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Daehunny 提供的《大法鼓》影片連結裡,聖嚴法師的說法,通常是朝廷(國家領導、中央政府)認可,而且精通原文能夠翻譯、並且主持法會,才可能被稱為「三藏」法師。末學我想到,神秀禪師(惠能禪師的師兄)是否符合被稱為三藏法師的條件,畢竟唐朝(武周時期)武則天政府認可的國師是神秀法師,雖然說民間普遍在惠能法師的門下求學、聽經聞法,因為惠能禪師可以深入淺出的解說,就像是「科學普及」。但我不知道神秀禪師是否精通梵文、巴利文或是當時西域國家的語言?神秀禪師好歹也是弘忍禪師的首席弟子,佛學造詣也不容小覷。小弟我又想到一件事情,我曾聽過一位講師分享「和製漢字」這個術語,當初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在翻譯西方的學術辭彙,有一些字根是日本為了容易理解、讓語意通順而創造的,例如:社會「化」(Socialization)、能「力」(Ability)、濁「度」(Turbidity)、兼容「性」(Compatibility),這些複合字(_化、_力、_度、_性)被轉譯為漢語,有時候我們在讀社會科學之類的論文,如果是直接讀中譯本,可能會看不懂,但如果懂得原文的「語境」,再去讀原文,可能就更易於理解內容敘述的「情境」。「太陽の楽園~Promised Land~」這首歌,Promised Land的原意是「應許之地」,原本是西方社會的「泛基督教」所信仰的「天國」,但如果把這個「樂園」與「淨土」聯想在一起呢? 雖然現在這個末法時代,我也不敢保證「任何會唸阿彌陀佛的人」都一定能往生淨土,可是善根深厚的人、對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有信念的人們,也許能夠仰仗著佛菩薩們的慈悲願力,被渡往這些「Promised Land」。但到底要怎麼「發起菩提心」呢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