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類] 慢心所:七種慢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6-12 13:16:48
摘自:《心類學》十七回
雪歌仁波切講授 2010/04/04
聞法動機
我們現在學習的是《集論》與《大乘五蘊論》,透過這二部論的學習,即能好好了解
四聖諦,特別是「集諦」這一塊。宗喀巴大師也曾在《廣論》裡說過,真要了解集諦,必
須學習《大乘五蘊論》與《集論》。
集諦,確實是我們必須學習的東西。集諦教我們輪迴的因到底長什麼樣子,特別是內
心煩惱這部分,《大乘五蘊論》和《集論》講的非常清楚。因此,透過學習這二部論即能
學好集諦,對於輪迴的因也會有深刻的認識。如此學習之後,我們會生起一種希望,因為
我們知道輪迴是有因的,只要斷除了輪迴的因,我們就能去除輪迴、脫離輪迴,如此一來
,出離心就生起了。
生起出離心之後,我們所造的善根,才不會成為輪迴的因。否則,即使我們是多麼認
真地修行、學佛,所造的善根大部分還是會淪為輪迴之因。辛辛苦苦的努力,卻無法成為
脫離輪迴之因,反成繼續輪迴的因,不是太可惜了嗎?因此,我們必須生起出離心。
空正見,太深奧,蠻難的,是吧?比起空正見,生起出離心,容易多了。宗大師在《
菩提道次第》也說,內心沒有出離心或了悟空性的話,所種的一切善根,都會變成輪迴之
因。因此,現在我們學習集諦,目的就是希望學習之後能生起出離心!請以此調伏意樂,
學習教法。
({節錄}慢心所)

《大乘五蘊論》:「云何為慢。所謂七慢。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
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云何慢。謂於劣計己勝。或於等計己等。心高舉為性。云何過慢
。謂於等計己勝。或於勝計己等。心高舉為性。云何慢過慢。謂於勝計己勝。心高舉為性
。云何我慢。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或為我所。心高舉為性。云何增上慢。謂於未得增上殊
勝所證法中。謂我已得。心高舉為性。云何卑慢。謂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心高舉為
性。云何邪慢。謂實無德計己有德。心高舉為性。」P4-5《集論》云:「何等為慢,謂依
止薩迦耶見心高舉為體,不敬苦生所依為業。」P10
《大乘五蘊論》反而說的比較廣,《集論》則簡略些。慢心,分七,即慢、過慢、慢
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以下一一解釋。
首先說明,慢、過慢、慢過慢這三個。人啊,學問有高低、職位有高低、修行功德有
大小…等等不同的種類與層次,由向上、平等、向下三種角度,即可解釋何謂慢、過慢、
慢過慢三者。
慢。什麼叫慢?從自己的層級往下看不如己的人,心裡覺得自己很厲害、很棒,這就
是一般所說的慢心。
過慢。當我們對比與自己位於同層級的人時,實際上彼此程度是一樣的,但我們卻覺
得自己超越對方,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此即過慢。
慢過慢。這是更離譜的一種情形。當比較的對象程度遠超過自己,但自己卻自認為比
對方還厲害、還要棒,此即慢過慢。
由此可知,慢、過慢、慢過慢,這三個好像慢心的毛病一個比一個還嚴重,是吧?首
先是與不如自己的人相比,再來是與自己同等的相比,最後是與高過自己的人相比,無論
如何,都還是覺得自己比較優秀。這些想法,即慢、過慢、慢過慢。這應該很容易了解。
接著,我慢與增上慢。由我執或薩迦耶見引起的慢心,即曰我慢。薩迦耶見,乃執我
為獨立實質有的一種執著。此時,當認為我是獨立實質有,就好像我不須依靠其他的因緣
,一種「心膨脹」的感覺,這就叫我慢,它是薩迦耶見之後生起的一種慢心。我慢與薩迦
耶見,很接近、很類似,但它不是真正的薩迦耶見。因此,這邊說「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
或為我所,心高舉為性。」意思是,於薩迦耶見之後,內心有一種高舉、膨脹的情形,這
就是我慢。
增上慢。自己沒有得到什麼功德,也還沒到那個位置,但自己卻自認為已經到了那個
位置,自己已經有那様的功德了,這就是增上慢。
再來是卑慢與邪慢。卑慢的卑,即卑下、自卑之意,就是心裡覺得比較低下。不過,
有時候,雖說心裡低低的,但不代表他就沒有慢心喔,哈哈。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慢心呢?
當向上看到比自己優秀的對象時,他沒有慢與過慢的問題,他不會以為自己比那些人優秀
,但是啊,雖比上不足,但心裡卻覺得「也沒差多少啦!」這種想法就是卑慢。
邪慢。它與增上慢,不一樣。邪慢所認定的功德,並非真正的功德,而是一種錯誤或
過患,但他卻將過失看成功德,並以此自滿而生起慢心,這就是邪慢。邪,即認定錯誤、
顛倒之意。
問:卑慢,乃「謂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心高舉為性。」那您說,他看到人家比較
好,會覺得自己跟他差不多?還是自己會產生自卑感?因為後面講下劣心高舉,那
不就是覺得自己很不好?還是,剛剛您講的,看到自己跟別人好像差不多?但那看
起來有點像過慢了。
答:內心裡,如果自卑的感覺是真的,那就不算慢了,對吧?然而,如果心裡的自卑是
一種…面對第一等層級的人時,覺得比不上,但於此同時,卻將自己定位在略低於
第一等人的位置,即第二等的上層或頂端,但他實際上卻只有第三等的實力而已,
這即是卑慢。換言之,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心裡有受傷的感覺,覺得自己比不上
人家,此即是「卑」;但同時,他心裡對自己的認定,卻遠超出自己原有的程度,
也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這就是「慢」。因此,卑慢,即又自卑,又自視過高。
問:如果自己是第三也覺得自己是第三,這不算慢,也不算卑慢,那可以算是什麼?可
以算是謙虛嗎?謙虛與卑慢,怎麼分呢?
答:這是什麼意思呢?…嗯…你們好像沒聽懂的樣子。我講的意思是…他其實排第三,
但他完全不覺得自己只有第三名,他認為自己差不多就是第一名的樣子,也就是在
第二名的頂端,快貼近第一名了。他心中的認定是這個樣子。然後,當他往上看第
一名時,心裡會自卑,覺得不如人,然而,他認為自己在第二名頂端的想法,還是
高過他實際的水平啊,這即是一種慢心。所以,這種心態就是卑慢。
問:《大乘五蘊論》的標點斷句,可能有問題。「謂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心高舉
為性。」應該改成「謂於多分殊勝計已少分下劣,心高舉為性。」才對。
答:喔,對。因為其他的也是如此,都是…心高舉為性。
問:「云何增上慢。謂於未得增上殊勝所證法中。謂我已得。心高舉為性。」這個地方
,只有指佛法上面的證得?還是其他的也可以?
答:世間與出世間都是,因為他所認定的功德,是對的、正確的。如果他認定的功德是
錯的話,那就變成邪慢了。因此,他所認定的功德是正確的話,那麼世出世間的功
德,都包括在內。
問:您解釋的是邪慢,但我問的是增上慢。增上慢,是指佛法上嗎?
答:不是不是,增上慢的對境,不是只有佛法上的,連一些世間功德、學問、好處…等,
都是增上慢的對境。
問:那這樣子與邪慢有什麼區別呢?
答:邪慢是把「不是功德的」自認為「是功德」,那已經錯了嘛!辨認時就認錯了,這
是邪慢的問題。但增上慢對功德的認定上,沒有錯誤。
問:什麼是增上殊勝?
答:殊勝的意思是…對他來說,還沒有得到,故曰殊勝。
問:「謂於有情苦及苦具心恚為體…」,苦具心恚為體,是什麼樣的相狀?
答:苦具,就像災難、四大種的變化等等。例如車禍了,車子撞了,我們有時候呢,對
車子也會生氣啊,這就叫苦具,意思是「苦的工具」或者「苦的來源的工具」。
( 註:苦具,即「具有造成苦的功能」之意。)
作者: poohkoala ( \^0^/)   2014-06-12 13:37:00
這用禪修[體驗]可以破除,當達到[內外統一]能妙觀察出平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6-12 13:39:00
是的,攝類、心類、宗義等內涵,都是毘缽舍那觀察的內容。若還未到真正具相的毘缽舍那勝觀,生活對境中,比如現在於此打字,也可觀察自己的心相是否有這些,隨順修毘缽舍那。
作者: poohkoala ( \^0^/)   2014-06-12 13:42:00
等,是需用方法實證,不然會一直掉在用大腦和名詞中一直修理自己和別人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6-12 13:43:00
對,這些內容不用來實證的話,以為自己很懂就是此處所說的心高舉為性,是為慢心。煩惱心所不只有慢心所,其他還有瞋心所等,都是要內觀修證
作者: poohkoala ( \^0^/)   2014-06-12 13:47:00
心所的名詞太多啦,唯識可無限延伸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6-12 13:48:00
這些都是在幫助修行,有人認為藏傳沒有學唯識,但是心類就含括這些內容,這些都是可用來幫助修行。我沒有太多時間,還有課程需要整理給同修。師姐你自行用功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6-12 14:05:00
隨喜
作者: skyblue19 (386)   2014-06-13 08:38:00
感恩隨喜
作者: wendycandy (溫蒂糖小姐)   2014-06-17 15:14:00
隨喜感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