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5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百六十六頁第五行,從註解看起:
「又《要解》云」,蕅益大師說的,「吾人現前一念心性」,心性就是自性,也就是
法性,也就是諸法實相,「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內、外、中間是講的空間,它
沒有空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這三個講時間,它也不是時間,換句話說,它
沒有時空。「非青黃赤白」,它沒有色彩,這個非字是貫下去的,非長短方圓,它沒有形
相,換句話,這是我們眼根緣不到的,我們意識感覺不到的。「非香」,鼻對它不起作用
,「非味」,舌對它不起作用,「非觸」,身不起作用,「非法」,意不起作用,這一段
說明自性是六根都緣不到。「覓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無」,不能說它沒有,以心求之不
可得,這個心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功能非常強大,對外能緣虛空法界,對內能緣阿
賴耶,就是緣不到自性,它跟自性不相應,它是妄,自性是真,所以覓之了不可得,不能
說它沒有。「具造百界千如」,能生萬法,這一句是惠能大師的能生萬法,整個宇宙是它
變現出來的,不能說它有。「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
別有自性」。自性與這個不相干,但是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都是從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念
老這個地方有個括弧,有個小註,「如上喻中」,前面舉的比喻,用黃金做比喻,這些器
不離黃金,十法界依正莊嚴不離自性。
「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就見到了,離一切相。「離故無相
,即故無不相」,這個都是你能夠見到,你能感觸到,「不得已強名實相」,佛幫助我們
,用善巧方便引導我們悟入。一定要悟他才能入,要是不悟的話,六根都緣不到,包括意
,眼耳鼻舌身意統統緣不到。什麼時候相、無相不二,是一不是二,為什麼?無相當中有
相,有相當中有無相。無相是性,自性,有相是自性起的作用,能起現象的是真的,是不
生不滅的自性,所起的萬象,惠能大師說能生萬法,萬法是生滅的,有生有滅。能起是性
起,現相裡面有性起、有緣起,緣起裡頭必定有性起,性起裡頭有時候沒有緣起,性起非
緣起,實報莊嚴土性起緣起統統有,四聖法界、六道輪迴緣起性起都有。緣起離不開性起
,沒有性起就沒有緣起。緣起是裡面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就變成緣起,沒有妄想分別執著
是性起。
「可見實相乃吾人當前一念心性之強名」,它沒有名字,勉強給它起個名字,正是老
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有的名相都是勉強說的,都不是真
實的。所以想契入境界不能執著名字相,甚至於對名字相也不能分別、也不能起心動念,
這就對了。自性也是強名,強名為自性,實相是強名,自性也是強名。
「二祖覓心不可得,即是安心竟,但不可言其無」。二祖慧可,達摩從印度來,把佛
法的禪宗傳到中國,在中國他是第一代祖,初祖,慧可是二祖。二祖向他求法,看到印度
來的大師,他的心非常虔誠,當時下雪,達摩祖師在房間裡面打坐,他在門口,站在那個
地方等他出定。等了多久?雪下了已經到他的膝蓋,就知道站得很久,還沒有離去。達摩
祖師出定,知道有一個人站在外面,問他,天這麼冷,你來到這裡要什麼?他拿他的戒刀
把他的左手砍斷,供養達摩祖師。達摩祖師說你這又何苦來?問他,你求什麼?他說我心
不安,求大師給我安心。達摩祖師坐在那裡伸著一隻手,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讓他回光
返照。想了半天,他說我覓心了不可得。二祖覓心,我找不到,心在哪裡我找不到。達摩
祖師回他一句話,「與汝安心竟」,這句話意思就是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慧可聽了這
句話豁然大悟,就開悟了。所以不能說它無,問題就是會不會,是真的體悟到。我們看每
個人得法的緣都不一樣,慧可吃這麼多苦頭,他的心真誠、清淨、恭敬到極處,一個疑團
解不開,被達摩祖師一句話點破,他馬上開悟。
六祖惠能大師:「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也不能執著為有。這是「離四句,絕百非
」,四句就是有、無、非有、非無,這根本四句,延伸出百非。「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思量是第七識,分別是第六識,六識、七識緣不到,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它
是什麼樣子?「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靈是說這個人頭腦清楚、敏捷,反應非常快;明
是智慧,充滿了智慧,對一切事物洞徹,看得清楚、聽得清楚,六根在六塵境界上清楚明
瞭。雖然清楚明瞭,它湛寂,像水一樣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就是六祖所說的本自清淨、
本不生滅。常恆是不生不滅,湛寂是本自清淨,靈明洞徹是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
孤明歷歷」,孤是只有自性,自性覺,萬法都是迷而不覺,唯有自性覺而不迷,歷歷是形
容明的樣子。「炳赫虛空」,炳是火燃燒得猛烈,跟虛空同體,範圍多大?虛空有多大它
就有多大。遍法界虛空界都在佛光之中,這是講光明,在淨宗叫常寂光,孤明歷歷、炳赫
虛空就是常寂光。底下都是形容,「靈光獨耀,迥脫根塵」,迥是遠,遠遠的擺脫掉根塵
(六根六塵),一片光明,就是淨土講的常寂光淨土。常寂光就是自性,常寂光就是實相
。
「故蓮池大師讚曰:大哉真體」。真體就是自性,真體就是實相。「不可得而思議者
」,這個境界不許你去想,你想就錯了,不能說,說就錯了。不能想、不能說,在這個現
象之下,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見性了。「其唯自性歟」,這個只有自性,自性就
是真體,宇宙萬法的真體,哲學裡面叫做本體,蓮池大師稱為真體,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
法不離它,是這個體所生所現,這個體是能生能現,全宇宙是所生所現,能所是一,能所
不二。能生的是空,所生的是有,空是真空,能生萬法,有是幻有,有是妙有,有即是空
。萬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虛妄相不能說它無,有自體不能說它有,有無都不能說。
有有無就錯了,迷了,就變成阿賴耶。
這一段要緊的,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裡頭不能有一念,不能有
一個相,相是什麼?心想就是相。你看想字,心上有個相,這是執著;思,心上畫了格子
,那個田畫了格子,代表分別,思是分別,想是執著。不能思、不能想,把你所思所想的
統統放下,也就是說把那個田拿掉,把那個相拿掉,剩下來真心,那個有,心上面那是假
的。難,非常之難,不想,想不想還是想,統統是妄想,有想、無想都是妄想。什麼都不
想了,無想了,無想錯了,無想到無想天去了,外道,他什麼都不想,那也是定,叫無想
定。定中有境界,修定的人自己要知道,境界是幻相,它會出現,出現不執著沒事。執著
就錯了,執著怎麼?入它的境界,魔境。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沒
事。境界多,無論什麼境界,統統不執著,佛境界也不執著,關關通過,你才能入佛境界
,佛境界就是自性,本有的。
(六)本經體性,何得稱為實相耶?
下面第五段,「論云」,這是《往生論》,《往生論》上說,「莊嚴佛土功德成就,
莊嚴佛、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天親菩薩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
,他往生了,回來給我們做報告,把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報告給我們聽。所說的跟《無量
壽經》上所講的完全相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菩薩給我們做詳細報告。我們的初祖遠
公大師也見到了,他只告訴我們他四次見到,沒有作一篇文字留給我們。如果他要是寫一
篇文字留給我們,會跟天親菩薩的《往生論》相同。「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
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的聖號
。「此論直顯事理無礙之一真法界,即事而真,當相即道,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一一
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一一即是實相,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也。」
我們看念老註解原文,「實相之旨,如上粗明」。上面講了一個大概,讓我們對於實
相有一個概念。這個概念非常重要,了解實相我們的取捨就不會有錯誤。我們要捨妄相,
我們要取實相,妄相是有相,實相是無相。實相是什麼?經題上五個字,「清淨平等覺」
,這是實相,心裡面一塵不染是清淨,心裡面沒有高下是平等,清淨心生智慧,平等心生
大智慧,清淨平等就是自性,也就是論上講的一法句。清淨平等覺就是真實智慧,就是無
為法身,清淨平等覺也是阿彌陀佛的德號。「至於本經體性,何得稱為實相耶」,這部經
根據什麼道理說出來的?根據事實真相。「下申其說」,下面申明,為我們說清楚、說明
白。
「世親菩薩」,世親就是天親,《往生論》裡面說,「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說了十
七種,這是極樂世界的依報,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正報呢?「莊嚴佛功德成就」,八種
,「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有四種,加上前面莊嚴依報,總共二十九,二十九種莊嚴功德成
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願心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極樂世界無比殊勝莊
嚴從哪來的?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來的。四十八願從哪來的?法藏比丘五劫修行感得的,
這要知道,為什麼?知恩就會報恩,不知恩的人不知道報恩。我們想往生極樂世界,極樂
世界這麼好,怎麼來的?法藏比丘五劫修行。這就是老師叫他參訪考察,用五劫的時間,
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他都去參觀考察,這個世界好的我要,不好的我不要。在第
一願裡面我們就看到,他到六道裡面來參觀、來訪問,覺得六道裡頭人天還好,地獄、餓
鬼、畜生、阿修羅這個不好,他不要。極樂世界有凡聖同居土,只有兩道,我們這裡凡聖
同居土有六道,這就有取有捨,三惡道、修羅不好,不要。他的選擇就是四十八願,四十
八願是五劫考察的總結,依照考察總結來修行,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建造極樂世界為什
麼?為接引一切六道苦難眾生,到這個環境去學習,一生決定成佛。不是為自己,完全為
眾生,就是這樣的一個願心,希望一切眾生早一天成佛。
極樂世界他也看到了,十方剎土十法界、六道,妄心所變,不是真心,這個他不要,
就是說緣起的,十法界、六道是緣起的,他不要,他要性起。性起與自性相應,緣起與阿
賴耶相應。與阿賴耶相應什麼?阿賴耶起心動念,末那執著,第六意識分別,這就是三大
類煩惱的根。無明從哪來的,塵沙從哪來的,見思從哪來的?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阿賴耶,
把這三種煩惱的根都拔掉了。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再不會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
種煩惱起現行,沒有了,這個世界能不去嗎?這個世界修行沒有障礙,一帆風順,阿彌陀
佛是老師,好老師。所以這三種願心莊嚴要知道。
「略說入一法句」,這簡單的說。「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
為法身」。真實智慧明心,無為法身見性,禪宗裡頭有一句話,明心見性,明心,般若智
慧現前,見性,無為法身現前。無為而無所不為。無所不為什麼意思?能生萬法就是無所
不為,遇到緣無所不為,沒有緣無為。無為是真性,有為是真應,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
。應是什麼身?應身、化身,叫應化身,應化身通十法界,換句話說,十法界六道裡面的
眾生有一念求佛的心,佛知道,馬上就應了。
這種應就像日本江本博士水實驗那種應,道理跟這個相似。我們起心動念別人不知道
,水知道,我們面對著水起個念頭,不說,站在我旁邊的人都不知道,水知道。我起個善
念,結晶非常美,我起個惡念,結晶非常難看。你要知道,水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
著,它這個反應就是感應,自然的。這個證明意義非常之深,這個證明告訴我們,我們這
一生在這個世間所受的吉凶禍福、貧富貴賤,都是從自己念頭生的,與外面境界、與外面
人毫不相干。所以中國古聖先賢告訴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你出了問題,問題
不在外,反過頭來反省,決定在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上找到原因。如果把不善的改掉
,把善的加強,你這一生生活清淨美滿,你的事業一帆風順,如果遇到淨土法門,你來生
必定成佛。
這個水結晶的實驗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真相,這個信息應該要告訴廣大群眾,為什麼?
集體的意識能量非常強大,可以改變我們物質環境,那就是真正的消災免難。海嘯、地震
、颶風能不能讓它不發生?答案是肯定的,能,只要知道這些災難是什麼樣的心念所招感
的,把這個心念放下,不要再有,災難就沒有了。洪水氾濫、海水上升、江河氾濫、海嘯
這一類是貪婪所感得的,貪心應對的是水災。瞋恚應對的是火災,地球溫度上升,氣候反
常,火山爆發。氣候反常,白天四、五十度,晚上零下四、五十度,中午太熱,晚上凍死
人,人在這種氣候怎麼生存。這與什麼有關係?與發脾氣有關係,與瞋恚、傲慢、嫉妒,
與這些有關係,這些念頭沒有了,這種災難就不會出現。風災,颶風是愚痴,傲慢是地震
,懷疑是山崩地陷。真的,最近這些年來許多地方大面積的山崩地陷,懷疑。懷疑很可怕
,現在非常普遍,首先不相信自己,有幾個人對自己有信心?家庭裡面,父子懷疑、夫妻
懷疑、兄弟懷疑,到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都有懷疑,都不敢相信人,社會怎麼會變成這個樣
子。過去沒有,不要說太久,四十年前比現在好得太多了,雖然有懷疑,不嚴重,沒有聽
說山崩地陷,最近這幾年山崩地陷到處都發生。所以我們人只要遠離、放下貪瞋痴慢疑,
就能化解地球上許許多多的災難。我們這個小區面積不大,這裡的居民放下貪瞋痴慢疑,
這個小區就沒有災難。
所以人不能沒有道德,不能不講倫常,倫是五倫,是人跟人的關係,要講清楚、要明
瞭,大家要遵守,人與人之間一片和睦。人有做人的基本德行,就是五常,常是永恆不變
,超越時空,在全世界無論什麼地方都行得通,都受人歡迎。常是永恆不變,過去三千年
行,三千年之後的今天還行得通,往後三千年依然行得通。這個道理是真道理,是真理,
禁得起考驗,只有五個字,仁義禮智信。仁者愛人,三千年前愛人是對的,今天愛人還是
對的,往後三千年愛人依舊是對的,沒錯。義是循理,我們常說合情合理合法,這叫義,
不能違背情理法。禮是禮貌、禮節,非常重要,人與人之間、人與天地萬物之間要有秩序
,不可以亂來,禮有節度,不能不及,也不能過分。智是理智,告訴我們不可以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會出亂子,人要有理性。最後一個字是信用,要守信,不能妄語,更不可以兩
舌,不綺語,不惡口,口的四德。再延伸出四維八德,千年萬世它不會改變。不是科學裡
頭的定律,這個人發現了以為是真理,過個一、二十年別人發現你是錯誤的,把你推翻。
所以現在科學家沒有敢說他發現的東西是真理,永恆不變不敢講。中國東西是真理,永恆
不變,不能不知道。
==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