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雪歌仁波切:《心經》講授 (1)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6-01 13:34:22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原經)
北宋施護譯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並諸薩摩訶薩眾
而共圍遶,爾時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
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見五
蘊自性皆空。
爾時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
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樂欲修學者,當云何學?」
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諦聽,為汝宣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樂欲
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者,當觀五蘊自性皆空。何名五蘊自性空耶?所謂:即色是
空,即空是色;色無異于空,空無異于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
相,無所生,無所滅,無垢染,無清淨,無增長,無損減。
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
無眼識界,乃至無意界,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
苦集滅道;無智,無所得,亦無無得。
舍利子!由是無得故,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行故,心無所著,亦無罣礙。
以無著無礙故,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妄想,究竟圓寂。所有三世諸佛依此般若波羅蜜
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應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廣大明,是無上明,是無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惱,是
即真實無虛妄法。諸修學者當如是學!我今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大明曰:怛雅他唵嗄帝嗄帝
播囉嗄帝播囉僧嗄帝波提梭哈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蜜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而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
所說,如是,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如是學!是即真實、是上、究竟,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
佛說此經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並諸苾芻,乃至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
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般若心經講授
雪歌仁波切
剛才念誦時,念到「為利眾生願成佛」,此中的佛是怎樣的呢?在陳那論師所著《因
明集論》書首禮讚中提到:「成為具量士夫,為利眾生,禮敬怙主導師如來。」這是由所
具功德的角度禮讚佛。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如何「成為具量士夫」的?第一,佛的果位來自
大悲,亦即由大悲所起動機為因。第二,經多劫修習而證得空性慧。第三,「由安樂到安
樂,從善趣至善趣」,如此輾轉增進。凡夫的痛苦源自‘煩惱障’和‘所知障’,如來以
空性慧破除二障而獲得安樂,且輾轉增上。第四,世尊不僅救度了自己,也能救度其他眾
生。譬如一個人在渡河之後,便有能力和經驗引導他人渡過那條河,世尊不僅自己已超越
輪回,而且有能力引導所有輪回中的眾生,尤其是三惡道的眾生也能脫離輪回。第一個次
第是大悲所起動機,第二個次第是修學空性,第三個次第是安樂輾轉增上,第四個次第是
不僅自度而且度他。「為利眾生願成佛」,此中的佛即是透過以上四個次第而成就的佛,
是遍知一切的真正具量士夫。
《因明集論》的書首禮贊偈中,開宗明義就點出世尊是「成為具量的士夫」,隨即說
明世尊為了利益有情之故,「一切所行唯利他,如是殊勝導師我禮敬。」由「成為具量士
夫」這幾個字,便可瞭解我們所希求證得的佛果位,抑或所皈依的佛寶功德,我們也同樣
有能力成就,因為世尊也是依次修學而成就佛果位的。往昔,世尊曾經如同我等一般,也
只是一介凡夫,心中也曾有過極為粗重的煩惱,但透過次第修學,終而證得無上菩提。既
然佛果位是透過修持而證得,那麼,我等若也依照世尊修習的方式淨障集資,終有一天必
定能證得一如世尊所證得的果位;我等所皈依的佛寶功德,同樣是可以期許,可以得到的
。倘若不解佛功德如何證得,就會誤以為我們所皈依的佛、所期待成就的佛果位是不依因
緣,而自然地、原本就存在的,同樣也會誤以為佛果位是無因生、是常法,以為它自始即
存在。如此誤解,就會導致我們誤以為自己根本沒機會成佛。如今我們已知佛是循次修學
而「成為具量士夫」的,從「成為具量士夫」這幾個字,我們便能有把握,相信自己若依
照次第修習,也能如佛一般達到無上的果位,經此一想,便能激發出修持的心力。
我們已經知道,世尊也曾是煩惱粗重的初業凡夫,經過在佛道上一步步前進,最後才
成就佛果位的。世尊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他所走過的是怎樣一條路,我們應當如何去走。
經世尊如此指引,我們應當能生起信心及求法的心力,相信只要自己照著行持,終有一天
也會像世尊一樣「成為具量士夫」。因此,以聖者佛陀的角度而言,「成為具量士夫」即
是次第修學而成就聖者果位。雖然眼前我們仍是煩惱粗重的初業有情,但是,只要依照世
尊指引我們的道路次第而修,循序漸進,我們的心就會越來越善良,煩惱也會越來越輕微
,乃至斷盡煩惱障和所知障,證得無上佛果位。世尊將他多劫勵力求法的經驗,毫不保留
地告訴了我們,只要我們真的照著修持,必定能如世尊所言般證得無上功德和果位,這是
不須存有絲毫疑慮的,真的可以百分之百相信。
方才說明的四個次第中,首先是發心,也就是大悲動機為因。所以昨天的課程安排了
《修心八頌》,以使我們的動機能夠清淨生起。當動機已清淨生起,接著主要修學的重點
就是六度當中的般若度。雖然六度都必須修學,然而,如同寂天菩薩所言:「所有六度的
學習,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生起般若。」所以,繼修心八頌之後,為了得以修持般若度,今
天的課程就安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透過聞思《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培植圓滿般若
度的善根習氣。
猶如世尊于經中殷重所言:「欲證圓滿佛果位,定須修學般若度。」《般若心經》融
攝了《般若十萬頌》、《般若兩萬頌》、《般若八千頌》,以及其他許多般若經典的要義
。我們從無始至今,輪回的根本即是無明。可是,至今我們仍對之束手無策,絲毫動搖不
了無明半分。不過,透過聽聞《心經》,必定可以動搖無明。就像提婆菩薩在《四百論》
中說過:「薄福眾生不猶豫,若稍猶豫碎三有。」是說只要我們對無明稍起猶疑,稍微思
惟《般若心經》中的無我義,就會恍然大悟:「自己從無始以來一直被無明欺騙、愚弄。
」如今既已學到般若,就必可動搖它,甚至可以動搖、粉碎整個輪回。所以,一定要認真
聽聞這堂課。平時大家經常念誦的《金剛經》中提到般若具有種種利益,即使我們在無量
劫的時間裡,不斷供養諸佛無量的各式珍寶,此功德利益猶不及我們在短短的時間裡講說
或思惟般若。
藏譯的《心經》中有前言,漢譯的好像沒有,但無妨,前言部分並不艱深。由於我的
《心經》傳承是從藏語聽聞來的,如果省略前言部分完全依照中文講解的話,似乎有點兒
奇怪,所以,我還是依藏文來講解。剛才我們所念誦的《心經》,次序和內容與藏文版有
些許不同。藏文一開始是:梵語云:「跋嘎瓦得,簪迦巴惹米達,啥以達雅」。「梵語云
」表示此法是有根據的,是從印度流傳過來的,法源很清淨;「跋嘎瓦得」意為出有壞,
「簪迦」是智慧,「巴惹米達」是波羅密,而「啥以達雅」則是心要的意思。所以完整的
意思就是「佛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