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想起小時候,是無我沒錯

作者: todao (心裡有數)   2023-10-29 16:16:14
剛剛想起大班時的事
有天早上等娃娃車
望著天空
突然想到:什麼是我?
我感覺到的我
跟其他小朋友感覺到的我
是同一個嗎?
現在知道了
大概是那時候剛來這世界沒有幾年(六歲)
對於「我」的概念與執著還沒那麼深的關係
從這個自身經驗來看
確實「我」是一種幻覺沒錯
是年紀越大
就會越執著的一種幻覺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10-29 16:19:00
讚嘆你小時候就有這種心思!我對那時期幾乎完全沒記憶了,那時候我應該是整天都想著要玩而已
作者: todao (心裡有數)   2023-10-29 16:24:00
d大,我一直記得這事,因為是我無法理解的,而且是到了現在發文前才真的了解我以前甚至不知道要如何描述小時候的這個疑問是說小時候會有這疑問,應該是有相關因緣了,總之現在知道答案了,感謝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0-29 16:29:00
隨喜,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todao (心裡有數)   2023-10-29 16:29:00
而是因為是自身經驗,所以能肯定「我」真的是後天再強化的概念了B大,隨喜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0-29 16:39:00
你可以深入去想一個問題,你怎麼能感知(我)這個虛幻?那個能感知是什麼?
作者: todao (心裡有數)   2023-10-29 16:51:00
印象中,那時無法具體用言語描述我的疑問,就在心裡想這樣,可能跟望著天空這舉動有關,因為我現在的記憶就是我那時是望著天空想這件事的可能不知怎聯想到的那時可能是先想到我自己,再好奇別人的「我」跟我的「我」是一樣的嗎B大,現在的話,我傾向覺得那就是五蘊運作時會出現的幻覺猜應該是業力導致就跟看到某個陌生人會很喜歡或很討厭一樣?過去世的業所致?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10-29 18:19:00
b大跟原po的分享讓我想到楞嚴經十番顯見篇章中的「顯見無滅」。以原po的例子,那個時候有一個能感知的你,現在也有一個能感知的你,這個能感知的「東西」,就是我們的「覺性」。雖然隨著時間經過,身體變化了這麼多,但能感知的「覺性」是不變的,它永遠都在,無增無減,無生無滅。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23-10-29 18:21:00
思考看看..只是供思考看看..你們覺得佛說的前世 是屁嗎?https://tripitaka.cbeta.org/T15n0653_003且不管佛 什麼叫阿卡西紀錄? 你覺得阿卡西紀錄是空嗎?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0-29 18:30:00
業力形成身心,身心形成業。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23-10-29 19:11:00
另一個觀點 史威登堡 https://youtu.be/aihBNiLl9uc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3-10-29 20:03:00
舍利弗!諸法實相畢竟空寂,即是佛道,上次有人引佛藏經的前段在吵架說空不是第一義要另外有實體的東西在... 最近討論過這次我回頭看佛藏經 是跟最近討論類似的結構 他要破的是把大乘空導引去極度無為的涅槃的路線 而他要的第一義空是要可以生出佛菩薩萬德功德莊嚴的路線這是在空的意義講清楚 好了 空了 那要無為涅槃 還是萬德莊嚴這在天台判較其實有討論 中觀 通教 通前通後 取中觀空有人的路線取中觀 但是路線走無為涅槃 這是通前有人取中觀 往後取 萬德莊嚴 再認真心 這是通後因為天台判教 是藏通別圓 是把唯識跟真如判在中觀後面楞嚴的話是真如系統 從真心再拉回來講因緣開闔中觀的話是先獨自辯論到 諸法自性空 再依宗派看有沒有真心楞嚴的論法比較接近寧瑪...https://youtu.be/GU__nXDLmsI?si=F7spOWSTEFvA5IeO兩分二十二秒開始的段落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0-29 20:38:00
其實也沒這麼複雜,就『事』與『理』。二者不要偏任何一邊。完全不偏的方式,就是知道『事』跟『理』是同一件事。就像一顆圓形籃球,裡面空心,外面有皮。沒有皮的球?乾扁的球?都是不是球。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3-10-29 20:49:00
推介一本書: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1806↑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二個錦囊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10-29 20:59:00
阿卡西紀錄肯定是存在的,我覺得那就是眾生阿賴耶識的具現化,但它不是「物質」,換言之我們人類的眼耳鼻舌身皆無法感受到,它在法界中,只有心有辦法跟它感應,就像處於「wifi網路環境」一樣,網路一直都在,只是我們不知道「wifi密碼」,無法跟它連結。所謂開啟「宿命通」,應該就是指跟它連上線的狀態。但無論如何,它一樣是「虛妄相」而已,我認為不用執著它,隨著修行的過程,心漸清淨,自然會跟它連上線。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3-10-29 21:02:00
(另外c網友舉的這段視頻,其實我過去在隔壁板每一場達賴喇嘛的每一場傳法都有發法訊,當中都有直播連結,之前id暫停三年也是三年疫情時間,這段期間尊者也因疫情沒舉辦大眾講經法會,如正入疫情前跟華人請法團講<辨了不了義善藏論>,原本接下來也要繼續講但碰到疫情延後,我要說的是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10-29 21:07:00
而且連上線之後也有能力深淺之別,例如能力強的有更高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3-10-29 21:07:00
每一場直播我不是只有於佛板po法訊,且每一場自己都有跟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3-10-29 21:09:00
像是c網友貼的隻字段落,其實在尊者其他講次當中也有講的更多更清楚,所以建議可再多聽聞其他講經法會,會有更深入廣泛了解,yt的視頻也比我發的法訊晚放上去,如果過去長年有在跟的話,有些現場直播完也沒放上yt頻道就錯失了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0-29 21:18:00
然後另外一個簡易判別方式: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3-10-29 21:18:00
達賴喇嘛尊者的yt專屬頻道:https://www.youtube.com/@DalaiLamaWorld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0-29 21:19:00
佛陀要圓滿智慧,不可能只單單修不著相,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肯定會教導如何發願,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3-10-29 21:21:00
(尊者最近一次對東南亞請法團講經,是上月9月講<入中論>)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0-29 21:21:00
如何成就圓滿波羅蜜,一切種智,如何度化眾生。從這些角度就可以有基本判斷,一部經論是否屬於全面性。或者著重哪一區塊。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指標。
作者: todao (心裡有數)   2023-10-30 04:14:00
感謝您們,學習了是說稍早看其他佛學討論區,突然想起B大的問題,即:為什麼能去感知到「我」這個虛幻答案可能是「記憶」例如,完全不同的二世,隔世原則上已沒有前世記憶,所以看到前世的照片或資料,也不會產生「啊那是我」的感知而同一世內,即使嬰兒跟成人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外型及思想,但因為全身細胞是持續死亡及新生,且新生細胞是複製舊細胞出來的,所以一直保有先前記憶,所以會形成「我」的自我認同其實新的細胞與已死的細胞根本不是同一個細胞了,講起來成人與嬰兒早就是不同人了記憶在建構「我」這個幻覺上應該扮演蠻主要角色如果一個人只一天的記憶能力,估計每天早上起床照鏡子都會嚇一大跳問說這是誰純粹就是按生物本能,餓了就找東西吃,別人拿棒子打過來時舉手防衛這樣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0-30 09:56:00
有相續性,所以『不斷滅』;有變化性,所以『不常一』。不過這是屬於『有為法』的特質。『無為法:解脫涅槃』正好反過來:相續是描述形相,無為法沒有形相,所以『不相續』。變化同描述形相,無為法沒有變化,所以『不變化』。變化同描述形相,無為法沒有形相,所以『不變化』。其實如果你仔細觀察這二者,正好形成一個類似時鐘的『圓形』。一個在描述『圓周』:相續、變化。一個在描述『圓心』:不相續、不變化。輪迴是因為錯把心住在『圓周』上跑。一般講的心隨境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解脫就是把心住回去『圓心』。然後,第二個問題是『身』要住哪?『身』代表行為,有作為。聲聞主張,作為也不要了。形成:『偏真涅槃』。菩薩主張『圓周』本身沒有過失,不必捨棄,圓心圓周都保留,形成所謂的『大般涅槃』。我們凡夫就是完全迷失圓心,只剩下圓周,所以造業輪迴。『業』的翻譯:動作、行為造作的意思。白話而言,心住錯位置,妄動。前面有討論過,輪迴是因為『煩惱』,煩惱是『意業』。所以t大想解脫,可以先認識涅槃,認識圓心。迷失圓心的過失:盲目無止盡的繞圓(沒有煞車系統)。捨棄圓周的過失:無止盡的停止。(斷掉油門系統)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10-30 13:27:00
楞嚴經中也有一個比喻很不錯,分享一下:喬陳如尊者說,以客棧為例,客人來來去去,主人則常住不動。客人就是我們的身、心,主人則是覺性;尊者再講一個比喻,比如雨後太陽照射下來,清楚看見空中有很多塵埃動來動去,虛空則不動,塵埃就是我們的無明煩惱(妄心),虛空則是真心本性(覺性)。只要認知到我們有本不動的「覺性」,心安住在此,不要住在動來動去的東西,如客人、虛空中的塵埃,那即是進入無為法的境界,以金剛經的標準,已入賢聖之列。雖然這樣的境界離成佛還有距離,但足以斷輪迴、了生死,解脫了。
作者: todao (心裡有數)   2023-10-31 00:32:00
專有名詞太多看不懂,還是謝謝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3-10-31 14:54:00
是哪一個看不懂呢?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3-10-31 15:13:00
心理學上說的在兒童成長階段建立的人格我跟我執還是不同 不能完全混在一起談 舉例來說 沒有人格我 還不太能區分自己跟其他人的幼兒階段 還是會把喜歡的東西東西抓來放到身前(貪) 而且在照顧者沒有提供很好的照顧的時候 會先用音聲溝通 再來是哭 有些可能有發展出攻擊動作 去打他的照顧者或是同伴(瞋)嚴格的我執要怎麼斷? 就...去比較嚴謹的地方學讀書還是希望去獲取前人的成功經驗...何況這是不太變的東西 再來就是要分好宗派 各宗派用的空觀理論跟實際操作動作是不一樣的 彼此之間也要相合對上 先把這些釐清我講得太玄 白話一點 如果是南傳取向 問說四念處怎麼修 如果是漢傳取向... 懺悔 聽經 要不要往生? 怎麼靠進真心?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0-31 17:47:00
t大可以觀察一件事,既然知道了『我』是虛幻的,為什麼還會煩惱(例如生氣) ?就像明明知道阿凡達電影是假的,為什麼還會想去看 ? XD
作者: hotginhigh (BB)   2023-11-04 08:50:00
我小時候也常有這種感覺欸,會想說我是世界的主角嗎?我是什么,別人是什么? 別人跟我有同樣的感覺嗎? 我是我 其他是虛擬的嗎?長大後覺得自己真無知,自己是不足一提的微塵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3-11-04 12:44:00
嘿 自己本來是佛
作者: tc2021 (Ορθοδοξ\)   2023-11-08 21:09:00
推文看完還是沒有答案。不過這個自我意識的問題至今我也沒看過各領域有什麼真正的答案。我可以感知我自己,這已經是存在的最大奇蹟了。網路常看貓的影片,有時在想貓也有自我意識嗎?一定有,那麼那個正在感知自己是貓的存有,不也是一種「我」的經驗?再大膽進行思考實驗,手機電腦有自我意識嗎?我敲打這些字,為什麼別的手機不會反應,就手上這台有反應?手機有「我」嗎?佛學只能解決14無記以外的問題,存在的奇蹟應該至今無解,提出答案不見得就是真解…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1-08 21:55:00
「我」是一種覺知,通俗來講 "心",能感覺的那個心,能思考能判斷的那個心,一般是這樣去認為。這個心觀察到細處,那實際上是一剎那一剎那生滅而且連續比較麻煩的是在於,如果只是一剎那,還不至於有 「我」的感覺產生,因為連續不斷的生滅,就有一種維持性。就像我們的手有感覺,實際上是整個身體循環,連續的循環如果打麻醉藥,這手就會暫時失去覺知,麻醉退了,這個手又會恢復覺知能力。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乃至於心識的知覺都一樣~那有點類似吊扇,本來只是幾個葉片,但連續的轉動,就會產生 "圓形" 的錯覺。我們的心識也是這個原理,剎那的「能知」連續的出現,就形成了「我」的一種錯覺。而一般更廣的講法,會把整個身心當成一個完整的「我」。這個「我」的產生,同時會產生「我所」。所見、所聽、所聞、一切的所覺知的人事物等。而也正因為這二者的相續性,我對 <-> 我所,彼此之間會產生分別,愛與不愛的心出現。這就是佛法講的 貪嗔,不知道發展原因而迷失下去稱 "癡"因為有愛,就開始造業,造業則延續了下一期生命。周而復始,就形成了輪迴。一般所談的解脫輪迴,是以這個認識觀察去斷我執。更深入一個層次會談到 「為什麼會有生滅的現象」那就是有關於「心性」的另一個問題。這個是一些觀念分享。所以原po所認識的,是非常正確的體驗。至於為什麼我可以感知我自己 ?這點可以去觀察自己的手,為什麼自己可以感知自己的手,因為能感知 與 所感知,本身就是一體的。「能感」屬於單一性,「所感」屬於變化性「我」的錯覺會產生,主要也是這種單一性無法辨識。所以才會認為有個不變的我存在。一般除非修禪定,或者生活中有重大中斷相續,否則一般人沒有學佛,很難去認知到這一個細節。這個禪定不見得是什麼功夫,主要指內觀身心變化。「心」如果不會變化,那我們永遠只會停留在過去的某一刻不會有現在的感覺,也不會有未來性的感覺。就像「身」如果不會變化,那我們永遠都是剛出生的小嬰兒~這是一個比較簡略的觀察。
作者: tc2021 (Ορθοδοξ\)   2023-11-09 06:40:00
那是在越過特定存在個體現象之後的討論,就跟無法得知宇宙大爆炸原因一樣,始因存而不論,只能探討後來的現象。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1-09 08:38:00
始因,就會探討到前面提到的「心性」。就佛法而言,迷失不覺「心性」本質,才會發展後續。「心性」本質為何 ? 有二個例子描述可以參考。(1)《華嚴經》當中佛陀提到 :「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2)《六祖壇經》當中惠能大師證悟後提到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是對於「心性」的各種描述。我們常問的「開始」「從哪來」?實際上是因為生活在相對法世界,所習慣的各種錯覺。所謂的相對,就是有開始、有結束,從哪來,往哪去。我們心性的本質卻是,無始無終、無來無去,非空非有。你如果想知道「心性」的各種特色,可以看《華嚴經》。在「心性」的世界觀,一秒跟一萬年是同時的。台灣跟美國的距離,可以是零距離,不用搭飛機。有點類似奇異博士,劃個圈就到。完全超越我們這個世界的經驗法則。簡言之,我們的相對世界的本質是非相對性的一種心性。我們一念迷失「心性」,產生虛幻的波動現象。這種波動生滅現象,產生了後續我們前面討論的「能所」。「精神」跟「物質」就同步產生。「輪迴」屬於最深沉的迷失,淺一點的迷失屬於「四聖界」那對於我們人類凡夫而言,當務之急是處理「輪迴」問題,「輪迴」的根本是執著有我的錯覺 加上 因這種錯覺而產生對於這個世界的「想要」。(「不想要」也是歸類「想要」)我不想要他這樣對我,我不想要怎樣怎樣...反面的想要。其實我們一直都在使用「心性」的能力,只是用成了輪迴,我們死亡,業力卻可以引生下一世,業力也是我們心性能力所以才能夠超越身心死亡,確有超越生命相續的能力。佛陀的最終圓滿教育,就是教我們恢復這種本來的能力。所以才有前面那句話,本來具足如來智慧德能。《華嚴經》有句滿知名的話,之前板友有引用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突然想到一個生活例子,也許可以稍為模擬 :我們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所看的投影大螢幕,裡面的人事、物、時間、空間,是不是來來去去~但是對於在座位上能看的我們,其實一直都坐著。也許可以從這去體會。還有另一個例子 :「有為法」跟 「無為法」是一體但相對性質。這就像一支筷子,從橫切面看去,是有起點終點的長度,但你從正面看去,卻只是一個點而已。所有的訊息量全部壓縮在一個點。類似檔案 跟 影片播放的差異。這些都是模擬的比喻。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3-11-09 14:42:00
「有為法」跟 「無為法」是一體 (X)體在哪?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3-11-09 16:47:00
無來處、無住處、無去處。你在平面找不到,因為那是垂直面。就像你筷子,橫切面有左右,正面只有一個點。你認為有個地方是橫切面的習性,縱切面沒體。所以用相對世界語言來描述 : 體性空寂而非斷滅。《巴利大藏經·小部,自說經》::「比庫們啊!是有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無為法)存在如果沒有了這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則一切生的、長的、因緣和合的就無從解脫。」p大可以去看南傳的阿毘達磨,涅槃是有分心的心流結束。有分心其實就是阿賴耶識,但這不是體,有分也是生滅法,在沒有心路過程活動的時候,有分心會自動生起維持生命。能令有分心生起的那個才是體性,也就是心性本源。那個體性非緣起法。前述涅槃指般涅槃,阿羅漢活著的時候證悟涅槃。所以實際上,有分心動或者停止,都不影響無為法。如果再用到大乘法的理解~舉個例子,你用自己的手掌握拳,是不是會產生觸覺。會有能觸跟所觸,但是你張開手的時候,觸覺就消失了。你確實感覺到觸覺,但是觸覺在哪 ?大拇指、食指、小拇指、手掌 ? 都找不到實體。所以佛說緣起法。無常觀 :有生有滅。 無生觀 :生而實不生,滅而實不滅。無生觀 : 例如《心經》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這個是聲聞法跟菩薩法修持的差異。般涅槃是心流的停止,並非心性的斷滅。佛陀時期的印度教,梵我是離開五蘊之外獨立的至高,後來的印度教吠檀多學派的商羯羅吸收了大乘佛法的教理,重新詮釋了梵我的定義,所以後面才會延伸很多問題。羅摩努闍(RAmAnuja,1017-1137)認為商羯羅的思想幾乎是印傳佛教唯識宗論師陳那的思想,因而稱商羯羅是「以吠陀教遮面的假面的佛敎徒」。(這段引用網路的資料)至於為什麼說南傳的有分心是阿賴耶識,玄奘大師在印度留學有十九年之久,也交流過不少上座部高僧僧團。玄奘大師翻譯《成唯識論》當中提到,上座部的分別說部,將阿賴耶識密意解釋為 : 有分識。世親菩薩《大乘成業論》提到 :「有如上說持種識體,即依此識。赤銅鍱部經中建立有分識名,大眾部經名根本識。化地部說窮生死蘊。」現代南傳上座部,其實就是赤銅鍱部(分別說部)。
作者: jksen (Sen)   2023-11-09 20:51:00
有分心與阿賴耶識的異同 https://ufile.io/nwejxodt商羯罗是假面的佛教徒吗 https://reurl.cc/7MNnNy
作者: Ernest (sean)   2023-12-09 16:50:00
眼耳鼻舌身意,在意的部分因為塞進去的名相分別尚少,所以沒什麼干擾執著,但是其餘五根升起的受,會讓你貪瞋癡,我執不是單指這個識想一下為什麼是說六根清淨
作者: todao (心裡有數)   2023-12-11 16:11:00
謝謝大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