釋輪迴起因 通通都是[無因生] 那真的
這是以道家功法為止禪 再轉佛教觀禪的作法顯宗佛教止禪有另外一套止禪的方法藏傳密宗氣脈... 問F大吧...其實就是i大講的道家守竅道門修煉身 佛門證果心性 三教合一 在中國有人在實踐但後面轉佛教就看空正見跟心性 至少教理拿出來要對不過 光講這個很危險耶... 沒有老師在前面示範 穩定氣場 可能文字上去守丹 可能武火文火的問題就不行了不知道 各有因緣 大家保重 願修道途上平安
你描述的前三行可以一邊念一邊想別的狀態就叫做昏沉掉舉 這兩個細分是不同的... 簡單是說止的緣散亂掉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23:00G大 您知道明分和住分稍微變弱 就是細分昏沉了嗎?更不要說換所緣了...
說沒法到十念的話,七念八念也行。不知不覺都快兩年了昏沉掉舉其中一個是想睡覺,目前是不會有想睡覺的問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25:00不是只有想睡覺 那個是極度粗猛的昏沉了<菩提道次第廣論:[沉沒,謂心於所緣執持力緩,或不極明,故雖澄淨,若取所緣不極明顯,即是沉沒。]
法師說練這個要練心性穩定,亂想的話有時是念頭自己跑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28:00沒有[執持境的力道極強] 都算是沉沒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29:00對阿 所以希望不要亂想 然後 最好學一下經論 對於昏沉的形象會比較清楚 才不會一輩子修[昏沉]但自己不知道那樣很可惜 您這麼用心想修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31:00修止 和修觀 兩者方式不同 如果還不到一上手就止觀雙運目前是止和觀分開修的狀態的話 比較建議止修就止修明分和住分要強烈清晰 (久住新的次第可以了解)而觀的話 見解清晰 這兩者配起來就會有效**九住心(錯字)隔壁版ykkdc大上個月有貼滿多奢摩他的教授 可以參考
個人理解,呼吸就是修止不是嗎?練深呼吸遇事不慌。法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38:00數息(專注在呼吸上)是修止的其中一個[方式] 修止方法很多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39:00那樣還不到定力...止(奢摩他)要達到根本定的程度 必須要具備的條件滿高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40:00那您可以大概去了解一下 九住心是那些標準 及根本定標準
現在光念地藏聖號加呼吸就可坐一小時以上,這還不是定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41:00以及修"止"的目的是什麼抱歉 您坐上一整天都不一定是[定]不一定有達到[根本定]的標準 很多人因為沒有認識到細分昏沉 他可以3天不起座 但都在細昏沉當中 一點定都沒有
喔!九住心那應該是沒有,其實那我還不太懂。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達到那標準。一開始聽法師講入定的情況,自己還有點怕進去會出不來,現在是不怕了,但事實上,法師口中的入定情況,自己一次也沒經歷過。但呼吸和一年多前比,明顯是差很多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47:00隨喜您的用功 您可以幫自己[如虎添翼]一下 可以看一下經論當中 對細分昏沉的形象 和正確入定的描述包括[身輕安、心輕安、身受輕安、心受輕安] 和所謂的[心極堪能隨任運轉]的形象 特別是細分昏沉的形象 真的要很清楚 這樣可以避免一輩子努力修行走錯路願您順利圓滿
感謝!先前有一經驗蠻有趣,當時天氣還蠻冷的,晚上睡覺因尿急醒來,又懶的去上廁所,就在床上練坐,結果身子坐正後尿急的感覺就消失。大約坐了一小時後,去上廁所時尿的還蠻多的,但已完全無尿急感。就算不上廁所也還OK。之後在youtube上看到一影片,在講解丹田位置的,講師就說,有點想尿尿又不太想尿尿的感覺。放在下丹是指這樣嗎?當時講師一講,我就馬上聯想自己的經歷。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03:00可能位置上來說接近那個位子 如果是氣的話 會用意念的方示導氣 有時會配合寶瓶氣的上壓下合 這個真的建議要找善知識教 因為寶瓶氣的力道要剛好 雖然是閉氣 但不是一般我們用力式的閉氣 那會出問題的藏傳的話 噶舉派師長很多都會教 您有興趣的話可以接觸
今天聽法師講,他說:「就像把醬料瓶裡的東西倒掉,瓶子還是有點味道,可是瓶裡該有的東西完全沒有。」不知是不是在說我。XDD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1 20:34:00當你捨棄止禪的方法,而能因為輕安的作用,仍能完全不起念頭,才能說是奢摩他。不是說練氣一定要用道家的方法,才能練氣。念佛也能練氣。甚至講更偏一點,你真修禪宗無論是臨濟禪還是曹洞禪,真有效驗的話,你還是能練出氣來。只是禪宗不重視這類現象罷了。
恩,法師是說,以前在印度修行大多是練瑜迦,體位法之類,但佛法傳到中國後,通通被氣功打敗。昨天看一部影片,說拜佛108拜,其實也有練氣功效。看的我有點想拜108拜後再睡。結果當然是直接就去睡,一拜也沒拜。XD所以拜佛拜十萬拜除了培養恭敬心,還是有其它好處的。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20:51:00這樣練100年,都不會有進步。找個道場指引入門,不要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20:52:00要自己練,也可以,先持戒三年,等到體會戒心。再練止觀。誠心建議。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1 20:53:00一般而言,你修意念重武火的法門(例如:念佛),這類氣感較強。意念輕文火的法門(例如:微意聆聽聲音),這類氣感在過程中較弱。氣的品質會比氣感強弱更重要。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20:55:00能夠修出東西的宗教法門,都是由戒築基,攝心守意,減低習氣干擾。不然,修20年,都不可能有什麼結果。分享一個基礎功,在觀呼吸過程中,數息,只要出現任何一雜念,數習歸0,能夠一到十,十到一,再聊。曾經專注數息363下。被外甥誤闖房門破功。
覺的說,即便在網路上發文,留言討論,這當中其實也有氣在流通著。不知諸位留言大大有無這種感覺?
開個門就破功,看來又不是什麼正統功夫了XDDD有啊,細微訊息本來就在網路上流動,不一定要修行一般人有時也會有直覺。之前就有人說他修四念處,結果我直覺他是通靈的,後來他果然現出原形說他都在(禪定)觀人劫數XDDD沒事不要亂觀想放光,放光是心氣細微如空自然展現,條件不夠一直去觀反而造成阻礙
對呀!就像昨天還前天說的,覺的虛空中有很多訊息,只是自己未必有能力接收到。主要是自己兩個哥哥都有健康問題,希望能幫到他們。但其實很清楚自己的做法完全無效。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22:33:00完全不起念頭是頑空,要把念頭集中專注在一個行為上,這個行為可以是持念佛號,或是專注呼吸。自力修行如泥普薩過江,先顧好自己,真有能力再幫人。當心出現喜好,看到的文字,解讀也會有偏差。
文火是心意到而已,武火則是加上呼吸去加強,去搧風點火。下丹指的是丹田,在肚臍跟命門的中間。你想尿尿應該是生發宮那邊。虛空中的確是有很多意伏藏,這個人在清淨的時候自然較容易接收到訊息。尤其當聖者想幫你時,你會突然想通一些事情,而不是突然有神通或是大富大貴。人能常清淨天地兮皆歸。眉間那邊又叫天目穴,只是往生天的通道。練九住心也是要練到隨時都念在所緣物上面,答到心一境性,不是想到才做,或是發現了什麼才做。所以日常生活中,選一根方便隨時煉且你好上手的就好了。當住在裡面時,你會感覺跟別人講話,其實就像是在對自己講話一樣,只是透過這個緣而引發而已。在這狀態,自然不會產生什麼說謊、狂妄、羞辱這些東西,因為就像是自己對自己做這些沒必要的事情,且也無辱可忍。這些都是很自然而然都會展現出來的。九住心才達到奢摩他,身心輕安還要透過風息在體內運作,才到‘正奢摩他’。甚至你可以參考金剛經的最後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在藏著止觀的教法在裡面了啦!
九住心昨天稍微看了一下,沒很懂,就先放著。不急慢慢來,穩定就好。文武火以前聽過,也沒特別去研究。不過自己認定的止觀很單純的,怎麼大家都說的很復雜。好吧剛剛又稍微看了,自己還差很遠。還是這句慢慢來。
止觀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呀,只要知道修止觀的目的是回歸本心,在不違反本心戒的情況下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修行就好圓覺經前兩個菩薩問答,剛好一個是觀,一個是止,純粹是用思維修,非常單純,行住坐臥隨時隨地都能修行,你參考看看
一開始只要單純的聽想識,看著他運作,或是對著他念佛、呼吸,哪有很複雜。。。。多講的東西以後再說。
九次地定就很複雜,我要假設自己連初禪也到不了,然後永遠不要去研究它。日子才好過。先前看一篇淨空法師的文章,講看破放下,說看破就是觀放下就是止。這種比較好懂,適合我。
g大你看圓覺經前兩個問答,文殊部分講無明是幻相,看破這點,就是觀。普賢部分講知幻即離,正好是放下,就是止。至於要在哪邊修行呢?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
恩,研究九次地定那個對我來說,是增加煩惱。現在就還呼吸+注意力放眉心就好。昨天注意力放眉心就覺的差很多了,有進步的感覺。而且這也是法師很早就講了的,拖到昨天才實行。恩,先前才說頭腦簡單的人聽簡單句子認真實行就好,九次地定長篇大論不想看。又難懂。
不看沒差啊,我也是因緣自己練了幾年才發現有這東西,自然會與教法中的東西相同。既然呼吸上手,當想東想西時對著他呼吸就好了,一招用到底,真的不複雜啊。
恩,現在又在聽法師講經,他說:「修行很簡單,要修行就不要用大腦。」不用大腦的方式當初第一念就是一直念佛號讓大腦無法想,至少不要讓妄想帶著跑。這樣就好。法師現在說到,要用右腦,不要用左腦。
對著東想西想念佛號也是一樣的道理,日後再跟經典印證即可。先練再參照經典印證也有個好處,就是不會只是理上懂就以為自己會了。有名的例子如周利槃陀伽尊者,就是靠‘掃除塵垢’這四字成就聖果。
把整串留言再看一遍,不得不這麼說,F大的留言最讓我混亂,明明很簡單的東西,他就先否定,然後扯一堆複雜的訊息來,說那才是對的。然後就是要去找誰學完整,有系統,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38:00抱歉阿 因為[腦子不要想]卻能夠成就的人 很少
現在要去找誰有系統學,對我而言自找麻煩而已,無大用
也不是要怪你,主要就是我們的路子不同,畢竟有八萬四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40:00如果九次第定對您來說都是[很難懂]的東西
你那是用左腦的,我學的法師教用右腦的。基本相斥,怪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43:00相斥嗎? 倒也未必 先用見解清楚解釋了心性形象
有一種狀況是這樣,不管看到什麼訊息,都先反對,老實說這種情況我也有,現在我是會先思考自己為什麼會反對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47:00末學可沒有看到什麼就先反對 XDD 我就滿隨喜C大和y大貼的很多文章 也非常認同 XD如果您絕對您被"我"反對了 因此不舒服 那不好意思**覺得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49:00如果您不開心自己被我反對 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渴望被認同這種習氣在貼文時就已經有動機? 這也是可以觀察的因為像版上很多版友貼的文章 末學可是很認同、不反對的呢
恩,就是一些你提的訊息,引經據典那些,很多我都覺的其實不懂也沒差。知道越多煩惱越多,就變本末倒置 。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53:00如果知道正法 會煩惱越多 那大概您搞錯修行了 XD佛陀說法49年 是不是故意要讓您煩惱更多呢?那無知的畜生是不是最沒煩惱呢?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54:00像您這篇下面推文 勸您不要這樣修的版友很多看來大家都是因為有聽到一些正確見解 知道要勸您請問 您如果不知道正確見解 忙修瞎練 出什麼不好後果那是因為[很多正見解都不知道] 還是因為[知道太多]?所以 不知道正確見解 好像暫時腦子空閒 卻修錯路這樣應該不是當初自己希望的結果.. 何苦呢?像您這篇文章提到 誤把散亂當作定力 可能一輩子都在修散亂昏沉 但一輩子都誤以為自己有定力 這樣應該不是您所希望的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2 05:06:00佛教說的觀照是內心第六意識的功能,不是前五根識,止和觀都是內心第六意識的作用。推文提到九住心和九次第定是不同範圍的禪定,我在隔壁板貼的"廣論止"系列文,還沒進行到一半,目前大約只貼的三分之一,後面九住心的實修就會講到對治掉舉與沉沒,在修習九住心的過程中所對治的掉舉和沉沒,個別有粗中細三品,粗分掉舉、中分掉舉、細分掉舉,粗分沉沒、中分沉沒、細分沉沒,當內心意識於所緣的專注,完全遠離這些粗細分的掉舉和沉沒,內心意識才圓滿九住心的定心,獲得第九住心的等持。
某網友寫的幾個字,給貼過來下:成年人的妥協,一半是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2 05:15:00九住心是初禪近分定的前方便,圓滿九住心還未正式獲得初禪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5:15:00y大 還請您寫一下中分與細分的掉舉沉沒[形象]~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2 05:16:00近分定,當進一步獲得初禪近分定時,就是成就正式奢摩他了
理解一半是算了,無法溝通的時候放棄溝通。人與人相處的原則是,我們不同,但都沒錯。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2 05:17:00九住心屬於初禪近分定之前的止,而九次第定是屬於初禪正行定以上色界與無色界的四禪八定加上滅盡定,這九個稱九次第定九住心是連初禪近分定都還沒有獲得,九住心屬於欲界層次的禪定三摩地,而九次第定是色界初禪以上的禪定三摩地,所以這兩者是差別很大的。(九住心從第一住心到第九住心,對治粗細分掉舉、沉沒的過程,於所緣的住分、明分、執持力,到時系列文再看吧,隔壁版我怕一次貼太多,緩慢進行中)
反而這麼一來,y大貼的訊息能靜靜看幾遍,雖然仍是不懂就是。也算奇怪的因緣。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22 06:54:00我聽法師說 真正的"觀"要有很強的"止"當基礎一般我們以為的"觀" 只是在"想"的層次而已真正的"觀" 你觀大地為水 大地就會變成水
名詞習慣上用的比較鬆散 不是比較嚴謹的名詞定義用法他看到不能不講話有的時候是程度上的差別就算了 但有時候是某個概念意思跑掉 那會導致往別的方向引導或是失去標準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2 15:30:00「觀禪」的「觀」,不是「觀想」,「觀想」算是「止禪」。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2 16:20:00修習禪定時要專注在一個所緣境,內心專注朝向一個所緣境逐漸獲得定心,修習禪定也會稱為心一境性,就是說內心第六意識專注於一個所緣境,不是兩個、三個…以上所緣,所以才稱為禪定的性質是心一境性,於一段時間內心專注在同一個所緣境,前念安住,後念亦持續安住,由此來成辦定心。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2-06-22 17:06:00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2 23:30:00很多人盲修瞎練了一輩子,可能連真正的入定都沒體驗過。
Ger兄,透過自觀逐漸突破六七八識進去,你就知道人說話的方式,底下也是隱含著很深層的意識在裡面,畢竟相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