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hugf (cute)
2024-02-17 14:12:48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與破四相(1)
發文原由: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08098017.A.0C7.html
一如往常,關於佛教的文,下面永遠會有一些學"佛學"的鄉民激進回文。請注意,我用的
是"佛學",而不是"學佛"。對我來說,兩者天差地遠。
佛學只是知識,你考試辨論可以拿100分,但在日常生活、境界現前,你是零分。你不是
真正在學佛,你也無法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裡面的推文我有提到
應無所住生其心、破四相,不會做私訊我,不要毀謗佛經。有些東西非文字語言可以表達
。
刀子本身沒有問題,你不能看到有人拿刀殺人,就去怪罪刀子。請記得,佛經本身並沒有
問題,有問題的永遠是人。
有幾位鄉民私訊小弟該怎麼做,小弟想說直接發一篇文章分享。
正文開始:
不免俗先引用經文:
***************************
<<金剛經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
、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金剛經 莊嚴淨土分第十>>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在看接下來的文之前,你要先有一個基本認知:人間是一場幻象。而這個人間,是從你的
頭腦幻化出來。製造這個幻象的人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頭腦)。
而要對你的頭腦解釋(或壓抑、說服),基本上是徒勞無功的。想像要叫一個小偷假扮警察
去抓他自己,是不是有難度?
看到這裡,你會說這樣我是不是沒救了?
還好,假的永遠是假的(頭腦),你還有一個真的東西在裡面運作,這個真的東西,以佛教
的術語叫作法身,你可以稱它是佛性、空性
不管叫甚麼,這都是一個名相,暫時用一個名詞讓頭腦去抓,否則你會不知道我在講甚麼
。
這個佛性、空性,24小時一直在你的背景運作,只是你這一生忽略掉他。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心,就是你內在的佛性、空性。無所住,就是你要要放掉你的頭腦
。頭腦一旦介入,就沒有無所住了。
頭腦放掉,事情你還是很清楚,不是要你做一個白痴。
假的放掉,真的就會出來。
真的不用去找,因為它一直都在。你只要把假的放掉。
借假修真,也因為假的,你才有辦法看到真的。
假的,就是你的頭腦。
不過你現在會幻化出這個人間,也是因為你的頭腦,如同上面講的,要小偷扮警察去抓他
自己是不可能的。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一點開始討厭你的頭腦了?
其實人的頭腦,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但你不能讓他取得主宰地位,他只能是一個僕人或小
幫手。
動物界可以看的更清楚,一條魚只有7秒鐘的記憶,兩隻狗互看不爽吠一吠至多咬一咬就
沒事了,但靈性較高的如大象,因為頭腦較優,所以還會有復仇的動作,你欺負過牠,牠
會帶隊去踩爛你的農田。
你跟一隻大象說,不要讓你的頭腦取得主宰地位(無所住而生其心),像一條魚或一隻狗
一樣,牠能夠接受嗎?
人就不用講了,因為頭腦比大象更優。所以做出的事情肯定是比大象更惡劣。
總之,假的放掉,真的就會出來,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核心概念。
這裡要提醒你一下,你有"放掉假的"這個動作,那還是假的,還是刻意,佛陀要你降伏其
心,最後是不降而降,一個很自然的現象。
你不吃雞排不是因為壓抑,也不是因為你知道炸物不好所以不吃,而是你真的不想吃,即
便東西放在你面前你也不為所動。
因為你讓假的佔據太久了,所以初學者還是得要經過"刻意放掉"這個動作。
在真正不想吃之前,你還是得做一些反覆練習。
再講個簡單的例子,睡覺要教嗎?還是要叫嗎?都不用,無所住而生其心自然就睡著了,如
果我教你一套如何睡覺的方法,你照這個方法,絕對沒辦法睡著。
你有沒有看過一種人在開車
屁股坐在駕駛座前側邊緣,頭往前伸著,快要貼近擋風玻璃,身體緊繃,時時刻刻緊
盯前面的路,右腳踩著煞車板,剎車隨時就要踩下去,整個人彷彿只差沒打開天窗站起來
開
車
你問他開個車為何如此緊張,他回你說並沒有,跟你說他是在注意路況,他說他很小心,
他很有把握可以處理各種路上大大小小的突發狀況,是你太嫩了,你才不會開車。
旁邊剛學開車的新手,似乎也感染到這種氣氛,以為他是車神,他真的很會開車。
你呢?你覺得他很會開車嗎?還是笑而不語。
開車一開始是要學的,但學到後面,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才叫真正會開車。
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後,你會發現事情做的更棒、更圓滿,且是不費力的,需不需要再破四
相?不用了,你裡面的神性、佛性已經出來取得主宰的地位了,你本自具足,你本來就有
的,一切出來都是最佳的狀態。
頭腦最後也會不得不臣服,因為頭腦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自然而然退下來,轉變成僕人的
角色。
六根接觸外境,現實生活裡面去體會、去玩,才有辦法讓真心出來,你一旦體會過它的美
妙之後,你會回不去。
這是無形的,所以你只能自己去體會品嚐,我沒辦法拿出證據或數據來告訴你佛性、空性
的存在。就好像你沒辦法教我甚麼是真正的開車。但是,你知道你自己開車的時候是真正
自在的。
自在,無法用言語形容,這是另外一個世界的東西。
接下來有機會,我會拿更多的練習方法和生活例子來引導你進入"它"的世界。
(待續)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4-02-17 14:59:00推 angela0319
前天才看了... 妙吉祥版 四念處 T17n0843_003(記得12年前隱約掃過 但當時不瞭解深意的)
an大問得很好呀...道理是那樣 具體行門 要做什麼事情?一直想這個道理就好了? 要不要打坐? 要不要參話頭?正修大乘止觀怎麼修? 要不要修懺悔? 可不可以一句佛號念到底? 要講大乘解門就多少要能解釋大乘行門其實佛陀應化身在世上還是會受誹謗就是了經典有個故事是說為什麼不去度脫難調眾生 他是用三種田地去說 良田 一般田 貧田 出家的聖弟子如良田信三寶的在家眾如一般田 佛陀要有好的收穫 要先顧好這兩塊田地
學佛的目的是到彼岸,但是不了解什麼是彼岸,怎麼到的了?吃素、誦經、念佛、朝山、拜佛……等等這些行為是回歸彼岸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知道彼岸在哪裡,這才是重點。就好像要去台北,可以開車、坐車、坐高鐵、走路、騎腳踏車…隨便,看行者相應的是哪個方法,重點是知道台北在哪個方向。所以行門跟解門哪個重要?我認為解門最重要,解門通,行門所做一切才有意義。六祖壇經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最近有人推薦主動脈醫師的佛學分享 鄧惠文節目上的這段我有印象 他被問到說你說的生活禪很美好 要怎麼修? 他的回答是要先去上課 要聽聞佛法的道理才行
您好現在才看到,關於無所住跟破四相念處經完全有講怎麼做了,我就不贅述了關於您長期學佛的體悟到的方法,可能也很有價值但其實心沒有那麼複雜 心就是瞬間的認知只是心可能因過去的習氣或無明而被污染四念處就是一個練習讓心清淨的方法您舉例的頭腦很有意思,但是其實你說的頭腦只是無明驅使的頭腦 四念處整個過程是要用頭腦去控制的所以您把頭腦定義成專指無名所蓋愛結所繫的頭腦了這些其實佛陀都講了,佛法沒有那麼複雜其實這真的是大乘跟當初佛陀傳授方法的差異以下只是個人想法:即使大乘演繹出佛性空性,而這些其實當初佛陀在世沒有特別說,但他其實都討論了。大乘把簡單的道理複雜化,但也幾乎沒有脫離原始佛法的範疇。有沒有刻意很有趣,但在心念沒有達到沒有雜染產生當然要刻意。不刻意是結果。佛陀說的四正勤完全是一個刻意的過程對於凡夫而言,即使偶然達到不刻意的境界,但我覺得刻意的四正勤常駐還是必要的,因為不刻意只是暫時的達到的體會,並不是最終目標。我那時想說的是,無所住在金剛經並沒有講怎麼做您長期學佛體悟的方法也很好,可見大乘佛教其實是相通的,但是大乘有沒有有系統明確的教人怎麼無所住?我相信有,但是內容我相信會跟原始佛典非常相似那為什麼不直接學習原始佛典,佛陀當時講述的方法就好您說的借假修真,那是中國化的玄妙說法沒有那麼神奇啦,其實就是無為法有為法佛陀體會到到達到的無為法(彼岸、涅槃)無法直接到佛陀也是找到有為法達到了,然後他把通往無為法的方法有為法傳授給人 就是佛法 所以要不要刻意?佛陀指出了通往涅槃的道路,我們要做的是順著他的指引一步步親自走這才是神奇的地方,透過佛陀的指引傳述的方法,我們在路上了其實我認為大乘說的佛性這個東西有點太過我認為那個只是在說 佛陀到達的彼岸,跟必經的道路,是人能到跟能走的,佛陀也有保證這點
我蠻想知道為什麼會小乘轉大乘,的理由因為我認為原始佛典內容幾乎沒有邏輯上的矛盾,但是大乘很多東西不但彼此矛盾,甚至有些基本就跟佛陀在世的原始佛典矛盾了,例如成佛。我真的蠻想知道要轉大乘的理由。我曾經想過,可能慈心悲心重的人學習原始佛典會有很大的無力感。因為佛陀的方法確實無法解救所有人,必須要有機會學到且願意照著做但是,我又不認為有任何的方法,除了原始佛典的佛法,可以究竟滅除掉人的心苦我不認為大乘的方法,比起佛陀在世講述的修行方法,可以更有效更廣泛的解救人。
所以你認為大乘法不是佛所說的法嗎?如果以這個觀點來看,當然就很難了解為何佛要花三大阿僧祇劫修十波羅蜜和眾生結緣最後圓滿福慧兩足尊。滅除自我的苦,只是通往成佛其中的一個節點,佛因為菩提心的緣故,在此之上可以不在乎花費多長的時間去幫助他人止息苦,進而令人發心趣向成佛
我認為如果佛陀在世的講述為真,那麼他在證道前並沒有滅除自己的苦他證道後想幫助他人滅除苦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所以他第一個想要傳法給他的阿羅羅迦羅摩跟優陀伽羅摩子兩個老師,但他們不在了於是接著傳法給憍陳如等五隨從 一切都是自然不過的事
在斷除煩惱障上,八地菩薩與四果阿羅漢等同,第八不動地的菩薩可以入四果但不入,而是繼續圓滿度眾生的願波羅蜜多
您說的花三大阿僧祇劫修十波羅蜜我其實不是很在意,因為未開悟輪迴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佛陀在未開悟的菩薩狀態還是要輪迴好的,很可惜佛陀在世沒有多多講述比阿羅漢境界更高的菩薩境界,謝謝!
大乘淨土宗喔 簡單的說就是 一般人要靠念努力工作才能財富自由 淨土宗告訴你直接找馬斯克來投資你那一般一無所有的人對這件事是鄙視的,他覺得人一定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不開槓桿,全憑自己努力XDDD有道理,這樣才會穩健,但我還是選擇找馬斯克…大小乘講空性、無我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唯一的差別在
這個不是一般人認為喔,佛陀親口說只能靠自己...淨土
阿羅漢沒有佛具有的正遍知,而正遍知就是圓滿十波羅蜜而來,解脫上菩薩沒有高於阿羅漢,但在智慧上阿羅漢是不如
他幫你轉到更好的班級,光這點就成佛保證了耶你覺得你可以靠自己,當世解脫成阿羅漢,我佩服你啊但是我跟你說,一般人連原生家庭跟經濟這關都打不過了你要打得過無始無明,你天生神力,那也是讓人讚嘆你看阿姜曼怎麼講的,9歲出家,每天勤修十幾小時到40
佛陀在世的時候人間不苦嗎,期待來世或淨土是失敗主意主義佛陀希望人學習他的佛法最好今生成就
幾歲才證果,誰可以一天內觀12小時以上? 我佩服他笑死,你這種想法才是失敗主義,不借法界力你要出國最好靠游泳的,這樣才不叫失敗主義那你不要搭飛機,不要跟銀行借錢我就說一無所有的人才會自以為理性,一切要靠自己你去問郭台銘的小孩,給他選,他要不要靠自己
不然咧,你這個不是基本問題嗎? 你現在是那種新警察認為自己的理性懂了佛理,要靠自己去慢慢思考觀察
沒有人說不需要啊,你可以修習之後轉念佛啊觀無常無我、正念正思維,這個基本觀念以現代人的智商大概3年就可以學到很純了,剩下的完全都是內證的程度你想通了,跟你實際身心能不能空掉,完全是兩回事
祖師就告訴你佛力加持,可以直接幫你開顯這些境界你現在就是非要自己懂,自己摸索,那你的自由啊
但是你認為靠淨土加持是失敗主義,就是井底之蛙之見等你內觀到發現,意識界中有無窮的「習氣成瀑流」你根本無法完全淨化達到十方盡入虛空時,你就會發現它力的
嗯嗯我道歉 把更高等的修行方法當成沒用,自己只在幼稚園。謝謝您
重要性,但有很多笨蛋(不是說你),他們甚至連這一步都沒有達到,終其一生在追求知識,希望你不會變這種人如果要花時間研究知識,不如去賺錢,還比較實際我目前聽不出來你是不是在酸,但是以你自己的利益來說最好先抱持不可知論,對於佛力這些祖師一直開示的秘要如果可以把你的理性路徑先放一邊,而不是先排斥,多年以後你會很感激自己,當年沒有自絕後路
謝謝BRIAERIC2揭露了那麼大的秘密,感覺很多修行者都有一樣的體會我以前已經聽過很多人隱約說過,您是很明白說的
不是我揭露的,阿彌陀佛是光中之王,是釋迦牟尼佛揭露的,你照著他說的方式去修,一樣也是不離他傳的佛法簡單的,補習班老師一定是先把原理花很長時間推算完解一題要花3個小時,這個當然是基礎,我們要學習,但是補習老師最後會教你秘訣,速解法,解一題只要10秒那你在考試就海放別人。 同樣的,修行是一條很長的考試,從小到底你就遇到很多題,你可以一題一題慢慢解但也可以解過一、二題,明白原理之後,全部用速解法快速處理,遇到困難,可以花一個禮拜80個小時內觀消化也可以花一個小時直接融入佛光淨化,看個人選擇
不過因為我學的就是不用它力,因為很有可能是幻想 所以感謝。另外用功利角度希望修行快速有效怪怪的,可能高風險高報酬吧修行應該是無所得 安然緩步前進的道路還是感謝分享體會到的秘密
這是可以理解的,大家都會希望自己能徹底明白一件事情的根本原理,這樣一路走下去,就不容易有過失知識上是可行的,所以我說可以花個3年把基礎的佛學原理弄懂,去上課什麼都好,了解無常無我、正念正思惟打下解脫道的基礎,但之後進入內境外境等更深層的障礙時,你會發現靠自己一直內觀對治,怎麼好像永無止盡空的理論很漂亮,在生活上就總是用不出來會導致最後只能出世,沒有辦法在世間游刃有餘我跟你說,為什麼你會覺得金剛經中破四相很高空,因為那個是在解脫道的基礎上說的,你遇到問題,去觀察他是空的,廢話啊,誰不知道他是空的? 但觀察完後,他還是沒有空啊…XDDD 但是如果在解脫道的基礎上能相應佛力,你在破四相時,是直接融入無量光,四相直接消失沒有路徑喔,正常你要解決,要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去拆解不然就是一直去觀念頭起伏,不理他,然後他一直起伏你就一直不理他,正常就這2種。 那祖師為什麼說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他有「力」的作用,那個就是空性的解脫力那就是佛法中的秘訣,真正空的力量,你要相應它才是真正的解脫、真正的空,念念可以融入空,放光動地
四念處有教啦 坐禪不是讓自己的心空 有念頭來也不是不管他。只能說學的不同
南傳說的智慧之光就是這個嘛,那我們的智慧之光,空性力量不夠,有秘密的,就是直接相應佛力
對嘛,定的基礎上還要慧觀,觀剎那生滅,原理就這樣觀剎那生滅到極細微處,微想微微想,然後得「滅定」路徑就是這樣,但是你得滅定之後,你回生活中厚,我跟你說,還是一路挨打,所以要嘛就選擇出家,沒第二條路要嘛你就要思考,怎麼穩定這種「寂滅」的力量如果你經過重重考驗,有幸走到這個階段,不妨觀照一下祖師開示的這種法界力、佛力的利益
當然你可以正面的看待世俗的磨難是好事,南傳的基礎的確是現在大乘最欠缺的,事實上我也覺得每個人都要實修四念住跟八正道,他才具備跟佛力相應的條件這都是相輔相成,其實你多看YOUTUBE,淨空都有解釋覺得自己適合修南傳也很好,表示性格比較紮實但是可以的話,對不同法門就是持開放態度,會比較圓滿
感謝您,非常有意義的解說我的看法是 四念住的修行是要無時無刻常駐的但是很難,所以要用禪修的時空條件,練習四念住,其實禪修是四念住的特例而已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4-02-18 14:22:00大小乘駁雜相斥的問題是玄奘就想解決的問題。只是西天取經的成果,沒幾代就湮滅要從日本傳回來。當時是在小乘基礎上修學大乘,可不是未學走路就學飛。蕭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從梵文原義到禪學新詮 pdf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4-02-18 15:20:00釋惠敏 〈瑜伽師地論導讀〉:近人曾比對《雜阿經》,證其攝事分是雜阿含的本母。(註:算是承接小乘而開啟大乘)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4-02-18 20:05:00站在佛陀的肩膀上,各宗也是緣起的,随時代興革。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4-02-19 10:52:00啊不就是正法時代很多僧人小乘畢業了,不知道要修啥,所以才繼續修大乘。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4-02-19 18:11:00阿羅漢不會位退啊。阿羅漢繼續修四年住還是阿羅漢。那麼繼續修四念住的意義是?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4-02-19 20:13:00修和復習不同。很多人大學畢業後,還是會去翻書和上網看微積分的教學。但沒有人會跑回去學校修課。復習是很好,但重要性已不再是第一了。因為畢業後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要累積很多很多的波羅蜜。經文鼓勵阿羅漢復習四念住。阿羅漢一直復習一直復習,佛有說這樣就可以超越阿羅漢嗎?
抱歉,經典跟佛說涉獵太少完全露掉那些內容,謝謝指導漏掉
作者: yumika 2024-02-21 19:39:00
謝謝分享~~~~
作者:
tzboy (tzboy)
2024-02-22 07:44:00修行是自力與他力(佛力)的成就 不然何來入念佛三昧?推B大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